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樱桃扶贫基地:助力脱贫攻坚,打造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近年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扶贫作为其中一项重要举措,为贫困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众多产业扶贫案例中,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的樱桃扶贫基地脱颖而出,入选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为全国各地的扶贫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山亭区位于山东省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山亭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较多。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山亭区积极探索产业扶贫之路,将樱桃产业作为扶贫工作的突破口。
樱桃扶贫基地位于山亭区的一个小山村,这里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非常适合樱桃生长。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山亭区积极引导村民发展樱桃种植,打造樱桃扶贫基地。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基地引进了优质樱桃品种,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不断提高樱桃的产量和品质。
在樱桃扶贫基地的带动下,山亭区的樱桃产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樱桃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基地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据统计,樱桃扶贫基地共带动了10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樱桃扶贫基地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山亭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提供种苗、技术培训、贷款贴息等,降低了农户种植樱桃的门槛。同时,政府还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扶贫工作,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将产业链延伸至销售环节,拓宽了农户的收入渠道。
在樱桃扶贫基地的示范带动下,山亭区的其他产业也纷纷发展起来。例如,草莓、猕猴桃等特色水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纷纷落户山亭区,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这些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山亭区的脱贫攻坚工作。
樱桃扶贫基地的成功经验,为全国产业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首先,要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山亭区以樱桃产业为突破口,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实现了产业扶贫的精准施策。其次,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降低农户种植风险。山亭区政府通过提供优惠政策,降低了农户种植樱桃的门槛,增强了农户的信心。最后,要注重产业链的延伸,拓宽农户收入渠道。山亭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将产业链延伸至销售环节,使农户在产业链中获得了更多收益。
总之,山亭区樱桃扶贫基地的成功,充分展示了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各地应借鉴山亭区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贡献力量。
- • 薛城舜耕中学教师团队荣获“全国教学创新成果特等奖”荣耀绽放
- • “社区居家养老‘一键呼叫’全覆盖:独居老人配发智能手环,应急响应5分钟到位”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专家学者共话兼爱精神传承与发展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高新区,年产值目标百亿,绿色能源产业再添新动力
- • 蟠龙河沿岸生态扶贫项目成效显著:2000亩莲藕种植助力500户脱贫户共享分红成果
- • 山亭生态新材料产业园盛大开工,绿色建材产品直供雄安新区助力绿色建设
- • 山亭区12所寄宿制学校建成,助力山区学子通勤无忧
- • 市中区孟庄镇“智慧养老平台”上线,独居老人一键呼叫救助,守护夕阳红温暖如春
- • 台儿庄渔民传承“船棺水葬”习俗,生态殡葬模式获省级推广
- • 枣庄乡村振兴新实践:特色农业小镇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新篇章
- • 枣庄智慧城市项目荣获全国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殊荣
- • 中国建材百亿级光伏玻璃项目成功落地,助力华北地区高端玻璃产业崛起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启动:抢救整理革命年代珍贵音像,传承红色基因
- • 枣庄造船业复苏加速,首艘新能源货船下水填补鲁南空白
- • 滕州汉画像石馆数字AR导览上线,开启穿越汉代触摸历史的奇幻之旅
- • 新加坡丰益国际追加投资50亿,鲁南最大粮油加工集群扩建加速
