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新材料产业迎来新篇章:“强链补链”签约项目18个,碳纤维项目填补省内空白
近日,枣庄市新材料产业在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一场盛大的签约仪式上,枣庄市成功签约了18个新材料产业“强链补链”项目,其中碳纤维项目更是填补了山东省内的空白,标志着枣庄市新材料产业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枣庄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将新材料产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创新能力,枣庄市新材料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此次签约的18个项目中,涵盖了高性能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的签约,将有助于枣庄市新材料产业实现产业链的全面升级,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碳纤维项目作为本次签约的重点项目之一,填补了山东省在碳纤维领域的空白。该项目由枣庄市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总投资约10亿元,预计年产值可达20亿元。碳纤维作为一种高性能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用品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市场前景。
枣庄市相关负责人表示,碳纤维项目的成功签约,将有助于推动枣庄市新材料产业迈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为山东省乃至全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签约仪式上,枣庄市还与多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旨在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据了解,枣庄市将依托这些合作项目,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新材料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了进一步优化新材料产业布局,枣庄市还加大了对现有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实施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市场拓展等措施,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枣庄市还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枣庄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枣庄市严格执行环保标准,确保项目绿色、可持续发展。此外,枣庄市还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总之,枣庄市新材料产业“强链补链”签约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为枣庄市乃至山东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未来的发展中,枣庄市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新材料产业迈向更高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 阴平镇荣膺“中国乡村振兴示范镇”称号:电商直播助力红薯产业年销量突破10万吨
- • 市中新政务服务中心启用,开启“一窗通办”新时代
- • 枣庄发布《民生诉求治理白皮书》,群众满意度高达98.7%
- • 孟庄镇茶文旅融合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
- • 光伏收益助力教育扶贫:资助800名脱贫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 • 枣庄“光明扶贫行动”:千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 • 枣庄反诈宣传出新招:“沉浸式剧场”助力市民提升防骗意识
- • 台儿庄万亩荷塘经济区年产值突破5亿元,莲藕深加工出口欧美市场
- • 峄城阴平镇石泉皮影走进校园,非遗传承课程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峄城扶贫工坊助力残疾人就业,月均增收2000元,共筑美好未来
- • 滕州鲁班工匠文化节:木艺DIY、古建模型展,打造亲子研学新体验
- • 台儿庄运河文旅产业带引资180亿,华侨城打造“数字运河光影秀”:传承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峄城阴平镇红色文化故事会:老兵深情讲述峥嵘岁月
- • 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共谱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峄城石榴种植大户刘振荣获“全国十佳农民”称号,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匡衡故里夜读经济兴起:星空书屋引领民宿集群蓬勃发展
- •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突破500家,降本增效突破10亿元大关
- • 台儿庄运河经济开发区盛大揭牌,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签约30亿元,助力绿色航运发展
- • 鲁南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成功发行,科技企业融资突破10亿大关
- • 鲁南农副产品市场华丽转身,升级为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
- • 市中区全力推广“午休躺睡”工程,关爱2万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
- • 山亭北庄镇点亮绿色未来:安装3000盏太阳能路灯年节省电费150万元
- • 北辛文化遗址公园启动建设:穿越7000年,重现史前聚落风采
- • 中日氢能合作论坛签约8项目,共建万吨级绿氢供应基地,共绘未来能源蓝图
- • 山亭徐庄镇蓝印花布牵手国际品牌,惊艳亮相米兰时装周T台
- • 枣庄废弃矿山变绿洲,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展现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枣庄农商行创新金融产品,智慧农机贷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鲁班工匠精神在枣庄焕发新活力:校企共建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基地
- • 山亭区远程医疗扶贫助力乡镇群众,实现看病零距离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年产值剑指百亿
- • 枣庄农村公路“户户通”工程圆满完成,硬化路覆盖率达100%
- • 台儿庄古城焕新颜:明清古码头修复,打造“活态运河文化体验带”
- • 台儿庄夜经济新地标:灯笼市集与沉浸式剧本杀引领年轻人打卡潮流
- • 文化盛宴,非遗传承——周末免费体验馆带你领略剪纸、面塑魅力
- • “社区居家养老一键呼叫全覆盖:独居老人配发智能手环,应急响应5分钟到位”
- • 流动医院下乡助力健康扶贫,为偏远村2.5万人提供免费体检
- • 公益性岗位助力弱劳力就业:2000个护林员、保洁员等岗位待你加入
- • 庭院经济示范村创建成功:脱贫户养殖芦花鸡,户均年利润1.8万元
- • 大运河枣庄段文化带建设启动,重塑“运河古城”风貌
- • 峄城区古邵镇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感受田园劳作乐趣
- • 鲁南农批市场年交易额突破200亿:打造淮海经济区果蔬集散中心新标杆
- • 山亭抱犊崮林场荣膺“中国最美生态林场”,碳汇交易收益助力村民共享绿色福祉
- • 台儿庄古城再创辉煌: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文旅营收创新高
- • 枣庄市创新招商手段,全球招商数字孪生系统助力千亩产业用地推介
- • “一日办结”新举措:企业家服务中心上线,外资企业开办迎来便捷时代
- • 2024年枣庄集中开工17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逾150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开园祭:果农敬山神祈丰收,共迎丰收年
- • 薛城碳纤维材料实验室技术突破,助力产品进军航空航天领域
- • 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级生态景区,渔民转型生态护河员助力绿色发展
- • 滕州北辛中学创新引入AI教师助手,作业批改效率提升70%
- • 公益性岗位助力毕业生就业:开发社工、协管员等岗位1000个,拓宽就业渠道
- • 枣庄“贫困村教师周转房”项目助力200所乡村学校发展
- • 滕州一中新校区盛大启用,引领鲁南基础教育新篇章
- • 市中区中小学推广“运河文化校本课程”,打造特色教材12册助力文化传承
- • 民国影视城盛大开城迎客:换装穿越拍大片,打卡《台儿庄》拍摄地,体验别样民国风情
- • 薛城塌陷区变身生态渔业基地:万亩光伏板下的绿色奇迹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全球学者共话兼爱精神传承
- • 全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突破500部,惠及2.3万户居民,幸福生活再升级
- • 高铁旅游优惠套餐全新发布:凭车票畅游景区,享受半价优惠及酒店折扣、免费接驳服务
- • 脱贫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小病不出村”
- • 《滕州汉画像石拓片特展:穿越千年,与汉代文明对话》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惊艳首演: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共舞,周末狂欢盛宴启幕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并网发电:水上光伏与水下养殖双赢,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枣庄鲁班工坊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助力古建筑修复人才培育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亮相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祈福节盛大举行,古树下系红绳祈愿安康
- • 台儿庄泥沟镇渔民开船节盛大启航,百年渔船鸣笛祭水神,传承千年渔文化
- • 枣庄市人民医院荣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名单,助力区域医疗发展新篇章
- • 山亭区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称号,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薛城富硒小麦扶贫订单签约5000户,溢价收购保底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运河实验小学创新思政教育,首批“红色运河思政课”教材正式发布
- • 滕州微山湖与杭州西湖缔结“姊妹湿地”,共办荷文化国际研讨会,传承荷韵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