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冯家驴肉:一锅老汤煮就运河百年味
2025年6月17日凌晨三点,台儿庄古城西门的"冯记驴肉铺"已升起袅袅炊烟。第五代传人冯建军正将新鲜驴肉放入百年老汤,这锅始创于清光绪年间的卤汤在微火中泛着琥珀色的光泽。"每天只卤两头驴,火候要守足八个时辰",他手持桃木勺轻轻搅动,墙上1938年的老账簿记录着抗战时期"冯家驴肉慰劳将士"的往事。操作间里,其子冯晓辉正在用祖传手法将驴肉切成"蝉翼片",这是让肉质入口即化的关键工序。
清晨六点,第一笼驴肉火烧新鲜出炉。面点师傅王秀兰将二十四种香料调制的肉馅包入面皮,传承自民国时期的"菊花褶"手法让每个火烧都有36道均匀皱褶。"现在每天要准备2000多个",她指着冷链配送车介绍,其中三成要发往北京、上海等地。老顾客张爱国边吃边感慨:"我爷爷当年在运河码头当搬运工,就靠这驴肉补充体力"。
在台儿庄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正为冯家驴肉制作技艺申报省级非遗。中心主任李伟翻开1947年的《峄县物产志》,其中特别记载:"运河商旅,以食冯家驴肉为幸"。最新统计显示,当地现有驴肉加工企业18家,带动养殖户600余户,年产值达3.2亿元。今年实施的《传统驴肉制品标准》,首次对老汤养护、肉片厚薄等作出规范。
上午十点,大运河文化体验馆的"非遗工坊"里,游客们正在体验古法切肉。展柜中陈列的清代契约显示,冯家先祖曾用驴肉抵缴运河船税。食品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分析老汤的微生物群落,"我们要用科学解码传统美味的奥秘"。
傍晚的古街夜市,"冯家驴肉"创新摊位前排起长队。第六代传人冯婷婷研发的"驴肉三吃"礼盒成为爆款:原味、酱香和藤椒三种口味搭配特制火烧。不远处的文创店中,"运河肉舫"主题盲盒供不应求,每个都附有可溯源的老汤秘方片段。
从运河船工的"力气粮"到飘香四海的文化名片,冯家驴肉正用百年不变的匠心,延续着"一锅老汤煮春秋"的运河饮食传奇。
- • 鲁南首个四季冰雪运动中心落户山亭,高山滑雪场项目签约仪式圆满成功
- • 台儿庄荷叶茶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订单量激增300%!
- • 滕州级索镇“田秀才”崭露头角,50位农民获中级职称,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家政扶贫助力贫困劳动力5000人就业,实现“一人脱贫一户”的扶贫新路径
- • 枣庄石榴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80亿元助力10万农户增收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超10万人次
- • 枣庄不动产登记迈入“智能秒批”时代,办理时效提速80%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助力企业申领百项奖补政策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百年菜单传承不断
- • 青合文化传媒引领直播电商新潮流,本土农特产品全网热销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子足球队再创佳绩,蝉联全省青少年联赛冠军
- • 微山湖红荷湿地荣膺国家5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生态旅游再攀新高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开班,校企联合打造高技能人才摇篮
- • 滕州试点“双减智慧监测平台”:校外培训动态监管全省领先
- • 枣庄白粥香飘鲁南 千年粥道熬出时代新滋味
- • 枣庄辣椒产业示范园挂牌,年交易量突破20万吨,成为北方最大集散地
- • 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在枣庄落地,助力农业技术转化200余项
- • “社区微工厂”助力灵活就业:手工编织、电商客服等岗位助力2000人再就业
- • 滕州柴胡店镇葫芦烙画村年产值破千万,电商直播助力非遗文化走向世界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创新模式:水上光伏发电与水下养殖双丰收,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薛城工业记忆数字档案馆上线,扫码即可回溯百年煤矿史
- • 山亭长红枣采摘节盛大开幕:认养枣树,体验古法晒枣技艺,共赴丰收盛宴
- • 山亭地瓜产业园年产值突破30亿,淀粉深加工产品市场份额达全国20%
- • 枣庄五区一市协同发展成果丰硕,2024年GDP目标勇攀4500亿新高峰
- • 山亭区乡村文化礼堂全覆盖,村民乐享文化惠民成果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全球学者共论兼爱精神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正式启用,日韩半导体项目签约15个,共筑区域经济新格局
- • 千年古法焕新颜——“山亭冯卯镇土陶煨汤”技艺申遗成功
