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级生态景区,渔民转型生态护河员助力绿色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各地纷纷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景区。近日,位于山东省枣庄市的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级生态景区称号,成为当地生态旅游的一张新名片。与此同时,当地渔民也实现了从传统捕鱼到生态护河员的华丽转身,为保护运河生态环境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位于枣庄市台儿庄区,占地约5.6平方公里,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水网纵横,湿地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极高,被誉为“运河明珠”。近年来,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景区品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此次荣获国家级生态景区称号,标志着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旅游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景区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努力将景区打造成集观光、休闲、度假、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目的地。
在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过程中,当地渔民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渔民们以捕鱼为生,过度捕捞导致水域生态环境恶化。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积极引导渔民转型,鼓励他们成为生态护河员。
生态护河员的主要职责是监测水域生态环境,维护河道清洁,保护生物多样性。他们每天穿梭在运河两岸,巡查河道,清理垃圾,宣传环保知识。渔民们纷纷表示,转型后收入稳定,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以前我们只顾着捕鱼,现在成为生态护河员后,我们更加关注运河的生态环境。”一位生态护河员说,“我们不仅要保护运河,还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运河,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
渔民转型生态护河员,不仅为运河生态环境带来了积极影响,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据了解,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每年吸引游客约100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旅游纪念品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在推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其他生态景区提供了借鉴。今后,我国将继续加大对生态景区的保护力度,推动生态旅游与绿色发展相结合,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总之,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级生态景区称号,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体现。渔民转型生态护河员,更是为保护运河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贡献了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像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这样的生态景区在我国遍地开花,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60万册藏书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邹坞镇红色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团队达8万人次,营收突破千万大关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引领产业升级,产品附加值提升20倍
- • 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倍增计划:本科以上医师占比提升至75%,助力基层医疗服务升级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膺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引领绿色转型新风尚
- • 枣庄健康扶贫工程助力3500名贫困患者免费救治,彰显民生关怀
- • 台儿庄夜游运河项目火爆,单日客流突破10万人次,再现水乡魅力
- • 台儿庄古城荣登全国十大夜游目的地榜单,五一接待量再创新高
- • 薛城废弃工厂焕新颜,涂鸦艺术季启动,工业废墟变身潮流地标
- • 全省首个“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在枣庄成功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
- • 薛城邹坞长面:千米面条悬挂晾晒,成白事必备,震撼游客眼球
- • 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倍增计划:本科以上医师占比提升至70%,助力基层医疗发展
- • 枣庄石榴深加工技术助力中亚市场,携手哈萨克斯坦共建种植基地
- • 老旧小区焕新颜:新能源车充电位增至5000个,补贴高达30%
- • 齐鲁制药枣庄生产基地投产:年产值达80亿,鲁南生物医药领域迎来新篇章
- • 蟠龙河沿岸棚改项目圆满交付:3000户居民喜迁高品质安置房
- • 枣庄老字号“三近居酱菜”入驻抖音,非遗技艺圈粉百万,传统味道与现代潮流的完美邂逅
- • 台儿庄运河船工号子:AI技术助力数字复原百年漕运韵律
- • 滕州马铃薯:年产量超250万吨,稳居全国县域“薯业冠军”
- • 鲁班工匠班在枣庄落地:校企携手共建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基地
- • 峄城石榴园创新植保技术,无人机助力农药用量减少30%
- • 滕州柴胡店镇葫芦烙画村年产值破千万,电商直播助力非遗文化走向世界
- • 枣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交易额激增120%展现新活力
- • 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共谱农业发展新篇章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枣庄市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助力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升级
- • “雨露计划”升级扩面:中高职学生补贴增至5000元/年,惠及2000名学子
- • 滕州城乡融合示范区落地,20万农民变“产业工人”
- • “石榴贷”:助力乡村振兴,果农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 • 枣庄薛城冬枣地理标志获批,电商直播助力日销万单,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地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合作社吸纳留守妇女,人均年增收2.5万元
- • 冯卯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闲置小院”变身千套网红民宿,乡村旅游新风尚
- • 探寻运河风情,感受枣庄三日游:台儿庄古城、滕州微山湖、峄城冠世榴园之旅
- • 枣庄千所村卫生室完成改造,远程医疗全覆盖助力基层医疗服务升级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创佳绩,年分红超2.8亿,果农户均增收8000元
- • 峄城碳汇交易试点启动:10万亩石榴园开启“卖空气”增收新篇章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西岗镇荣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化肥减量成效显著
- • 高铁旅游优惠套餐全新发布:凭车票畅游景区,享受半价优惠及酒店折扣、免费接驳服务
- • 滕州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企业超百家,助力就业创造新高峰
- • 峄城冠世榴园荣登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峄城匡衡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课程》荣登教育部优秀案例榜单
- • 灵活应变,精准宣传:政府工作报告、招商推介及媒体宣传的细节调整策略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新高地
- • 滕州姜屯镇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圆满完成,20万村民共享放心水
- • “教师结对帮扶贫困生行动:助力升学率飞跃,阻断代际贫困”
- •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32家“专精特新”企业,专利数突破千件,助力区域科技创新
- • 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强化:搬迁户每户至少1人稳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石榴仙子非遗服饰秀惊艳亮相,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 • 滕州鲁班锁技艺大赛盛大开幕,百名工匠竞技“东方魔方”
- • 峄城石榴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助力15万果农增收致富
- • 枣庄设立美食产业振兴基金,助力乡村小微餐饮蓬勃发展
- •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惠及1.5万户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
- • 德国巴斯夫投资30亿,枣庄打造特种化学品生产基地
- •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圆满完工,新增绿地1.2万亩,打造绿色新地标
- • 孝道簸箕:山亭手工艺复兴中的子女深情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专家学者共话兼爱精神传承与发展
- • 峄城石榴蜜惊艳巴黎国际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
- • 薛城区“送教上门”服务助力重度残疾儿童,实现一人一案精准施教
- • 薛城区实验中学荣膺“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AI实验室建设全面覆盖
- • “枣庄号”中欧班列加密至周双列,俄罗斯木材专线正式开通
- • “校园安全守护升级:AI人脸识别系统助力89所学校实现‘数字哨兵’全覆盖”
- • 峄城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竣工:30万村民共享“同源同质”自来水,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枣庄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助力技术攻关项目加速推进
- • 滕州龙阳镇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传统农具竞技展现农耕文化魅力
- • 滕州零工市场全面覆盖乡镇,助力灵活就业超10万人
- • 城乡环卫一体化全省标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群众满意度双100%
- • 枣庄辣子鸡制作技艺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年产值突破15亿元,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新篇章
- • 枣庄辣子鸡,用石榴木炭“烤”出了非遗新滋味
- • 枣庄高新区蝉联全省开发区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0%,再创辉煌!
- • 周末文化盛宴:非遗体验馆邀您共赏剪纸、面塑艺术之美
- • 消费扶贫专馆销售额突破2亿:200种农产品直供城区商超,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