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发放教育扶贫卡 助力1.2万名低收入家庭学生圆梦未来
近日,市中区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向全区1.2万名低收入家庭学生发放了教育扶贫卡,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据了解,此次发放的教育扶贫卡包含了助学金、生活费等资助项目,旨在为低收入家庭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保障,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全面发展。
市中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扶贫工作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此次发放教育扶贫卡,是市中区深入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教育扶贫卡不仅能够解决低收入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还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该负责人说。
据悉,此次教育扶贫卡发放覆盖了市中区各中小学及幼儿园,涉及学生群体广泛。在发放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政策要求,确保每一名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到教育扶贫政策。
教育扶贫卡的发放,让许多家庭受益。王女士的孩子是市中区某中学的一名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在收到教育扶贫卡后,王女士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有了这笔资助,我们家的经济压力减轻了不少,孩子也能安心学习了。”
市中区教育扶贫卡的发放,不仅解决了低收入家庭学生的经济问题,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学校在发放教育扶贫卡的同时,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全面发展。
此外,市中区教育局还加大了对贫困学生的关爱力度,建立了完善的教育扶贫工作机制,定期对低收入家庭学生进行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教育扶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教育扶贫政策落到实处,让更多低收入家庭学生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市中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总之,市中区发放教育扶贫卡,覆盖1.2万名低收入家庭学生,是深入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不仅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市中区将继续关注贫困家庭学生的成长,助力他们圆梦未来。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启动,抢救整理300首抗战民歌,传承红色基因
- • 枣庄柳琴戏绽放校园,入选“国家非遗进校园”示范项目,百校开课助力传承
- • 枣庄市大力推广“生物防控+有机肥”模式,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增至200个
- • 薛城邹坞长面:千米面条悬挂晾晒,成白事必备,震撼游客眼球
- • 《枣庄非遗大观》出版,全面展示枣庄8大类152项文化遗产
- • 山亭长红枣采摘节盛大开幕:认养枣树,体验古法晒枣技艺,共赴丰收盛宴
- • 新加坡丰益国际粮油加工项目投产,年产值破百亿,鲁南最大粮仓崛起
- • 枣庄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2万骑手提供全方位保障
- • 山亭徐庄镇非遗工坊葫芦烙画年销千万,助力脱贫成效显著
- • 枣庄“萤火虫计划”:点亮残障儿童希望之光,300名孩子受益于送教上门服务
- • 涛沟桥大米品牌溢价助力脱贫:稻谷收购价高出市场30%,共筑乡村振兴梦
- • 全年新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22个,外资到账增35%:我国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 • 滕州智慧农业云仓启用,农产品冷链物流24小时直达京津冀,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临城实验中学全面推行“走班制”,学生自选课程比例达40%
- • “滕文公治国思想研讨会成功举办,发布《仁政实践与乡村振兴》研究报告”
- • 山亭区藤编扶贫合作社:藤编工艺助力扶贫,产品远销海外创汇千万美元
- • 滕州微山湖与杭州西湖缔结“姊妹湿地”,共办荷文化国际研讨会,传承荷韵文化
- • 枣庄新城CBD金融中心封顶:八家省级银行区域总部落户,助力城市金融发展新篇章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进军北上广商超,年销售额突破8亿元,引领美食新潮流
- • 山亭“零碳乡村”试点启动,光伏覆盖全村屋顶,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滕州扶贫助学基金助力1.1万学子圆梦未来,累计发放4500万元
- • 台儿庄运河柳编荣登非遗名录,老匠人直播带徒传承技艺
- •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上线,助力300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年跨境销售额突破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非遗图谱》编纂完成,全面展现枣庄八类152项文化遗产的瑰宝
- • 枣庄辣子鸡的炭火秘密,藏在20万亩石榴园里
- • 红色研学基地助力脱贫攻坚:培训200名脱贫户讲解员,月薪4000元
- • 滕州城乡融合示范区落地,20万农民华丽转身变“产业工人”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再创新高,获评全国示范县,综合利用率高达95%
- • 峄城石榴智慧种植系统上线,AI精准管理助力亩产提升30%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市中区“虚拟电厂”项目成功并网,年调峰能力达50万千瓦,助力能源结构优化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教育强基三年行动”,力促中小学学位新增3.2万个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惊艳联合国,非遗传承人荣膺全球手工艺大奖
- • 台儿庄运河湿地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建成,亩均收益突破万元大关
- • 残疾人辅助器具免费适配行动启动:2000件智能假肢、助听器等物资发放,助力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
- • 枣庄学院成立运河文化研究院,打造区域文化研究高地
- • 正威集团投资150亿,枣庄铜基新材料基地奠基仪式隆重举行
- • 滕州柳琴戏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村级剧团巡演足迹遍布百场
- • 枣庄数字产业招商大会盛大召开,华为云、浪潮等知名企业签约共建鲁南算力中心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跃居京杭运河十大港口
- • 老旧小区焕新颜,新能源车充电更便捷:加装充电桩项目助力城市绿色转型
- • 山亭非遗扶贫助力传承柳编技艺,年创收1200万元
- • 全国首单“招商履约保险”在枣庄落地,企业投产风险政府兜底,创新举措助力产业发展
- • 枣庄市全面实施“强基计划”,新建10所公办幼儿园助力破解“入园难”
- • 峄城匡衡中学“无边界课堂”开课,学生石榴园现场研学,体验农耕文化魅力
- • 枣庄黑山羊扶贫养殖计划助力8000户家庭增收,户均增收4000元
- • 枣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百个摊位月均收入破万
- • 峄城中医馆实现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超10万人次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开园祭:果农敬山神祈丰收,共庆丰收佳节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把脉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大运河畔焕新颜:482户居民喜迁“修旧如旧”明清风格新居
- • 峄城匡衡小学荣膺“全国书香校园”,《凿壁借光》课程获教育部推广
- • 滕州智慧物流港启用,农产品冷链24小时直达长三角,损耗率降低50%
- • 山亭伏里土陶烧鸡:窑火不熄,古法工艺点燃乡村旅游新火花
- • 滕州张汪板鸭非遗工坊投产,真空包装助力远销欧美华人市场
- • 市中区光伏发电覆盖率突破90%,年减碳量达15万吨,绿色能源助力可持续发展
- • “运河支队”后人慷慨捐赠百件抗战文物,助力地方红色档案馆藏丰富
- • 红色研学基地助力脱贫:脱贫户变身讲解员、后勤员,月薪3500元,开启新生活
- • 吉利科技集团枣庄换电站生产基地开工,助力新能源汽车生态圈构建
- • 台儿庄渔民传承“船棺水葬”习俗,生态殡葬模式获省级推广
- • 薛城废弃工厂焕新颜,涂鸦艺术季启动,工业废墟变身潮流地标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的秘密
- • 枣庄农民合作社蓬勃发展,助力20万农户年均增收万元
- • 台儿庄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力农业发展,助农增收超3000万元
- • 枣庄征地补偿标准更新,如何影响三类群体?
- • 枣庄学院新校区启用: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学科建设,开启教育新篇章
- • 滕州电商扶贫培训班助力300名贫困村主播带货超亿元
- • 台儿庄与浙江企业共建“飞地产业园”,助力长三角产业转移新篇章
- • 峄城石榴荣登国家农业品牌培育计划,年销售额再创新高突破30亿元
- • 峄城峨山镇“快递进村”全覆盖,农产品出山提速3倍,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山亭徐庄镇‘共享教师’模式全省推广,助力破解乡村师资短缺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