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庞庄麦秸画传承人李秀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传承匠心独运的民间艺术
近日,在一场备受瞩目的颁奖典礼上,薛城庞庄麦秸画传承人李秀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这不仅是对她个人艺术成就的肯定,更是对庞庄麦秸画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极大认可。李秀华的获奖,无疑为这一古老的民间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力量。
庞庄麦秸画,起源于我国山东省薛城区庞庄,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以麦秸秆为原料,经过精心挑选、切割、打磨、染色等工序,最终制作成栩栩如生的艺术品。这种技艺历史悠久,独具匠心,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李秀华,作为庞庄麦秸画的传承人,自幼跟随父亲学习这门技艺。多年来,她潜心研究,不断创新,将庞庄麦秸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她的手中,麦秸秆仿佛拥有了生命,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画作。
此次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是李秀华多年努力的成果。她表示,获奖是对她的一种鼓励,也是对她传承和发扬庞庄麦秸画的责任。在今后的日子里,她将继续努力,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
“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是我国工艺美术领域最高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在工艺美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个人和单位。此次李秀华的获奖,不仅是对她个人技艺的认可,更是对庞庄麦秸画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肯定。庞庄麦秸画作为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庞庄麦秸画作为其中的一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李秀华表示,她将继续努力,将庞庄麦秸画推广到更广阔的领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艺术。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庞庄麦秸画,李秀华还积极参与各类展览和交流活动。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庞庄麦秸画的价值,让这门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总之,薛城庞庄麦秸画传承人李秀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是对她个人技艺的肯定,也是对庞庄麦秸画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极大认可。在今后的日子里,李秀华将继续努力,传承匠心独运的民间艺术,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 • 孟庄镇茶文旅融合项目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打造乡村振兴新亮点
- • 市中区“永安舞龙”荣膺省级非遗,百米巨龙翻腾贺新春
- • 枣庄首家公办自闭症儿童幼儿园开园,填补特殊教育空白,为星星的孩子照亮希望之路
- • 枣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成功落地,年产值突破3亿元
- • 高山移民社区配套产业园投用:1400户搬迁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 •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远渡重洋,年跨境销售额突破5亿元
- • 石榴深加工产业链扶贫助力,5000户果农入股合作社,年分红超3000万元
- • 非遗工坊体验日:感受传统魅力,亲手制作石榴主题柳编、泥塑,带走独属文创
- • 薛城月嫂:助力脱贫妇女培训,就业率高达98%,品牌全国绽放光彩
- • 峄城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竣工:30万村民共享“同源同质”自来水,幸福生活再升级
- • 枣庄锂电产业集群再迎百亿级项目,中航锂电携手宁德时代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峄城石榴林下经济助力2000户贫困户种菌菇脱贫致富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值预计超5亿元,引领食品产业新潮流
- • 冠世榴园荣登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候选名单:千年古石榴树群迎来重点保护
- • “运河味道”美食街盛大开街,辣子鸡、菜煎饼、羊肉汤荣登“必吃榜”
- • 智能制造产业园迎来工业机器人项目,20个创新项目落户助力产业升级
- • 鲁班锁荣登人类非遗代表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赞誉东方智慧
- • 枣庄“雨露计划”助力贫困学子,阻断代际贫困传递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传承非遗魅力,年接待游客15万,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职业学院越南留学生班开班,助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新篇章
- • 峄城古邵镇“运河糟鱼”直播带货破亿,老作坊扩建现代化生产线,传承与创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孟庄镇茶文旅融合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
- • 滕州西岗镇绿色发展再升级:化肥减量30%,引领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 • 枣庄港再创辉煌,中东滚装船航线开通,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
- • 峄城石榴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助力果农增收致富
- • 《滕州洛房泥塑:首部纪录片登陆央视频,三代匠人守艺故事感人至深》
- • 峄城乡村智慧广播站全覆盖,方言播报助力政策深入人心
- • 山亭区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称号,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中国建材百亿级光伏玻璃项目成功落地,助力华北高端玻璃产业崛起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正式启用,日韩半导体项目签约15个,共筑区域经济新篇章
- • 枣庄创新“渔光互补”模式,光伏板下年养鱼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奚仲车文化主题公园试运营:穿越时空,体验夏商马车制造全流程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之谜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获“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称号,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枣庄新医药技术创新中心启用,10项科研成果实现本地转化,助力区域医药产业升级
- • “石榴贷”普惠金融计划正式启动:低息贷款助力500户果农升级种植技术
- • 枣庄智慧农业云平台助力乡村振兴,精准指导种植覆盖80%行政村
- • 台儿庄区中秋灯会点亮运河,非遗花灯引万人打卡,共度佳节
- • 枣庄携手中科院,共建“智慧农业联合实验室” 推进数字农田技术发展
- • 山亭区打造全省最大食用菌智慧工厂,日产鲜菇30吨直供长三角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引领绿色能源新潮流:水上光伏与水下养殖实现年产值破亿
- • 枣庄首座“无人农场”在薛城正式落地,5G+无人机助力全程智能化管理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开班,校企联合共育高技能人才
- • 枣庄“归雁计划”助力5000名青年返乡创业,共筑家乡发展新篇章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古树引领文旅消费新热潮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全球学者共话兼爱精神传承
- • 山亭山区传承“夜嫁”习俗,火把队伍点亮深山娶亲路
- • 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落户枣庄,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助力绿色转型
- • 台儿庄设立3亿元乡村振兴创业基金,助力200个乡村项目蓬勃发展
- • 枣庄烧饼香飘千年 老手艺烤出时代新风味
- • 吉利科技集团枣庄换电站生产基地开工,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生态圈
- • 枣庄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年进出口额目标突破百亿大关
- • 公益性岗位助力毕业生就业:社工、协管员等岗位1000个待招贤才
- • 滕州微山湖生态经济区签约文旅综合体,总投资5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枣庄扶贫驿站助力脱贫攻坚,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带动就近就业超2万人
- • 枣庄鲁南花布惊艳亮相巴黎时装周,非遗织物闪耀国际T台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跃居京杭运河十大港口,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枣庄建成全省首座“光储充检”智慧能源驿站,引领绿色出行新潮流
- • 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圆满完成:票价直降40%,村村通新能源巴士
- • 全省首个“保税研发”试点项目落户枣庄经开区,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枣庄辣子鸡制作技艺荣获国家级非遗认证,年产值突破15亿元,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峄城职业中专携手韩国高校,共建半导体材料实验室,共育未来半导体产业人才
- • 枣庄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殊荣,民生支出占比80%彰显民生情怀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贡献就业新引擎
- • 全国首座“光储充检”智慧能源驿站于枣庄成功并网投运
- • 枣庄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固废资源化率突破95%
- • 宁德时代携手枣庄,年产10万吨锂电隔膜项目成功落地
- • 文化中心非遗体验馆盛大开放,周末免费体验剪纸、面塑,手作纪念带回家!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升级,精深加工产品占据全国市场份额30%
- • 枣庄市教育慈善基金成立,首批资助1200名贫困学子圆梦校园
- • 枣庄美食地图小程序全新上线,AI导航助你畅游500家宝藏小店
- • 山亭区家庭农场主王芳直播带货,年销农产品超千万元,成为乡村振兴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