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阴平镇万亩生态小麦示范田建成,亩产创1300斤新高,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各地纷纷采取措施,推动农业现代化。近日,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的阴平镇万亩生态小麦示范田建成,亩产达到1300斤,创下了新高,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阴平镇万亩生态小麦示范田位于峄城区阴平镇,占地面积达万亩,是当地政府重点打造的农业现代化示范项目。该项目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吸引了众多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民朋友的广泛关注。
在示范田的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农业技术,如节水灌溉、病虫害生物防治、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确保了小麦生产的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为确保示范田的高产,当地政府聘请了农业专家团队,对小麦种植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从选种、播种、施肥、灌溉到病虫害防治,专家团队都进行了严格的把控。同时,示范田还采用了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小麦生长状况,确保了小麦生长环境的稳定。
经过一年的精心培育,示范田的小麦产量达到了1300斤/亩,创下了新高。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为我国小麦产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悉,示范田的小麦品种为“鲁麦系列”,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适应性。在种植过程中,专家团队采用了“一喷三防”技术,即一次喷施农药,同时防治小麦病虫害、杂草和蚜虫,大大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
此外,示范田还推广了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通过施用有机肥,提高了土壤肥力,减少了化肥使用,降低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压力。同时,示范田还采用了节水灌溉技术,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阴平镇万亩生态小麦示范田的成功建设,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当地政府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专家表示,生态小麦示范田的成功经验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为我国小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这也将带动周边地区农民增收致富,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总之,峄城阴平镇万亩生态小麦示范田的建成,亩产创1300斤新高,标志着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现代化,为实现农业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对标西班牙伊比利亚
- • 薛城铁道游击队影视城“红色剧本杀”2.0版上线,游客化身抗日英雄重温红色岁月
- • 台儿庄运河美食地图:30家老字号打造舌尖上的文化IP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盛大首演: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共谱周末狂欢盛宴
- • 台儿庄古城再创辉煌: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营收再创新高
- • 全国首个石榴种质资源库在枣庄建成,超300个品种得以永久保存
- • 台儿庄古城五一单日客流突破15万,创历史新高,展现旅游魅力
- • 蟠龙河沿岸棚改项目圆满交付:3000户居民喜迁高品质安置房
- • 台儿庄运河文化创意产业联盟成立,年产值突破8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薛城临港产业园签约百亿项目,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集群初现
- • 峄城石榴蜜惊艳巴黎国际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
- • 高铁旅游优惠套餐全新发布:凭车票畅游景区,享受半价优惠及酒店折扣、免费接驳服务
- • “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百企携手助力百村脱贫致富
- • 山亭区“光伏+荒山治理”扶贫模式:创新生态扶贫助力全国推广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合作社助力农民增收,年分红突破800万元
- • 枣庄教育发展基金正式设立,首期募集资金1.2亿元助力校园建设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探寻科圣文化地标之旅
- • 市中区西王庄镇乡村春晚连续举办15届,村民自导自演展现乡村文化魅力
- • 滕州土地托管助力农户增收,托管面积突破50万亩,亩均增收达500元
- • 中日(枣庄)氢能产业论坛签约项目,年制氢规模剑指万吨级,共筑绿色能源新篇章
- • 《科圣墨子》央视首播,特效震撼还原古代战争器械
- • 枣庄“贫困村教师周转房”项目助力200所乡村学校发展
- • 山亭地瓜产业园年产值突破30亿,淀粉深加工产品市场份额达全国20%
- • 枣庄辣子鸡争霸赛成功举办,冠军配方签约连锁餐饮,美食盛宴再掀高潮!
