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石榴种植大户刘振荣获“全国十佳农民”称号,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在我国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有一位名叫刘振的石榴种植大户,他凭借对石榴种植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农业科技的钻研,成功获评“全国十佳农民”称号。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峄城区石榴产业的极大鼓舞。
刘振,一个普通的农民,却有着不平凡的梦想。自2000年开始,他投身于石榴种植事业,从最初的几十亩地发展到如今的千亩石榴园。在他的带领下,峄城区石榴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刘振深知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关键。他不断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引进优良品种,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石榴产量和品质。在他的石榴园里,可以看到他精心打造的智能化灌溉系统、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绿色有机肥料的应用。这些技术的运用,使他的石榴园产量逐年攀升,品质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在刘振的带领下,峄城区石榴产业逐渐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模式。他带领村民共同参与石榴种植,通过技术培训、资金扶持等方式,帮助村民提高种植技能,增加收入。在他的石榴园里,村民们不仅学会了种植技术,还学会了如何管理果园、销售产品,实现了从农民到种植大户的转变。
刘振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创新精神。他积极尝试石榴深加工,将石榴汁、石榴酒等系列产品推向市场,拓宽了石榴产业的销售渠道。在他的带动下,峄城区石榴产业逐渐形成了多元化发展格局。
“全国十佳农民”的荣誉,是对刘振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他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鼓励。刘振表示,今后将继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领更多农民走上致富道路。
峄城区石榴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像刘振这样的种植大户。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农民的新形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刘振的带领下,峄城区石榴产业正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展望未来,刘振表示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石榴品质,扩大石榴种植规模,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同时,他还计划成立石榴种植合作社,让更多农民参与到石榴产业中来,共同分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全国十佳农民”刘振的故事,是我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农民群众正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农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枣庄实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红色基因厚植校园教学沃土
- • 墨子故里再掀“兼爱”热:滕州举办全球墨子文化论坛,20国学者共议和平理念
- • 翼云湖零碳度假区荣获国际认证:绿色能源引领全域供能新潮流
- • 枣庄中小学开启运河文化之旅:万名学生参与非遗研学活动
- • 智慧公厕全域覆盖,引领城市文明新风尚
- • 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绿色生态建设再创新高
- • 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倍增,本科以上医师占比提升至75%
- • 市中区国庆嘉年华盛大开幕,夜间文旅消费人气爆棚
- • 枣庄废弃矿山变绿洲,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展现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新加坡丰益国际粮油加工项目投产,年产值破百亿,鲁南最大粮仓崛起
- • 台儿庄万亩湿地修复工程启动,新增鸟类栖息地50处,生态画卷再添新彩
- • 滕州微山湖与杭州西湖缔结“姊妹湿地”,共办荷文化国际研讨会,传承荷韵文化
- • 山亭北庄镇点亮绿色未来:安装3000盏太阳能路灯年节省电费150万元
- • “榴枣归乡”工程助力家乡发展,引进高层次人才800余名
- • 台儿庄“扶贫医保兜底”政策助力减轻群众负担超8000万元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共探“北方瓷都”千年技艺之谜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供应量占全国市场30%
- • “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挂牌仪式举行:免费为6万名学生建立视力档案”