- • 山亭区10所乡村学校改造完成,留守儿童“暖心教室”全覆盖
- • 山亭火樱桃出口订单激增300%,成功入驻纽约高端商超,助力中国果品走向世界舞台
- • 薛城周营镇“智慧辣椒大棚”启用,AI精准控温助力增产30%
- • 墨子故里荣膺“全国研学基地”称号:年接待学生超50万人次,传承千年智慧
- • 枣庄数字农业试点:5G技术赋能万亩智慧农田,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老旧小区焕新颜:新能源车充电位增至5000个,补贴高达30%
- • 市中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二期盛大启动,50家AI企业集中入驻,共筑智慧未来
- • 市中区“名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成效显著,9大教育集团助力3万学生成长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首演盛大开启: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共谱周末狂欢盛宴
- • 峄城石榴文化节签约跨境电商项目,助力出口额同比增长150%
- • 滕州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盛大启用,助力全国优质种薯供应
- • 枣庄千所村卫生室完成改造,远程医疗全覆盖助力基层医疗服务升级
- • 枣庄职业院校创新实践,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助力智能制造人才培养
- • 枣庄首座“无人农场”在薛城正式落地,5G+无人机助力全程智能化管理
- • 峄城石榴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国家级案例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滕州鲁班锁技艺大赛盛大开幕,百名工匠同台竞技“东方魔方”
- • 枣庄美食地图APP全新上线,智能导航助你畅游600家特色门店
- • 滕州一中与新加坡名校携手,开启师生互访新篇章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化改造圆满完成,产能再攀新高提升40%
- • 市中区“青年艺术周”盛大开幕,街头涂鸦、装置艺术点亮老城繁华
- • 枣庄籍作家新书《台儿庄的黎明》获茅盾文学奖提名,展现抗战岁月的壮丽篇章
- • 薛城沙沟受灯民俗重启,千米灯阵点亮入选省级夜间文旅IP
- • 微山湖湿地红荷节盛大开幕:生态旅游再创新高,助力周边千户就业
- • 古运河文化带修复工程圆满竣工:明清码头复建,漕运主题游船畅游水乡
- • 山亭冯卯豆腐宴:齐鲁乡土名吃的魅力与石磨豆浆的醇香
- • 薛城锂电产业联盟成立,14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本地化配套,共筑产业新生态
- • 全省首个“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在枣庄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专家学者共话兼爱精神传承与发展
- • 峄城石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助力15万果农共奔富裕路
- • 鲁班工匠大赛盛况空前,万名技能人才齐聚一堂,优胜者将纳入“大国工匠”培育计划
- • 枣庄首届运河非遗美食节成功举办,带动消费超2000万元
- • 《枣庄非遗大观》出版,全面展现152项文化遗产的瑰宝
- • 台儿庄扶贫公益直播创纪录:单场带货超千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全国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试点院校
- • 京台高速枣庄段改扩建工程通车,车流量提升50%,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枣庄柳琴戏传承人王艳玲荣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传承千年戏曲艺术
- • “冠世榴园旅游扶贫专线开通,沿线农家乐年均收入超20万元”
- • 峄城冠世榴园荣膺“全国休闲农业五星级园区”,年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
- • 枣庄乡村公益岗助力兜底安置,1.3万特困群众重拾生活希望
- • 枣庄市启动“垃圾分类进校园”行动,助力环保新生代茁壮成长
- • 中日韩古陶瓷学者齐聚中陈郝村,共解千年窑火传承密码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进军北上广商超,年销售额突破8亿元,引领美食新潮流
- • 峄城阴平毛笔:非遗传承,年产百万支,书法界的新宠
- • 山亭冯卯镇垃圾分类积分制全覆盖,村民年兑换奖品超百万,共建绿色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