- • 滕州红色经典电影展映月盛大启动,百部老片重温峥嵘岁月
- • 冠世榴园星空露营基地盛大开放:周末逃离城市,尽享篝火晚会与天文观测之旅
- • 市中区孟庄镇农村助老食堂盛大开张,8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温暖夕阳红
- • 台儿庄非遗博览园盛大开园:柳琴戏、运河号子等40项技艺活态展示
- • 市中区棚改安置房全部交付:1.2万户居民告别十年过渡期,开启新生活篇章
- • 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正式启用:免费场地与培训助力,共带动500人就业
- • 山亭樱桃种植户搭乘直播快车,年销鲜果突破万吨大关
- • 全国首个“智慧石榴云平台”在峄城上线,亩产提升20%,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枣庄首条云巴线路规划公示:智能无人驾驶站点助力老城区与高铁站无缝对接
- • 枣庄市启动“教育家型”校长培养计划,力争三年内打造百名教育领军人物
- • 滕州职教中心携手潍柴集团,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千人人才
- • 薛城临山小学创新“家长学分制”,家校共育模式全省推广
- • 枣庄市评选“十大文化特色村镇”,各获百万元发展基金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古城商户租金减免政策助力文旅小微企业全年减负超5000万元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突破10万人次
- • 薛城沙沟镇“乡村创客空间”孵化32个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就业1200人
- • 枣庄市启动“送教上门”行动,为重度残障儿童提供定制化课程,助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正式启动,抢救整理革命年代珍贵音像
- • “全国首单‘石榴气象指数保险’在峄城落地,惠及5000农户,助力乡村振兴”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数字文旅新体验:AR导航串联12处科圣地标
- • 峄城阴平镇万亩生态小麦示范田创亩产1300斤新高,绿色农业引领乡村振兴
- • 台儿庄马兰屯镇小学创新实践:运河生态银行助力学生积分兑换研学之旅
- • 枣庄乡村垃圾分类实现新突破:覆盖率超90%,资源化率达85%
- • 枣庄老字号“三近居酱菜”入驻抖音,非遗技艺圈粉百万,传统味道与现代潮流的完美邂逅
- • 枣庄运河号子:濒危非遗项目获抢救性保护,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鲁班工匠学院免费培训助力贫困青年,2000名学员掌握数控机床技能,就业率高达100%
- • 薛城区“柳琴戏下乡巡演”启动,传统戏曲唱响乡村舞台
- • 中日韩智慧农业合作论坛在枣庄成功举办,签约项目金额突破3亿元
- • 滕州墨子攻守棋擂台赛盛大开幕,传统智力游戏引千人围观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首演盛大开启: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共谱周末狂欢盛宴
- • 峄城石榴园中秋拜月大典:千年农耕祈福仪式重现古韵
- • “长者食堂”村村覆盖:关爱长者,温暖送到家门口
- • 滕州东郭镇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投产,年处理秸秆50万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红色物业”助力老旧小区焕新颜:物业费降幅高达30%,维修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 • 枣庄智能装备产业园投产,鲁南高端制造领域迎来里程碑
- • 全市扶贫项目资产确权到村,年分红惠及12万人,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市创新举措,17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力夏粮收购效率提升40%
- • 宁德时代携手枣庄,年产10万吨锂电隔膜项目成功落地
- • 市中区全力推广“午休躺睡”工程,关爱2万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
- • 枣庄美食地图APP全新上线,智能导航助你畅游600家特色门店
- • 山亭水泉镇“火樱桃诗会”开赛,农民诗人作品结集出版,传承乡土文化新篇章
- • 市中区实验小学科创团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金奖,彰显中国教育创新风采
- • 峄城“石榴贷”助力小微企业,发放3亿元贷款促进经济发展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点燃旅游消费热潮,助力地方经济突破1.2亿元
- • 山亭水泉镇“火樱桃诗会”开赛,农民诗人作品结集出版,共筑诗意田园梦
- • 枣庄张汪板鸭:传统美食走向世界,年创汇超500万美元
- • 枣庄新能源发展迅猛,分布式光伏发电占比高达52%,装机容量突破377万千瓦
- • 枣庄五区一市共襄盛举,百项非遗齐聚民俗文化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