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高新区,年产值目标百亿,绿色能源产业再添新动力
近日,我国枣庄高新区迎来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业项目——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正式落户。这条量产线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在光伏产业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为全球绿色能源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钙钛矿光伏组件作为新一代光伏技术,具有高效、低成本、环保等优势,被视为未来光伏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此次枣庄高新区引进的这条全球首条量产线,采用了国际领先的钙钛矿光伏技术,年产能力可达数十亿瓦特,年产值目标高达百亿元。
枣庄高新区作为山东省重要的产业基地,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此次引进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不仅是对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持,更是对国家绿色能源战略的积极响应。
据了解,这条量产线的建设历时两年,总投资约10亿元。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具备年产10GW钙钛矿光伏组件的能力。项目投产后,将有效缓解我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提高光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钙钛矿光伏组件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其光电转换效率较高,可以达到15%以上,远高于传统硅基光伏组件。其次,钙钛矿材料具有低成本、环保的特点,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有利于保护环境。此外,钙钛矿光伏组件的制备工艺简单,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绿色能源产业已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领域。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新能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此次枣庄高新区引进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正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未来,枣庄高新区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新能源产业投入,推动钙钛矿光伏组件等新一代光伏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同时,高新区还将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绿色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的落户,无疑为我国光伏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光伏产业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而枣庄高新区作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基地,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全球绿色能源发展贡献力量。
- • 台儿庄运河泥塑传承人荣获国家级非遗认证,作品荣登故宫博物院收藏
- • 探寻“石榴红了”:走进石榴酒庄与石榴盆景艺术村的浪漫之旅
- • 滕州试点“双减智慧监测平台”:校外培训动态监管全省领先
- • 枣庄市发布“招商十条”:税收返还高达90%,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全球学者共话兼爱精神传承
- • 枣庄新材料产业迎来新篇章:“强链补链”签约项目18个,碳纤维项目填补省内空白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讲解、一键预约,打造全方位旅游体验
- • 全年新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22个,外资到账增35%:我国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 • 高山移民社区配套产业园投用:1400户搬迁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 • 台儿庄万亩荷塘经济区年产值突破5亿元,莲藕深加工出口欧美市场
- • 滕州级索镇“田秀才”获中级职称,50位农民持证上岗,农业现代化再迈新台阶
- • 枣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生态循环模式获全国推广
- • 峄城石榴树下微课堂开课,非遗传承人携手孩子共塑美好未来
- • “长者食堂”:关爱贫困老人,温暖传递每一餐
- • 枣庄辣子鸡,用石榴木炭“烤”出了非遗新滋味
- • 薛城庞庄麦秸画传承人李秀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彰显民间艺术魅力
- • 山亭地瓜产业园年产值突破30亿,淀粉深加工产品市场份额达全国20%
- • 鲁南直播电商产业园孵化本土品牌30个,GMV突破10亿,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山亭非遗扶贫助力传承柳编技艺,年创收1200万元
- • 滕州荣膺“中国中小机床之都”:机床产业年产值突破600亿,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山亭区智慧工厂崛起,日产鲜菇30吨直供长三角,引领食用菌产业新潮流
- • 校园安全升级:“数字哨兵”AI人脸识别系统助力89所学校实现全覆盖
- • 枣庄实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红色基因厚植校园教学沃土
- • 枣庄烧饼香飘千年 老手艺烤出时代新风味
- • 济南-枣庄共建空天信息产业园:省会经济圈“飞地经济”典范
- • 枣庄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圆满完成,新增林地15万亩,助力生态建设新篇章
- • 市中区齐村砂陶复刻战国酒器,古法柴窑烧制技艺惊艳亮相央视
- • 中陈郝古瓷窑遗址博物馆开馆:千年窑火技艺重现唐代“北方瓷都”
- • 鲁班工匠学院免费培训助力贫困青年,2000名学员掌握数控机床技能,就业率高达100%
- • 枣庄共富工坊助力家门口就业,惠及10万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共同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之谜
- • 枣庄非遗文化展演周盛大开幕,柳琴戏、伏里土陶成焦点
- • 薛城富硒小麦订单农业:覆盖15万亩,溢价收购助力农民增收20%
- • 薛城社工部创新服务模式,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惠及30万居民
- • 枣庄“黑盖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媲美国际品牌
- • 《台儿庄非遗数字图书馆上线,扫码聆听运河故事,传承文化新篇章》
- • 鲁南农副产品市场华丽转身,升级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
- • 台儿庄荣获“世界运河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填补江北地区空白
- • 山亭水泉镇冬至全羊宴盛大开席,千人共享九大碗羊肉传统盛宴
- • 枣庄“数字乡村大脑”上线,助力500个行政村迈向智慧未来
- • 薛城家政劳务品牌助力脱贫妇女,月薪6000元,家政服务行业迎来新篇章
- • 山亭长红枣荣耀通过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200%
- • 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区揭牌,国电投投资50亿建绿氢制备基地,绿色能源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探秘枣庄老街巷:从老洋行到百年茶馆,品味旧时光的韵味
- • 枣庄“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再添百亿项目,宁德时代配套企业集群签约落地
- • 2024年枣庄集中开工17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1500亿元,共筑发展新篇章
- • 鲁班工匠班落户枣庄:校企携手打造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摇篮
- • 枣庄智慧农业云平台助力精准种植,覆盖80%行政村
- • “邻里互助,养老扶贫试点”:低龄健康老人助力失能脱贫老人,政府补贴助力养老事业
- • 枣庄千所村卫生室完成改造,远程医疗全覆盖助力健康扶贫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收官:告别“雨季看海”历史,迈向绿色生态新篇章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多酚提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引领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枣庄市获批全省工业母机“1131”突破工程核心承载区,助力区域工业转型升级
- • 枣庄五区一市联办非遗生活节,百位匠人现场秀绝活引50万游客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震撼首演: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交织周末狂欢盛宴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探寻科圣文化地标之旅
- • 枣庄非遗文化展演周盛大开幕,柳琴戏、伏里土陶引关注
- • 枣庄五区一市携手共建鲁南经济圈,2023年GDP突破4000亿元
- • “链长制”精准招商,锂电产业链配套率年内提升至75%,助力我国新能源产业腾飞
- • 枣庄发布招商新十条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奖励高达1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台儿庄夜经济新地标:灯笼市集与沉浸式剧本杀引领年轻人打卡潮流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正式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
- • 枣庄首届“鲁南婚俗文化节”盛大举行,传统花轿迎亲引万人围观
- • 红色研学基地助力脱贫户就业:培训200名讲解员,月薪4000元
- • 大运河沿线“渔家乐”集群盛大开业:渔民转产旅游服务,户均年收入突破10万元
- • 台儿庄“扶贫医保兜底”政策助力减轻群众负担超8000万元
- • 智能制造产业园迎来工业机器人项目,20个创新项目落户助力产业升级
- • 鲁南高山茶产业研究院成立:助力北方茶树越冬技术突破
- • 峄城石榴文化节签约跨境电商项目,出口额同比增长15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市设立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获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称号
- • 市中区鲁南算力中心启用,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