枣庄“互联网+扶贫监督”平台正式上线,全面覆盖所有扶贫项目
近日,山东省枣庄市在扶贫领域迈出了新的一步,正式上线了“互联网+扶贫监督”平台。该平台旨在通过科技手段,加强对扶贫项目的监管,确保每一分扶贫资金都用在刀刃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受益。
据了解,枣庄“互联网+扶贫监督”平台覆盖了所有扶贫项目,实现了扶贫工作的全流程、全链条监管。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扶贫项目的信息进行整合,实现了扶贫项目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
在平台上线仪式上,枣庄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平台的上线是枣庄市扶贫工作的一大创新,也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平台的建成,将有助于提高扶贫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确保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互联网+扶贫监督”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1. 全覆盖:平台覆盖了枣庄市所有扶贫项目,包括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等各个方面。
2. 实时监控: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控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确保项目按照既定目标稳步推进。
3. 动态管理:平台可以对扶贫项目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项目方案,确保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4. 信息公开:平台实现了扶贫项目信息的公开透明,让社会各界都能了解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
5. 监督有力:平台建立了完善的监督机制,对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扶贫资金的安全使用。
平台的上线,对于提高枣庄市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度。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识别贫困人口,确保扶贫政策真正惠及需要帮助的人群。其次,平台有助于提高扶贫工作的透明度。公众可以通过平台了解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对扶贫工作进行监督,从而提高扶贫工作的公信力。最后,平台有助于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简化扶贫项目的审批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当然,在平台运行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加强平台建设,确保平台稳定运行。
2.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扶贫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水平。
3. 加强数据安全保障,确保扶贫数据的安全。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扶贫工作合力。
总之,枣庄“互联网+扶贫监督”平台的上线,标志着枣庄市扶贫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相信在科技手段的助力下,枣庄市扶贫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多力量。
- • 城乡环卫一体化全省标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群众满意度双100%
- • 枣庄光伏扶贫电站助力400个村脱贫致富,年发电收益突破5000万元
- • 市中区“名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成效显著,9大教育集团助力3万学生成长
- • 山亭区“互联网+医疗扶贫”助力健康扶贫,远程问诊突破十万次大关
- • 枣庄市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固废资源化率突破95%
- • 台儿庄万亩湿地修复工程启动,新增鸟类栖息地50处,生态画卷焕新颜
- • 非遗工坊体验日:感受传统魅力,亲手制作石榴主题柳编、泥塑,带走独属文创
- • 流动医院下乡助力健康扶贫,为偏远村2.5万人提供免费体检
- • 枣庄市辣椒小镇挂牌,年产鲜椒10万吨,成为北方重要集散地
- • 市中区齐村砂陶复刻战国酒器,古法柴窑烧制技艺惊艳亮相央视
- • “市中区光明路街道积分制管理经验全省推广,村民争当文明户”
- • 薛城新建10处社区食堂,60岁以上老人用餐享5折补贴,温暖民心助力养老
- • 残疾人阳光工坊投产:手工艺品远销海外,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台儿庄乡村复兴少年宫助力39个行政村全覆盖,点亮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 • 慢性病用药专项补贴政策升级:医保外药品报销比例提升至80%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开园祭:果农敬山神祈丰收,共庆丰收佳节
- • 峄县古枣品牌振兴:百年枣树保护开发,订单农业助力农民增收
- • 枣庄与长三角地区签订45个产业协作项目,总投资达320亿,共谋区域经济新篇章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共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枣庄首次承办国际中学生机器人大赛,20国选手台儿庄竞技展风采
- • 枣庄商业新地标:吾悦广场与万达广场同步开业,双星闪耀,共绘繁华新篇
- • 光伏农业大棚助力农民增收:棚顶发电、棚下种菌,实现户均年增收1.2万元
- • 冯卯镇乡村音乐节盛大开唱:田园舞台与星空露营,周末自驾首选之地
- • “榴花似火”春日摄影大赛盛大启幕,万元奖金等你来拿!
