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永安舞龙”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米巨龙翻腾贺新春
新春佳节,喜庆的气氛弥漫在市中区的每一个角落。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节日里,一项传承了数百年的民间艺术——永安舞龙,再次成为了市中区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近日,市中区“永安舞龙”正式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市中区文化瑰宝的代表。
永安舞龙起源于清朝,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源于民间祭祀活动,寓意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舞龙队伍由数十人组成,他们身着鲜艳的龙衣,手持龙珠,共同舞动一条长达百米的巨龙,场面壮观,气势磅礴。
“永安舞龙”之所以能入选省级非遗名录,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密不可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永安舞龙经历了无数次的演变,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舞龙队伍在表演过程中,动作流畅、刚柔并济,龙身翻腾、起伏跌宕,让人仿佛看到了一条真正的巨龙在空中翱翔。
百米巨龙翻腾贺新春,是永安舞龙最具代表性的表演形式。在春节期间,舞龙队伍会走进市中区的每一个角落,为市民们带来欢乐和祝福。当巨龙翻腾起舞时,整个市中区都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海洋中。
近年来,市中区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极推动“永安舞龙”等民间艺术的创新发展。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永安舞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如今,它已经成为了市中区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入选省级非遗名录后,“永安舞龙”将继续传承下去。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项民间艺术,市中区文化部门将加大宣传力度,组织举办各类活动,让永安舞龙走进校园、社区、企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
同时,市中区还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永安舞龙进行创新,使之更具时代气息。例如,在舞龙表演中加入现代舞蹈元素,使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利用VR、AR等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舞龙的魅力。
总之,市中区“永安舞龙”入选省级非遗名录,是对这项民间艺术的高度认可。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相信,在市中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永安舞龙将会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让我们共同期待百米巨龙翻腾贺新春,为新春佳节增添更多喜庆与欢乐!
- • 薛城奚仲造车元素融入婚车设计,木轮婚车巡游成潮流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创收2.5亿,助力3.2万果农共享丰收喜悦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企业申领奖补超百项助力发展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把脉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薛城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鲁南金融中心雏形初现
- • 峄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覆盖90%行政村,年分红超2亿,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区社区流动图书馆进小区,文化服务送到家门口,书香浸润居民生活
- • 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区揭牌,国电投投资50亿建绿氢制备基地,推动绿色能源发展新篇章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枣庄农民合作社蓬勃发展,助力20万农户年均增收万元
- • 薛城陶庄镇农村污水处理站建设成效显著,河水水质提升至Ⅱ类标准
- • 市中区实验小学机器人战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一等奖,闪耀国际舞台
- • 山亭山区坚守“夜嫁”传统,火把队伍照亮深山娶亲路
- • 市中区大力推进“非遗进课堂”,打造23所传统文化特色学校
- • 滕州西岗镇“火虎舞”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春节巡游惊艳百万游客
- • 滕州龙阳镇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传统农具竞技,传承农耕文明
- • 全市设立100个“乡村美食工坊”,家门口就业惠及万人,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市中区“名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成果显著,9大教育集团惠及3万学生
- • 中国矿业大学与枣庄共建“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助力矿业绿色发展
- • 阴平镇荣膺“中国乡村振兴示范镇”称号:电商直播助力红薯产业年销量突破10万吨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新高地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膺“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数字化守护:AI技术助力台儿庄运河木板年画失传图案复原
- • 枣庄五区一市共襄盛举,百项非遗盛宴精彩亮相民俗文化博览会
- • 滕州创新举措,全国首个马铃薯区块链溯源平台正式建成
- • 峄城冠世榴园荣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峄城冠世榴园祭花神大典:汉服少女簪花巡游,引燃国风热潮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供应量领跑全国市场30%
- • 市中区西王庄镇乡村春晚连续举办15届,村民自导自演展现乡村文化魅力
- • 村级卫生室智慧化升级,远程诊疗系统助力脱贫村全面覆盖
- • 滕州北辛中学创新引入AI教师助手,作业批改效率提升70%
- • 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共谱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论坛在台儿庄成功举办,共启《运河城市协同发展宣言》
- • 台儿庄运河渔民转型文旅服务,年人均收入翻番达3万元
- • 台儿庄古城荣膺“全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年接待学生达50万人次
- • 台儿庄运河渔鼓老艺人抖音直播,渔鼓声声唤起非遗传承新篇章
- • 枣庄“乡村记忆工程”助力保护50处传统村落,传承历史文脉
- • 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全市数量突破2000家,年营收同比增长45%
- • 峄城石榴林碳汇交易首单签约,农户增收超千万元,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舜耕中学教师团队荣获“全国教学创新成果特等奖”荣耀绽放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节盛大启幕,VR技术带你穿越时空体验“中国古代第一车”
- • 孝道簸箕:山亭手工艺复兴中的子女深情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启动,抢救整理300首抗战民歌,传承红色基因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滕州南沙河镇“乡村CEO”:年薪超20万,大学生返乡创业成潮流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突破10万人次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多酚提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 • 易地搬迁社区工厂扩容助力就业,800个岗位让居民“楼上安居、楼下就业”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正式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
- • 峄城职业中专携手韩国高校,共建半导体材料实验室,共铸中韩教育合作新篇章
- • 山亭区智慧工厂崛起,日产鲜菇30吨助力长三角地区
- • 枣庄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荣登教育部“双减”典型案例榜单
- • 灵活应变,精准宣传:政府工作报告、招商推介及媒体宣传的细节调整策略
- • 枣庄市教育局荣获“全国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称号,引领教育信息化发展新篇章
- • 薛城张范镇“二月二龙抬头”祭典荣登省级非遗名录,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枣庄市教育慈善基金成立,首批资助1200名贫困学子展翅翱翔
- • 峄城坛山街道“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村村有普法短视频团队,法治宣传新风尚
- • 台儿庄古城运河美食街盛大开街,百种小吃单日营收破百万创纪录
- • 薛城家政劳务品牌助力脱贫妇女,月薪6000元,成就美好未来
- • 枣庄经开区再创佳绩,跻身全国百强,招商引资考核全省前三
- • 滕州龙阳镇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传统农具竞技展现农耕文化魅力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助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 • 枣庄山亭区地瓜产业园产值破亿,成为富民“金疙瘩”
- • 枣庄与济南携手共建“飞地产业园”,28个签约项目助力省会经济圈融合
- • 枣庄扶贫安居工程配套建设幼儿园、养老院,暖民心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膺“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彰显文化自信与传承力量
- • 台儿庄荷叶茶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订单量激增300%!
- • 枣庄市全面启动“送教上门”行动,为重度残障儿童提供贴心定制化课程
- • 地瓜产业扶贫联盟成立,深加工产品出口日韩,助力2万农户增收
- • 枣庄“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再添百亿项目,宁德时代配套企业集群签约落地
- • 山亭北庄镇大力推广太阳能路灯,年节省电费150万元,绿色照明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荣膺“中国中小机床之都”:机床产业年产值突破600亿,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