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枣庄市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田间课堂”活动,旨在通过这一创新的教育模式,让10万农民朋友学习到数字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田间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培训方式,将培训地点直接设在田间地头,让农民朋友们在实践操作中学习数字农业技术。枣庄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旨在打破传统培训模式,让农民朋友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现代农业技术。
活动现场,来自枣庄市各区县的农民朋友们热情高涨,纷纷来到田间课堂,聆听专家的讲解。专家们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数字农业技术的应用,包括智能灌溉、病虫害防治、农产品溯源等。同时,还现场演示了无人机喷洒农药、智能监测设备等先进设备的使用方法。
“以前都是听别人说,现在亲自操作,感觉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术。”来自滕州市的农民王先生兴奋地说。在田间课堂的指导下,王先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利用智能设备进行灌溉,还学会了如何通过手机APP监测作物生长状况,为科学管理农田提供了便利。
据了解,枣庄市此次“田间课堂”活动为期一个月,共培训10万农民。为确保培训效果,枣庄市农业农村局邀请了农业、科技、教育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授课,并组织了丰富的实践环节。此外,枣庄市还建立了“田间课堂”微信群,方便农民朋友们随时咨询、交流。
通过“田间课堂”这一平台,枣庄市农民朋友们不仅学到了数字农业技术,还拓宽了视野,增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许多农民纷纷表示,要将所学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自己的收入,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枣庄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枣庄市将继续加大数字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举办更多“田间课堂”活动,让更多农民朋友受益。同时,还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更多先进的农业技术,为枣庄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总之,枣庄市“田间课堂”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农民朋友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枣庄市将继续努力,让数字农业技术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足再创辉煌,蝉联全省中学生联赛冠军
- • 峄城石榴电商扶贫中心上线,年销鲜果1.5万吨,助力贫困户增收20%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新高地
- • 中日(枣庄)氢能产业论坛签约项目,年制氢规模剑指万吨级,共筑绿色能源新篇章
-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为枣庄注入活力,水资源利用率提升30%
- • 市中区税郭镇“户户通”工程圆满收官,73个自然村道路硬化全覆盖
- • “石榴贷”普惠金融计划正式启动:低息贷款助力500户果农升级种植技术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贡献就业新引擎
- • 枣庄港直航越南海防港航线开通,年吞吐量预期突破50万标箱,助力中越贸易新篇章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震撼首演: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交织周末狂欢盛宴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一场音乐盛宴,助力旅游消费突破1.2亿元
- • 鲁南农批市场年交易额突破200亿:打造淮海经济区果蔬集散中心新标杆
- • 枣庄机场建设进入倒计时,未来直通北上广深,开启鲁南地区新篇章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正式启用,日韩半导体材料项目签约15个,共筑区域经济新篇章
- • 市中区中央广场商圈焕新升级,免税店、沉浸式剧场等首店经济引领潮流
- • 峄城职业中专携手韩国高校,共建半导体材料实验室,共铸中韩教育合作新篇章
- •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开园:沉浸式实景剧《血战台儿庄》震撼首演,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 • 滕州机床产业集群再攀高峰:产值突破800亿,智能工厂覆盖率达60%,出口欧美市场增长35%
- • “扶贫车间+居家就业”模式助力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区国学经典诵读大赛决赛盛大举行,千人齐诵传文脉
- • “中国辣子鸡产业之都”挂牌,20家预制菜企业入驻标准化园区,助力产业升级
- • 薛城碳纤维材料实验室实现技术突破,产品成功进军航空航天领域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全省首个自闭症康复中心同步亮相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再攀高峰,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0亿,中国马铃薯之乡再扩种植面积10万亩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的秘密
- • 薛城舜耕中学荣获“全国智慧校园示范校”称号,AI课堂全面覆盖
- • 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强化:搬迁户每户至少1人稳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 “社区居家养老‘一键呼叫’全覆盖:独居老人配发智能手环,应急响应5分钟到位”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园盛大开园,VR技术再现“古代车马制造”传奇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园升级,年产值突破15亿元,助力5万农户增收致富
- • 峄城石榴汁荣获欧盟有机认证,出口订单同比增长200%再创辉煌
- • 枣庄首座“无人农场”在薛城正式落地,5G+无人机助力全程智能化管理
- • 山亭区“乡土网红孵化计划”启动,直播带货助力非遗产品热销
- • 枣庄柳琴戏《运河号子》荣获中国非遗曲艺周金奖,传承与创新共谱华章
- • 《枣庄非遗图谱》编纂完成,全面展示枣庄8大类152项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 • 白内障复明工程全覆盖:800名脱贫患者免费享受光明手术
- • 鲁南地区迎来冰雪运动新篇章:首个四季冰雪运动中心落户山亭
- • 滕州中小机床产业集群荣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称号
- • 台儿庄运河号子入选非遗,老船工带徒传承百年技艺
- • 峄城石榴园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传承千年石榴文化
- • 运河岸线非遗市集常态化运营,月均交易额突破百万元,成为文化传承新亮点
- • 滕州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入驻项目助力就业,超5000人受益
- • 山亭区“光伏+农业”项目并网发电,棚顶发电棚内种菌菇,创新模式助力绿色发展
- • 山亭区荣获“中国生态康养胜地”称号:十年森林覆盖率全省领先,绿色发展之路再谱新篇
- • 台儿庄运河文化创意产业联盟成立,年产值突破8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大运河畔焕新颜:482户居民喜迁“修旧如旧”明清风格新居
- • 枣庄高新区再创佳绩,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环保科技企业引进成果丰硕
- • 《荀子劝学主题实景剧首演:台儿庄古城打造移动式国学剧场,传承经典文化新风尚》
- • 薛城“光伏+农业”示范园并网:棚顶发电、棚内种植年增收千万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创新模式:水上光伏发电与水下养殖双丰收,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峄城古枣品牌振兴计划:百年枣林订单农业,亩均收益提高3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松枝鸟:五代传承,年销量破10万只的匠心之作
- • 枣庄辣椒扶贫产业园助力800户脱贫,户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
- • 峄城阴平镇石泉皮影走进校园,非遗传承课程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膺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引领绿色化工发展新篇章
- • 薛城樱花大道荣登全国最美街道榜单,游客量同比增长60%再创新高
- • 墨子学院落户新加坡:东南亚首个中国思想文化传播中心正式启航
- • 鲁南数字贸易中心挂牌仪式圆满成功,跨境电商企业迎来“一键通关”新时代
- • “台儿庄国际摄影展聚焦运河遗产,百国摄影师作品亮相,共绘运河文化新篇章”
- • 台儿庄运河河灯节盛大开幕,千盏河灯共祈运河安澜
- •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上线,助力300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线投产,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助力3万农户增收
- • 滕州龙阳镇首届“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共赴传统农事竞技盛宴
- • “红色物业”助力老旧小区焕新颜:物业费降30%,维修响应缩至15分钟
- • 峄城匡衡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课程》荣获教育部优秀案例殊荣
- • 翼云湖集装箱民宿爆火:270度湖景房+星空露台,抖音播放量破千万
- • 台儿庄联动扬州、杭州举办“大运河文创联展”:三城共展千年文脉,传承历史韵味
- • 市中区齐村砂陶复刻战国酒器,古法柴窑烧制技艺惊艳央视舞台
- • 枣庄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助力全国218个城市居民享受便捷服务
- • 台儿庄运河农场插秧节盛大开幕,亲子研学游助力周边增收千万
- • 台儿庄古城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营收再创新高
- • 枣庄非遗文化展演周盛大开幕,柳琴戏、伏里土陶成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