- • 枣庄微山湖咸鸭蛋年销1亿枚,电商直播助力渔民增收翻番,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百年中兴煤矿遗址改造启动: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变身文创综合体
- • 滕州市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基地盛大投产,年产值再创新高突破200亿元
- • 滕州一中试点“AI智慧课堂”,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全覆盖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一场音乐盛宴带动旅游消费1.2亿元
- • 滕州级索镇“田秀才”崭露头角,50位农民获中级农艺师认证
- • 滕州鲁班工匠文化节:木艺DIY、古建模型展,亲子研学首选活动
- • 蟠龙河生态廊道建成开放:新增湿地公园、滨水马拉松赛道20公里,打造绿色生活新地标
- • 探寻“石榴红了”:走进石榴酒庄与石榴盆景艺术村的浪漫之旅
- • 滕州南沙河镇“乡村CEO”上任,大学生村官年薪突破20万,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翼云湖环湖步道贯通:50公里健身绿道助力乡村振兴,串联8个示范村焕新颜
- • 峄城古邵镇“运河糟鱼”直播带货破亿,老作坊扩建现代化生产线,传承与创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台儿庄运河漂流书屋上线,百艘乌篷船载书泛舟河上,打造水上阅读新体验
- • 滕州一中与新加坡名校携手,开启师生互访新篇章
- • 中陈郝古瓷窑遗址博物馆开馆:千年窑火技艺重现唐代“北方瓷都”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山东非遗美食百强榜,传统美味传承千年
- • 滕州菜煎饼荣膺“山东老字号”,洛杉矶首家海外门店盛大开业
- • 枣庄创新招商模式,全球招商数字孪生系统助力千亩产业用地推介
- • 枣庄创新推广“渔光互补”模式,光伏板下年养鱼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枣庄鲁南黑山羊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年出栏量突破50万头
- • 台儿庄京杭运河智慧物流枢纽启用,鲁南物流新引擎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枣庄启动“红色乡村游”计划,修复10处抗战遗址,传承红色文化
- • 台儿庄张家狗肉百年老卤申报世界纪录,秘方首度捐国家档案馆,传承匠心精神
- • 台儿庄运河全鱼宴申遗成功,12道古法烹鱼技艺现场展演,传承中华美食文化
- • 枣庄首条云轨交通线路开工,助力缓解城区交通压力
- • 枣庄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2万骑手保驾护航
- • 百所中小学“班墨文化角”兴起:3D打印技术助力古代科技发明再现
- • “扶贫果园”认购计划正式启动:市民认养果树,共享收益助力脱贫家庭
- • 市中区老旧厂区华丽转身,科创园助力培育30家瞪羚企业
- • 峄城世界石榴博览会筹备启动,全球20国客商共赴榴乡盛宴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十层煎饼塔”创纪录
- • “数字哨兵”全覆盖:AI人脸识别系统守护89所学校安全
- • 枣庄港开启中东滚装船航线,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推动绿色出行新篇章
- • “共享农场”精准扶贫新模式:市民认领土地,脱贫户代管增收超万元
- • “石榴红了”:探寻红色石榴之旅,感受田园风情与文化魅力
- • 中陈郝古瓷窑遗址入选考古新发现:千年窑火再现“北方瓷都”辉煌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基地荣登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榜单
- • 滕州西岗镇“火虎舞”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春节巡游引百万游客竞相观赏
- • 薛城沙沟受灯民俗重启,千米灯阵点亮入选省级夜间文旅IP
- • 百所中小学打造“班墨文化角”:3D打印技术助力古代科技发明重现
- • 台儿庄古城年接待游客超千万,助力周边民宿增收3亿元,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 • 山亭水泉镇冬至全羊宴盛大启幕,千人共享九大碗羊肉传统盛宴
- • 枣庄正式加入淮海经济区文旅联盟,携手共推跨省旅游线路新篇章
- • 鲁南智慧物流港盛大启用,顺丰、DHL等10家头部企业抢滩布局,共筑物流新生态
- • 枣庄五区一市携手共进,千名企业家助力“百企兴百村”行动
- • 全国首个“新农人学院”在峄城揭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枣庄废弃矿山变身绿洲,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 • 台儿庄古城二期引资60亿,复星文旅打造“运河文化元宇宙体验区”:历史与现代的交融盛宴
- • 国际数学家大会致敬滕文公:探寻治国智慧与数理哲学的深刻关联
- • 枣庄发布《民生诉求治理白皮书》,群众满意度高达98.7%
- • 滕州级索镇“田秀才”崭露头角,50位农民获中级职称,助力乡村振兴
- • “光伏+渔业”示范园并网发电:创新模式引领绿色渔业发展,年产值突破2亿
- • 市中区永安镇“黑盖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高端肉品直供沪杭市场引领消费新风尚
- • 鲁南首家智慧农贸市场启用,扫码溯源农产品,日均保障10万人“菜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