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下乡,电影、图书、义诊三进村,文化惠民暖人心

在广袤的农村大地,文化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个角落。近日,一场以“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为主体的文化惠民活动在各地农村火热展开,电影、图书、义诊三进村,为广大农民朋友带来了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
“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是近年来我国文化部门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将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农村,让农民朋友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此次“三进村”活动,更是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让文化惠民政策真正惠及每一个农民。
活动现场,一辆辆色彩鲜艳的流动文化大篷车驶入村庄,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观看。电影放映区,村民们早早地搬来板凳,围坐在大篷车旁,等待电影开始。随着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播放,村民们笑声连连,感受到了电影的魅力。
图书区,各类书籍琳琅满目,既有经典文学作品,也有实用农业技术书籍。村民们纷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或阅读、或借阅,享受着阅读的乐趣。一位村民激动地说:“以前想看书只能去镇上,现在家门口就能借到,真是太方便了!”
义诊区,医生们为村民们提供了免费的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村民们有序地排队等候,医生们耐心地为他们检查身体、解答疑问。一位患有高血压的村民在接受义诊后感慨地说:“感谢医生们的关爱,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下乡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民朋友们的文化生活,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村民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希望今后能多举办类似的活动。
据悉,此次“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下乡活动将持续一段时间,覆盖多个村庄。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文化大篷车将不断深入农村,为农民朋友们带来更多优质的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根。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正如“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下乡活动所展现的,我们要让文化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繁荣成果。
- • 台儿庄荣获“世界运河城市文化创新示范区”称号,江北地区再添文化新地标
- • 枣庄市设立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枣庄农村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年孵化直播带货达人超百名,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绿色建材产业园与中国建材集团签约,共筑零碳建筑示范项目
- • 枣庄携手淮海经济区文旅联盟,共筑跨省旅游新蓝图
- • 鲁班锁非遗工坊年产值破亿,创新“榫卯+”家具设计斩获德国红点奖,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校园安全升级:“数字哨兵”AI人脸识别系统助力89所学校实现全覆盖
- • 台儿庄涧头集镇新建10所幸福院,关爱空巢老人,免费三餐温暖人心
- •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创建通过终期验收,绿色出行引领城市发展新风尚
- • 山亭区徐庄镇民俗文化节启幕,踩高跷、舞龙狮热闹非凡
- • 滕州实施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计划,助力农户亩产增收35%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创新高,助力农民增收1.5亿元
- • 枣庄锂电产业链企业蓬勃发展,总数突破150家,营收同比增幅超90%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贡献就业新引擎
- • 《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引领行业新篇章
- • “山亭手造”扶贫车间投产:藤编、草编产品远销欧美,月薪3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再攀高峰,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0亿,中国马铃薯之乡再扩种植面积10万亩
- • “枣庄号”中欧班列加密至周双列,俄罗斯木材专线正式开通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助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古树引领文旅消费新热潮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正式启动,抢救整理革命年代珍贵音像
- • 滕州张汪板鸭非遗工坊投产,真空包装助力传统美食迈向全国市场
- • 全省首个“保税研发”试点在枣庄经开区成功落地,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高山移民社区配套产业园投用,1400户搬迁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 •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论坛在台儿庄成功举办,共筑运河城市协同发展新篇章
- • 市中区孟庄镇“智慧养老平台”上线,独居老人一键呼叫救助,守护夕阳红温暖如春
- • 枣庄数字产业招商大会成功举办,华为云、浪潮等巨头签约共建鲁南算力中心
- • 峄城石榴产业学院成立,定向培养深加工技术人才200名,助力石榴产业升级
- • “台儿庄国际摄影展聚焦运河遗产,百国摄影师作品亮相,共绘运河文化新篇章”
- • 枣庄首届汉服文化节盛大开幕,运河畔千年风华重现
- • 滕州柳琴戏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村级剧团巡演足迹遍布百场
- • 石榴深加工产业链扶贫助力,5000户果农入股合作社,年分红超3000万元
- • 枣庄黑山羊扶贫养殖计划助力1.2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 • 运河岸线非遗市集常态化运营,月均交易额突破百万元,成为文化消费新亮点
- • 枣庄健康扶贫工程助力3500名贫困患者免费救治,彰显民生关怀
- • 滕州试点“5G+VR党史课堂”:红色教育沉浸式体验引关注
- • 台儿庄运河全鱼宴申遗成功,12道古法烹鱼技艺揭秘
- • 滕州市美术馆盛大开展“当代水墨名家邀请展”,百幅佳作彰显文化底蕴
- • 枣庄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助力技术攻关项目加速推进
- • “山亭梅花山红叶音乐季盛大启幕,民谣摇滚唱响山谷,共赴音乐盛宴”
- • 台儿庄运河文旅产业带引资180亿,华侨城打造“数字运河光影秀”:传承历史,创新未来
- • 台儿庄古城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营收再创新高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园升级,年产值突破15亿元,助力5万农户增收致富
- • 大运河畔焕新颜:482户居民喜迁“修旧如旧”明清风格新居
- • 残疾人辅助器具免费适配行动启动:2000件智能假肢、助听器等物资发放,助力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
- • "榴枣归乡"工程评选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山亭徐庄镇‘共享教师’模式全省推广,助力破解乡村师资短缺难题”
- • 枣庄首条云巴线路规划公示:创新交通布局,助力老城区与高铁站无缝连接
- • 峄城峨山镇“快递进村”全覆盖,农产品出山提速3倍,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入选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滕州马铃薯:年产量超250万吨,领跑全国县域“薯业冠军”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省级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15万,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东湖公园焕新升级:智慧跑道与星空露营基地点亮城市绿心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助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突破10万人次
- • 枣庄“归雁计划”助力5000名青年返乡创业,共筑家乡发展新篇章
- • “山亭地瓜宴”美食评选揭晓:拔丝地瓜、地瓜粉皮荣登乡土风味TOP10
- • 长者食堂:关爱贫困老人,政府补贴三餐,温暖惠及5000名80岁以上老人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薛城樱花大道荣登全国最美街道榜单,游客量同比增长60%引热浪
- • 枣庄市首支“乡村振兴合伙人”团队签约,盘活闲置农田5000亩,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签约12个项目,全产业链产值目标200亿,迈向农业现代化新高峰
- • 台儿庄渔民“船棺水葬”引争议,生态殡葬方案获联合国环境署点赞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启用智能制造新生产线,年产能大幅提升40%
- • 冠世榴园旅游专线通车:七村联动,石榴飘香助力村民增收
- • 滕州扶贫大棚助力5000贫困户脱贫致富,租金务工双收益喜人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变身千亩荷塘,莲藕经济年产值破亿,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枣庄大学城规划获批:鲁南高等教育集聚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 • “山亭人家”区域品牌发布:20类农产品统一标准进军海外商超
- • 枣庄设立美食产业振兴基金,首批扶持200家小微餐饮企业迈向新篇章
- • 峄城扶贫家政培训助力3000人就业,就业率100%再创佳绩
- • “榴枣归乡”工程助力家乡发展,引进高层次人才800余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