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竣工:30万村民共享“同源同质”自来水,幸福生活再升级
近日,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农村供水提质工程正式竣工,标志着该区30万村民将告别过去水质参差不齐、供水不稳定的历史,喝上“同源同质”的自来水,迈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峄城区位于山东省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过去,由于农村供水设施落后,许多村民的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水质不达标、供水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为了改善农村供水条件,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峄城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农村供水提质工程。
据了解,该工程总投资约1.2亿元,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改造农村供水设施,铺设供水管道,安装智能水表等。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工程终于竣工,实现了30万村民的供水提质。
工程竣工后,峄城区农村供水实现了“同源同质”,即所有村民都能喝上来自同一水源、经过统一处理的自来水。这一变化,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以前,我们村的水质不好,有时候还发黄,喝起来也不放心。现在好了,水龙头一打开,清水就哗哗地流出来,喝起来放心多了。”村民张大爷高兴地说。
为了让村民喝上“同源同质”的自来水,峄城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对农村供水水源进行整治,确保水源水质达标;其次,对农村供水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提高供水能力;最后,安装智能水表,实现供水计量精准,确保村民用水公平。
此外,峄城区政府还加强了对农村供水工程的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供水安全。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政府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需求,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竣工后,不仅改善了村民的饮水条件,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许多村民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更加注重健康,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他们可以放心地喝上干净、安全的水,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未来,峄城区政府将继续加大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农村供水质量,让更多村民享受到优质供水服务。同时,政府还将积极推进农村供水与城市供水一体化,实现城乡供水同质同价,让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总之,峄城区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的竣工,是峄城区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30万村民喝上“同源同质”的自来水,标志着峄城区农村供水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 • 中航工业无人机研发基地签约,年产智能农用无人机5万架,助力农业现代化
- • 山亭火樱桃采摘节助力农家乐,农户月均增收万元
- • 千家企业携手助力,1200个扶贫项目点亮贫困村希望之光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再创佳绩,荣获全国示范县称号
- • 滕州马铃薯研发抗性淀粉面条,糖尿病人群专属食品上市
- • 枣庄携手中科院打造“智慧农业联合实验室”,共筑数字农田未来
- • 冠世榴园荣登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候选名单:千年古石榴树群迎来重点保护
- • 台儿庄古城运河文化大集盛大开市,再现明清商贸盛景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创新模式:水上光伏发电与水下养殖双赢,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扶贫果园”认购计划启动:市民认养果树,共享绿色收益助力脱贫
- • 枣庄大学城规划获批:鲁南高等教育集聚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启动,抢救整理300首抗战民歌,传承红色基因
- • 石榴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民宿集群、非遗工坊与星空露营基地共筑休闲新地标
- • 峄城古邵镇“生态银行”上线,村民凭绿化面积兑换碳积分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膺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引领绿色转型新风尚
- • 市中区试点教师弹性工作制,课后服务计入绩效奖励:创新举措助力教育发展
- • 匡衡故里盛大启幕“凿壁借光”文化节,百校共建青少年研学基地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收官:告别“雨季看海”历史,迈向绿色生态新篇章
- • 枣庄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取得显著成效,非营利性学校占比高达85%
- • 枣庄港开启中东滚装船航线,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共筑绿色未来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渝枣共赢”引才活动硕果累累,127名高层次人才签约加盟
- • 山亭区梅花山山地马拉松盛大开跑,体育与文化融合打造特色IP
- • 枣庄市创新招商模式,全球招商数字孪生系统助力千亩产业用地推介
- • 枣庄“互联网+扶贫监督”平台正式上线,全面覆盖所有扶贫项目
- • 台儿庄古城民宿集群:明清院落变身,人均200元感受历史韵味
- • 枣庄锂电产业集群再迎百亿级项目,中航锂电携手宁德时代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淮海经济区产业链招商联盟成立,枣庄牵头新能源装备小组,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枣庄高新区签约百亿级智能制造项目,助力产业升级迈向新高度
- • 2024枣庄全球投资峰会盛大开幕:50国客商齐聚,首日签约额突破1200亿
- • “星星小屋”落地枣庄:首家公办孤独症儿童学前教育机构正式成立
- •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年跨境销售额突破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店子镇乡村振兴顾问团成立,院士工作站落户山村,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迈向国际品牌舞台
- • 新加坡丰益国际追加投资50亿,鲁南最大粮油加工集群迎来扩建新篇章
- • 台儿庄运河经济开发区盛大揭牌,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签约30亿元,推动区域绿色发展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高新区,引领光伏产业新篇章
- • 峄城石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助力15万果农共奔富裕路
- • 枣庄市“榴枣归乡”工程成效显著,引进高层次人才800余人助力发展
- • 薛城区“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圆满收官,15所乡村学校软硬件双升级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点燃旅游消费热潮,助力地方经济突破1.2亿元
- •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村魅力绽放,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
- • 运河灯会点亮中秋夜:万盏花灯映水街,汉服打卡赢千元奖金
- • 市中区棚改安置房全部交付:1.2万户居民告别十年过渡期,开启幸福新生活
- • 鲁南农副产品市场华丽转身,升级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
- • 滕州扶贫助学金累计发放2000万元,助力5000贫困学子圆梦未来
- • 鲁班工匠班在枣庄落地生根:校企携手共建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基地
- • 鲁班锁制作技艺:传承与创新,教育部劳动教育推荐项目助力传统文化发展
- • 台儿庄夜游运河美食专线大放异彩,单月营收突破1200万元
- • 《山亭羊肉汤荣登《舌尖上的中国》,传统熬汤技法引发广泛关注》
- • 山东山亭经济开发区荣膺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绿色转型再上新台阶
- • 滕州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助力农民亩产增收35%
- • “一日办结”服务再升级,企业家服务中心助力外资企业高效开办
- • 台儿庄运河全鱼宴申遗成功,12道古法烹鱼技艺现场展演,传承中华美食文化
- • 市中区“名家讲堂”开讲,莫言畅谈文学与故乡情结
- • 市中区“虚拟电厂”项目成功并网,年调峰能力达50万千瓦,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鲁南花布惊艳巴黎时装周:枣庄非遗织物闪耀国际T台
- • 薛城启用智慧停车系统:1.2万个车位实时导航,错峰停车收费减半,打造智慧出行新体验
- • 东湖公园灯光艺术节:3000架无人机表演刷新武汉城市夜景
- • 滕州马铃薯产业迎来重大利好,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获中央财政补助1.2亿
- • 枣庄柳琴戏《运河号子》荣获中国非遗曲艺周金奖,传承与创新共谱华章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子足球队再创辉煌,蝉联全省青少年联赛冠军
- • 村级卫生室智慧化升级,远程诊疗系统助力脱贫村全面覆盖
- • 台儿庄“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单场助农销售破千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台儿庄中秋拜月大典:汉服爱好者共赏运河明月,还原古礼传承文化
- • 滕州至青岛港海铁联运专列开通,企业物流成本降低35%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枣庄荣膺“全球文明对话示范城市”:历史名人成文化外交名片
- • 滕州土地托管面积突破80万亩,农户亩均增收600元,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滕州松枝鸟非遗工坊开直播,年销30万只成网红伴手礼
- • 市中区发放教育扶贫卡,助力1.2万名低收入家庭学生圆梦校园
- • “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下乡,电影、图书、义诊三进村,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高新区蝉联全省开发区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0%,再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