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非遗扶贫,传承人培训计划助力2000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近年来,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非遗扶贫成为了助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一项名为“非遗扶贫,传承人培训计划”的公益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该计划已成功惠及2000名贫困群众,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峄城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了充分发挥这些资源在扶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当地政府联合相关部门,精心策划了“非遗扶贫,传承人培训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培训传承人,提高非遗技艺水平,进而带动贫困群众参与非遗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此次培训计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方面,对传承人进行技艺提升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更精湛的非遗技艺;另一方面,开展市场拓展培训,提升传承人的市场意识和营销能力。此外,还组织传承人参加各类展会、比赛,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据了解,峄城区共有2000名贫困群众受益于此次培训计划。通过参加培训,许多传承人不仅技艺水平得到了提升,而且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例如,当地一位名叫李奶奶的剪纸传承人,在培训过程中学会了新的剪纸技艺,并成功地将自己的作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年收入从几千元增加到数万元。
为了让更多贫困群众参与到非遗扶贫中来,峄城区政府还积极搭建平台,鼓励传承人与贫困群众合作。一方面,传承人可以传授技艺,带动贫困群众掌握非遗技艺;另一方面,贫困群众可以利用所学技艺,参与非遗产品的制作和销售,实现增收致富。
此外,峄城区政府还注重非遗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在培训计划实施过程中,政府积极引导传承人关注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政府还鼓励传承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播非遗文化,提升非遗的社会影响力。
“非遗扶贫,传承人培训计划”的实施,不仅为峄城区贫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峄城区将继续加大非遗扶贫工作力度,让更多贫困群众享受到非遗扶贫带来的红利。
总之,“非遗扶贫,传承人培训计划”在峄城区的成功实施,为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相信在政府、传承人和贫困群众共同努力下,非遗扶贫事业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 • 山亭区“光伏+农业”项目并网发电,棚顶发电棚内种菌菇,创新模式助力绿色发展
- • 滕州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企业超百家,助力就业人数突破1.2万
- • 台儿庄运河号子:国家级非遗传承百年技艺,老船工带徒续写历史华章
- • 枣庄扶贫鱼塘生态养殖项目年产值破亿,贫困户分红15%,助力乡村振兴
- • 青合文化传媒引领潮流,打造直播电商新标杆,助力本土农特产品全网热销
- • “投资枣庄”全球推介会盛况空前,深圳签约大湾区企业46家
- • 社区“一老一小”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托育+日间照料,服务超8000家庭
- • 市中区百年中兴文化园盛大开园,工业遗址焕新变身文创街区
- • “社区居家养老‘一键呼叫’全覆盖:独居老人配发智能手环,应急响应5分钟到位”
- •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路线:探寻春梅秋叶的浪漫之旅
- • 枣庄市创新招商手段,全球招商数字孪生系统助力千亩产业用地推介
- • 《枣庄运河饮食图谱》出版,200道漕运时代特色菜肴重现江湖
- • 光伏农业大棚助力农民增收:棚顶发电、棚下种菌,实现户均年增收1.2万元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导览、一键预约,全方位打造智慧旅游新体验
- • 鲁南科创联盟助力产学研合作,促成89项项目落地
- • 鲁南算力中心在市中区启用,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
- • 灵活应变,精准宣传:政府工作报告、招商推介及媒体宣传的细节调整策略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崛起,鲁南金融中心雏形初显
- • 枣庄市启动“送教上门”行动,为重度残障儿童提供定制化课程,助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 • 枣庄“光伏+储能”隧道用电项目助力节能减排,年省电30万度
- • 台儿庄古城五一单日客流突破15万,创历史新高,展现旅游魅力
- • 薛城碳纤维材料实验室技术突破,助力产品进军航空航天领域
- • 鲁南农批市场年交易额突破200亿,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大果蔬集散中心
- • 滕州松枝鸟非遗工坊开直播,年销30万只成网红伴手礼
- • 市中区西王庄镇乡村春晚连续举办15届,村民自导自演展现乡村文化魅力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生产线投产,年产能再攀新高,提升40%
- • “咖啡小巷”成网红打卡点:10家主题咖啡馆入围“最佳拍照地”
- • 台儿庄与浙江企业共建“飞地产业园”,助力长三角产业转移新篇章
- • 峄城石榴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国家级案例引领乡村发展新风尚
- • 薛城家政劳务品牌助力脱贫妇女,月薪6000元,家政服务行业迎来新篇章
- • 《台儿庄大战英雄漫画出版:中日韩三国画家携手绘就历史新篇章》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多酚提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 • 山亭区乡村文化振兴论坛召开,共谋文旅融合新路径
- • 峄城石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揭晓,非遗IP化身潮玩手办引领潮流文化新风尚
- • 枣庄市“十四五”教育规划:筹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山亭冯卯镇石磨豆腐宴荣膺齐鲁名吃,日销量千斤供不应求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十层煎饼塔”创世界纪录
- • 山亭长红枣荣耀通过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200%
- •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上线,助力300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 奚仲文化荣膺“世界关键文化遗产”:全球交通史研究再添重要坐标
- • 薛城临山书苑盛大启幕“典籍里的中国”特展,VR技术重现四库全书
- • 薛城沙沟受灯民俗重启,千米灯阵点亮入选省级夜间文旅IP
- • 台儿庄运河文旅产业带引资180亿,华侨城打造“数字运河光影秀”:传承历史,创新未来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膺“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彰显文化自信与传承力量
- • 枣庄市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夏粮收购效率提升40%
- • 枣庄市教育慈善基金成立,首批资助1200名贫困学子圆梦校园
- • “交房即发证”试点成功:购房者收房当天领取不动产权证,房产交易流程再创新
- • 全市农村户厕改造完成率100%,荣膺省级示范市称号
- • 枣庄市创新举措,建立返贫动态监测平台,精准帮扶4000户困难家庭
- •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荣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传承抗战精神,弘扬民族精神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子足球队再创佳绩,蝉联全省青少年联赛冠军
- • 峄城石榴蜜惊艳巴黎国际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
- • 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展现生态修复新典范
- •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上线,300家企业迈入数字化转型新纪元
- • 枣庄首条云巴线路规划公示:创新交通布局,助力老城区与高铁站无缝连接
- • 峄城石榴荣登国家农业品牌培育计划,年销售额再创新高突破30亿元
- • 匡衡故里盛大启幕“凿壁借光”文化节,百校共建青少年研学基地
- • 《台儿庄大战英雄漫画出版:中日韩三国画家联合创作,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 • 鲁班工匠班在枣庄落地:校企携手共建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基地
- • 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枣庄段)开工:复建明清码头、漕运粮仓,传承运河文化新篇章
- • “邻里互助,养老扶贫试点”:低龄健康老人助力失能脱贫老人,政府补贴助力养老事业
- • 残疾人阳光工坊投产:手工艺品远销海外,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落户枣庄,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峄城石榴文化节签约跨境电商项目,助力出口额同比增长150%
- • 孝道簸箕:山亭手工艺复兴中的子女深情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分红创纪录,年分红超2.5亿元,助力果农共享丰收喜悦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一场音乐盛宴,助力旅游消费突破1.2亿元
- •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突破500家,降本增效超10亿元
- • 枣庄发布《民生诉求治理白皮书》,群众满意度高达98.7%展现社会治理新成果
- • 枣庄十大名小吃评选揭晓,辣子鸡、菜煎饼荣登榜首,传统美食魅力依旧
- • 枣庄“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助农销售超千万元,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智慧农业云平台助力精准种植,覆盖80%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