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阴平镇万亩生态小麦示范田建成,亩产创1300斤新高,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各地纷纷采取措施,推动农业现代化。近日,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的阴平镇万亩生态小麦示范田建成,亩产达到1300斤,创下了新高,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阴平镇万亩生态小麦示范田位于峄城区阴平镇,占地面积达万亩,是当地政府重点打造的农业现代化示范项目。该项目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吸引了众多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民朋友的广泛关注。
在示范田的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农业技术,如节水灌溉、病虫害生物防治、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确保了小麦生产的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为确保示范田的高产,当地政府聘请了农业专家团队,对小麦种植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从选种、播种、施肥、灌溉到病虫害防治,专家团队都进行了严格的把控。同时,示范田还采用了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小麦生长状况,确保了小麦生长环境的稳定。
经过一年的精心培育,示范田的小麦产量达到了1300斤/亩,创下了新高。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为我国小麦产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悉,示范田的小麦品种为“鲁麦系列”,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适应性。在种植过程中,专家团队采用了“一喷三防”技术,即一次喷施农药,同时防治小麦病虫害、杂草和蚜虫,大大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
此外,示范田还推广了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通过施用有机肥,提高了土壤肥力,减少了化肥使用,降低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压力。同时,示范田还采用了节水灌溉技术,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阴平镇万亩生态小麦示范田的成功建设,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当地政府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专家表示,生态小麦示范田的成功经验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为我国小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这也将带动周边地区农民增收致富,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总之,峄城阴平镇万亩生态小麦示范田的建成,亩产创1300斤新高,标志着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现代化,为实现农业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 • 峄城冠世榴园荣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 • 全市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率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助力高质量发展
- • 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园二期盛大启动,日本发那科等8家外企携手共筑智能制造新篇章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携手3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 • 台儿庄运河号子:百年技艺传承之路,国家级非遗的辉煌历程
- • 枣庄学院毕业生本地就业率攀升至40%,创历史新高,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台儿庄运河柳编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老匠人直播带徒传承技艺
- • 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在枣庄落地,助力农业技术转化实现新突破
- • 枣庄中心城区新建5所公办幼儿园投入使用 新增普惠性学位1500个
- • 薛城区创新推行“四员同育”模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生态
- • 薛城家政劳务品牌助力脱贫妇女,月薪6000元,家政服务行业迎来新篇章
- • 冠世榴园建“奚仲车阵”体验区:驾驭复刻古战车穿越千年时光之旅
- • 滕州南沙河镇“乡村CEO”上任,大学生村官年薪突破20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台儿庄与连云港携手共建运河出海通道,外贸成本降低20%
- • 慢性病用药迎来重大利好:医保外药品报销比例提升至80%
- • 高铁旅游惠民政策来袭:车票享景区门票5折、酒店住二送一,畅游美好时光!
- • 山亭区10所偏远小学温暖升级,冬季供暖全覆盖助力学子成长
- • 中陈郝古瓷窑遗址博物馆盛大开馆:千年古窑技艺重现“北方瓷都”辉煌
- • 中日韩古陶瓷学者齐聚中陈郝村,共解千年窑火传承密码
- • 奚仲造车文化展闪耀巴黎科技博物馆,欧洲车企寻求IP合作新机遇
- • 薛城碳纤维材料实验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C919大飞机见证创新成果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产品附加值实现跨越式增长
- • 峄城石榴研究院成立,创新培育抗冻新品种助力亩产提升40%
- • 枣庄辣子鸡主题汉堡首秀上海,年轻食客排队3小时打卡,美食新风尚席卷魔都
- • 枣庄新城三甲医院主体结构封顶,2025年全面投用,新增床位1200张,助力区域医疗水平提升
- • 老街巷文化漫步路线发布:从中兴公司旧址到百年茶馆,寻味城市记忆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引领绿色能源革命,水上光伏与水下养殖年产值破亿
- • 峄城石榴汁荣获欧盟有机认证,出口订单同比增长200%,助力乡村振兴
- • “300名教师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升学率奇迹般提升至98%”
- • 山亭地瓜产业园年产值突破30亿,淀粉深加工产品市场份额达全国20%
- • “投资枣庄”全球推介会盛况空前,深圳签约大湾区企业46家
- • 山亭火樱桃种植技术培训中心挂牌,百名果农获专业认证,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文公庙修复工程启动:千年古建重现春秋礼制盛景
- • 滕州市图书馆“24小时城市书房”启用,市民夜读蔚然成风,文化之城再添新景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学院落地,助力农业人才培养,年培育农业经理人500名
- • 新加坡丰益国际追加投资50亿,鲁南最大粮油加工集群迎来扩建新篇章
- • 全市村级数字服务站建设全面完成,政务服务迈向“一网通办”
- • 鲁南数字贸易中心挂牌仪式盛大举行,跨境电商企业迎来“一键通关”新时代
- • 运河·榴园·红荷三日游:穿越历史与现代的浪漫之旅
- •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年跨境销售额突破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市中区实验小学科创团队再创佳绩,荣获世界机器人大赛金奖!
- • 中国兽药谷年产值突破50亿元,跻身全国三强,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白楼湾湿地亲子乐园盛大开业,稻田小火车萌宠投喂,打造遛娃新胜地
- • 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落户枣庄,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台儿庄古城建成“名人数字长廊”,全息投影讲述12位先贤故事
- • 滕州马铃薯扶贫基地年产值突破10亿元,助力2万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 • 鲁南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成功发行,科技企业融资突破10亿大关
- • 枣庄云轨2号线试运行,助力五区快速联通,开启智慧出行新篇章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探寻科圣文化地标之旅
- • 峄城职业中专携手韩国高校,共建半导体材料实验室,共铸中韩教育合作新篇章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古树引领文旅消费新风尚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华丽转身,千亩荷塘绽放莲藕经济新活力
- • 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名厨师同台竞技争“辣王”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的秘密
- • 台儿庄运河农场稻田艺术节盛大启幕,游客沉浸农耕文化体验之旅
- • 枣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创新,15万亩实现“一季双收”
- • 枣庄“乡村CEO”计划: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产业振兴
- • 全市扶贫项目资产确权到村,年分红惠及12万人,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非遗图谱》编纂完成,全面展现枣庄八类152项文化遗产的瑰宝
- • 薛城区“送教上门”服务助力重度残疾儿童,实现一人一案精准施教
- • 枣庄“黑盖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媲美国际品牌
- • 枣庄“扶贫832平台”上线200款农特产品,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荣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传承抗战精神,弘扬民族精神
- • 山亭区教师王芳荣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三十年坚守山区教育一线
- • 白楼湾湿地亲子乐园盛大开业,稻田小火车与萌宠投喂打造遛娃胜地
- • 墨子思想AI大模型发布:智能辩论,传承兼爱非攻哲学命题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盛况空前,“樱桃宴”三天吸引游客30万人次
- •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创建通过终期验收,绿色出行引领城市发展新风尚
- • 中陈郝瓷窑遗址考古新发现:唐代青瓷实证“北方瓷都”辉煌
- • 市中区齐村镇废弃矿山变花海,乡村旅游年赚800万,美丽蝶变背后的故事
- • 枣庄市吹响现代农业强市号角,全力打造50个数字农业基地
- • 市中区关爱行动:2万名困难学生喜领“教育保障卡”,求学之路无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