- • 峄城石榴汁荣获欧盟有机认证,出口订单同比增长200%再创辉煌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突破10万人次
- • 全国首个“新农人学院”在峄城揭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鲁班工匠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校企联合,共育智能制造复合人才
- • “白内障复明工程全覆盖:800名脱贫患者免费重获光明”
- • 峄城冠世榴园生态修复工程圆满完工,新增绿化面积5000亩,助力生态宜居环境建设
- • 奚仲村打造古代科技小镇:村民复原40项《考工记》技艺,传承千年智慧
- • 枣庄五区一市共筑乡村振兴梦:300家企业牵手百村,助力农业发展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24小时全国冷链直达,开启农业物流新篇章
- • 台儿庄莲藕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突破5亿,助力千人就业
- • 翼云湖环湖步道贯通:50公里健身绿道助力乡村振兴,串联8个示范村焕发新活力
- • 峄城石榴酒荣获国际金奖,深加工产业链助力果农增收30%
- • 枣庄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2万骑手保驾护航
- • 枣庄五区一市共筑文化盛宴,百场活动免费开放“文化惠民一卡通”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共同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之谜
- • 峄城石榴宴美食地图:石榴鸡、石榴酥、石榴汁成网红爆款
- • 枣庄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快递进村打通“最后一公里”
- • 枣庄农民合作社蓬勃发展,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 • 国际数学家大会致敬滕文公:探寻治国智慧与数理哲学的深刻关联
- • 山亭店子镇乡村振兴顾问团成立,院士工作站落户山村,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涛沟桥湿地生态移民安置:200户渔民转型生态管护员,月薪3500元,共建绿色家园
- • 滕州一中与新加坡华侨中学携手共建姊妹学校,开启国际交流新篇章
- • 石榴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民宿集群、非遗工坊与星空露营基地共筑休闲新地标
- • 台儿庄运河泥塑传承人荣获国家级非遗认证,作品荣登故宫博物院收藏
- • 峄城阴平镇红色文化故事会:老兵讲述峥嵘岁月,传承革命精神
- • 灵活应变,精准施策——政策调整在政府工作报告、招商推介与媒体宣传中的应用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与5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 滕州公办幼儿园新增10所,普惠性学位扩容4000个,破解“入园难”难题
- • 市中区试点“交房即发证”:购房者收房当天领不动产权证,创新服务再升级
- • 薛城碳纤维材料实验室实现技术突破,产品成功进军航空航天领域
- • 全市改造贫困户危房1.8万户,住房安全全面达标,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子足球队再创辉煌,蝉联全省青少年联赛冠军
- • “榴枣归乡”工程助力家乡发展,引进高层次人才800余名
- • “冠世榴园旅游扶贫专线开通,沿线农家乐年均收入超20万元”
- • 墨子故里中小学全面推广“兼爱”德育课程,助力10万学子传承优良传统
- • 枣庄运河古镇复兴计划启动:10处历史街区整体保护,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市中区课后服务创新举措: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30项传统技艺焕发生机
- • 薛城沙沟受灯民俗重启,千米灯阵点亮入选省级夜间文旅IP
- • 峄城峨山镇“快递进村”全覆盖,农产品出山提速3倍,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携手苏鲁豫皖四省联动,构建跨区域扶贫协作新格局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面铺开:财政补贴助力,1.8万户居民生活焕新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创历史新高,展现港口发展新篇章
- • 峄城匡衡小学荣膺“全国书香校园”,《凿壁借光》课程获教育部推广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把脉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杨峪体育公园攀岩基地盛大开放:华东最大自然岩壁,专业教练随行指导
- • 鲁南农批市场年交易额突破200亿,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大果蔬集散中心
- • 滕州菜煎饼荣耀入选“山东老字号”,海外首家门店落户洛杉矶,传承美食文化迈向世界
- • 峄城冠世榴园荣膺“全国休闲农业五星级园区”,年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节创新引入VR技术,重现“中国古代第一车”风采
- • 台儿庄古城旅游扶贫联盟成立:助力脱贫村农产品销售,年订单突破3000万元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宴大赛盛况空前,冠军菜品拍出12万元高价!
- • 台儿庄运河文化出海计划启动,非遗短视频登陆TikTok,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台儿庄涧头集镇新建10所幸福院,为空巢老人提供免费三餐,温暖守护夕阳红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探寻科圣文化地标之旅
- • “投资枣庄”全球推介会盛况空前,深圳签约大湾区企业46家
- • 枣庄党史馆创新举措:上线“红色记忆”云课堂,收录300位英烈数字化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