- • 峄城阴平镇万亩生态小麦示范田创亩产1300斤新高,绿色农业引领乡村振兴
- • 山亭区“光伏+荒山治理”扶贫模式:创新生态扶贫助力全国推广
- • 考古新发现!枣庄出土汉代墓葬群,揭秘古峄州文明
- • 峄城峨山镇“快递进村”全覆盖,农产品出山时效提升5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助力全国218个城市居民享受便捷服务
- • 滕州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企业超百家,助力就业人数突破1.2万
- • 滕州北辛中学创新教育模式,AI教师助手助力作业批改效率提升70%
- • 枣庄鲁班工坊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助力古建筑修复人才培育
- • 峄城石榴宴创新菜品达128道,石榴豆腐成国宴新宠
- • 枣庄民艺博物馆开馆,千件老物件重现鲁南生活画卷
- • 百所中小学“班墨文化角”兴起:3D打印技术助力古代科技发明再现
- • 台儿庄“中华春节文化主题园”盛大开园,打造沉浸式年味盛宴
- • 滕州设施农业示范区成功通过国家级验收,年产值突破18亿元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国内外学者共话兼爱精神
- •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便捷高效开启宝宝新生活”
- • 台儿庄古城运河灯会启幕:千盏非遗花灯点亮“江北水乡”
-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助力枣庄,水资源利用率提升30%,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薛城“光伏+农业”示范园并网:棚顶发电、棚内种植年增收千万
- • 枣庄职业院校创新实践,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助力智能制造人才培养
- • 全市农村户厕改造完成率100%,获评省级示范市,我市乡村振兴再添新亮点
- • 中国兽药谷年产值突破50亿元,跻身全国三强,引领兽药产业新高峰
- • 滕州微山湖湿地国际荷花节绽放魅力,文创产品热销全球20国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跃居京杭运河十大港口前列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迈向国际舞台
- • 枣庄设立200亿绿色产业基金,助力碳中和先锋项目发展
- •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盛大开园:技能培训与创业孵化助力800人就业
- • 山亭火樱桃冰淇淋席卷罗森便利店,首发当日售罄10万支,夏日清凉新宠诞生!
- • 滕州马铃薯产业腾飞:全国首个马铃薯全产业链数字化基地正式落成,年产值突破150亿
- • 薛城富硒小麦扶贫订单签约5000户,溢价收购保底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社工部创新举措,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惠及30万居民
- • 市中区辣子鸡争霸赛火辣开炒,百名大厨竞演非遗技艺
- • 山亭北庄镇大力推广太阳能路灯,年节省电费150万元,绿色照明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区扶贫搬迁社区荣获全国美丽搬迁安置区称号
- • 荀子文化园荣膺省级社科基地,倾力打造《劝学》主题实景话剧,传承荀子文化精髓
- • 夜市中美食街开街:百种小吃上榜“山东必吃夜市”
- • 地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合作社吸纳留守妇女,人均年增收2.5万元
- • 滕州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企业超百家,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就业1.2万人
- • 峄城携手浙江大学共建石榴产业研究院,共育抗病新品种助力产业发展
- • 台儿庄张山子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启用,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乡村振兴新实践:特色农业小镇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新篇章
- • 市中区虚拟电厂成功接入全省电网,年调峰能力突破百万千瓦级
- • 数字化守护:AI技术助力台儿庄运河木板年画失传图案复原
- • 市中区“百年中兴文化园”盛大开园,工业遗址华丽变身文创街区
- • 台儿庄荷叶茶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订单量激增300%!
- • 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合作社助力农民增收,年分红突破800万元
- • 峄城石榴嫁妆习俗复兴,新娘陪嫁石榴盆景寓意多子多福
- • 枣庄辣子鸡烹饪大赛激情上演,百名大厨共展“火辣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