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辣椒扶贫产业园获省级示范,年出口创汇超3000万美元,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深入推进,各地扶贫产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山东省枣庄市,一个名为“枣庄辣椒扶贫产业园”的项目,以其显著的扶贫成效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荣获省级示范称号,年出口创汇更是突破3000万美元大关,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典范。
枣庄辣椒扶贫产业园位于枣庄市某县,占地面积1000余亩,是当地政府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力脱贫攻坚而重点打造的项目。该项目以辣椒种植、加工、出口为主导产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参与,实现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的有机结合。
自2016年成立以来,枣庄辣椒扶贫产业园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园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辣椒种植、加工技术,建立了标准化种植基地,实现了辣椒种植的规模化、集约化。同时,产业园还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产业园的带动下,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据统计,产业园直接带动周边农户5000余户,户均增收超过1万元。此外,产业园还吸纳了300多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使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加了家庭收入,改善了生活质量。
枣庄辣椒扶贫产业园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支持。枣庄市政府高度重视辣椒扶贫产业园的建设,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产业园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产业带动。产业园以辣椒种植、加工、出口为核心,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三是技术创新。产业园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种植、加工技术,提高了辣椒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四是品牌建设。产业园注重品牌建设,注册了“枣庄辣椒”商标,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产品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今,枣庄辣椒扶贫产业园已成为当地农业产业扶贫的典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枣庄市将继续加大对产业园的支持力度,推动辣椒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总之,枣庄辣椒扶贫产业园的成功经验表明,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通过创新产业模式、加强技术创新、打造品牌效应,扶贫产业项目必将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展现港口发展新活力
- • 枣庄“巾帼扶贫工坊”:点亮9000名留守妇女脱贫之路
- • 枣庄市博物馆获捐匡衡后人族谱,为汉代望族研究揭开新篇章
- •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携手俄罗斯高校,共建国际合作实验班,培养国际化人才
- • 枣庄辣椒产业示范园盛大挂牌,年交易量突破20万吨,成为北方最大集散地
- • 滕州设施农业示范区荣获国家级验收,年产值突破18亿元
- • 墨子学院落户新加坡:东南亚首个中国思想文化传播中心正式启航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之谜
- • 滕州马铃薯研发薯条脆片新品,成功签约肯德基供应链,开启合作新篇章
- • 中国建材集团投资50亿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助力实现碳减排目标
- • 山亭火樱桃深加工基地投产,果酱、果干年销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荆河街道创新试点“幼小衔接一体化”,幼儿园与小学课程共享师资
- • 台儿庄夜游运河美食专线火爆,单月营收突破1200万元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投产,年产200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再添新动力
- • 台儿庄张山子镇创新“光伏+农业”模式,亩均收益突破3万元
- • 滕州羊肉汤大赛盛大开幕,200家老店激烈角逐“金勺奖”
- • 《运河迷踪》:古城剧本杀新篇章,沉浸式解谜体验穿越明清商帮风云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节创新引入VR技术,重现“中国古代第一车”风采
- • 枣庄市评选“十大最美田园综合体”,最高奖励5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台儿庄运河漂流书屋上线,百艘乌篷船载书泛舟河上,打造水上阅读新体验
- • 鲁班工匠学院免费培训助力贫困青年,2000名学员掌握数控机床技能,就业率高达100%
- • 社区居家养老新举措:60元“三餐配送”套餐,政府补贴50%,关爱独居老人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全球学者共论兼爱精神
- • 台儿庄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技艺助力500人就业
- • 千家企业携手助力,1200个扶贫项目点亮贫困村希望之光
- • 滕州级索镇“田秀才”崭露头角,50位农民获中级职称,助力乡村振兴
- • 残疾人辅助器具免费适配:2000件智能假肢、轮椅精准发放,助力残疾人生活新篇章
- • 枣庄农商行创新金融产品,智慧农机贷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教师结对帮扶贫困生行动:助力升学率飞跃,阻断代际贫困”
- • 薛城邹坞镇红色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团8万人次,营收破千万,红色教育新亮点
- • 市中区“虚拟电厂”项目成功并网,年调峰能力达50万千瓦,助力能源转型
- • 滕州龙阳绿萝卜节盛大开幕,签约农产品订单突破5亿元大关
- • 滕州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5万亩,亩产增收30%,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 • 枣庄新城CBD金融中心封顶:八家省级银行区域总部落户,助力城市金融发展新篇章
- • 枣庄“黑盖猪”生态养殖基地挂牌,高端猪肉直供长三角市场
- • 枣庄大学城规划获批:鲁南高等教育集聚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 • 枣庄国际陆港新线路开通,中欧班列年货运量激增65%
- • 山亭山区坚守“夜嫁”传统,火把队伍照亮深山娶亲路
- • 消费扶贫专馆销售额破2亿:200种农产品直供城区商超,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邹坞面塑进校园,小学生巧手捏出百种《论语》人物
- • 滕州博物馆新展上线:青铜器馆藏揭秘古薛国文明
- • 峄城石榴汁荣获欧盟有机认证,出口订单同比增长200%,助力乡村振兴
- • 正威集团投资150亿,枣庄铜基新材料基地奠基,共筑新材料产业新篇章
- • 探寻山亭店子镇“长红枣酒”:古法酿造,百年陶坛蕴藏醇香
- • 峄城石榴蜜闪耀巴黎国际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展示中国农产品的国际魅力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创佳绩,年分红超2.8亿,果农户均增收8000元
- • 台儿庄国际运河诗歌节盛大开幕,30国诗人共绘水城诗意画卷
- • 大运河文化节盛大开幕:非遗展演、古装巡游、运河美食一条街限时开放
- • 峄城石榴出口德国,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中欧班列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五区一市联合启动“百企联百村”行动,300家企业携手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市扶贫项目资产确权到村,年分红惠及12万人,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零碳乡村”试点启动,光伏覆盖全村屋顶,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黑山羊扶贫养殖计划助力1.2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企业申领奖补项目超百项助力产业发展
- • 市中区光伏发电覆盖率突破90%,助力实现年减碳15万吨目标
- • 峄城非遗手作工坊开放:体验传统技艺,亲手制作石榴主题柳编、泥塑
- • 台儿庄夜游古城·光影戏剧节启幕,沉浸式演出引爆暑期游
- • 枣庄发布《民生诉求治理白皮书》,群众满意度达98.7%,彰显为民服务新成效
- • 墨子故里再掀“兼爱”热:滕州举办全球墨子文化论坛,20国学者共议和平理念
- • 枣庄扶贫驿站助力行政村全覆盖,日均服务贫困群众5000人次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助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 • 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上线:工程领域欠薪案件同比下降90%,守护劳动者权益再上新台阶
- • 台儿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百个摊位月均收入过万
- • 鲁化己内酰胺项目获25万吨省级原料煤储备指标支持 助力产业链升级
- • 薛城临港产业园百亿锂电项目投产:年产能突破50万辆新能源汽车,助力绿色出行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产品附加值提升20倍,引领健康产业新潮流
- • 枣庄国际人才社区开建,诺贝尔奖工作站团队加盟,共筑创新高地
- • 滕州农村“暖房酒”习俗规范化,邻里互助建房登上央视
- • 枣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交易额激增120%,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渔光互补生态园二期竣工:绿色能源与生态养殖双丰收
- • 枣庄易地扶贫搬迁助力1.5万人脱贫,配套产业园区实现100%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