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烧饼香飘千年 老手艺烤出时代新风味
2025年6月17日凌晨三点,枣庄市市中区青檀路的"老周烧饼铺"已飘出麦香。68岁的周传福师傅正在揉制当天第三批面团,这些用微山湖小麦粉制成的面团需要经过"三揉三醒"的特殊工艺。"面要醒足时辰,炉要烧枣木炭",周师傅边说边将面剂子擀成圆饼,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土炉里跳动的火苗映照着墙上的老照片——那是1982年他父亲在国营食堂烤烧饼的场景,如今这个蜂窝煤炉已被环保电炉替代,但炉温依旧保持在280度的祖传标准。
清晨六点,第一炉烧饼带着焦香出炉。周师傅的儿子周伟正在给烧饼刷第二遍芝麻酱,这是让烧饼形成"千层酥"的关键步骤。"现在每天要烤600多个,最远的订单发到上海",他指着手机上的订单系统说。排队的老顾客李建军熟练地将刚出炉的烧饼对折,露出里面蜂窝状的层次:"我父亲当年在煤矿下井,就靠这烧饼补充体力"。
在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工作人员正在调试烧饼制作的全息投影。文旅局非遗科科长张敏翻开泛黄的《峄县饮食志》,指着民国时期的记载:"当时峄县城有烧饼铺47家,矿工们用烧饼就羊肉汤,称为'鲁南双绝'"。最新统计显示,全市现有传统烧饼作坊213家,年产值超1.8亿元。今年实施的《枣庄传统面食标准》,首次对芝麻酱配比、烤制时长等作出规范。
上午十点,台儿庄古城内的"烧饼研学工坊"迎来游客体验团。孩子们在师傅指导下,用仿古陶炉烤制迷你烧饼。工坊陈列区展出的三十多件工具中,最珍贵的是根据出土文物复制的汉代烤炉,证明当地面食烘烤技艺已有两千年历史。食品研发室里,工程师们正在测试新型保鲜包装,"既保留刚出炉的酥脆,又能让外地顾客品尝到原味"。
傍晚的铁道游击队纪念广场前,"非遗烧饼"餐车前排起长队。第四代传承人周小艺创新的"烧饼三味"套餐备受青睐:原味、麻辣和红糖三种口味用环保纸盒分装。不远处的文创店里,"会说话的烧饼"智能玩偶正用方言讲述烧饼故事,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
从煤矿工人的"能量块"到城市的文化使者,枣庄烧饼正用传承千年的炉火,烘烤着属于新时代的鲁南味道。
- • 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上线,欠薪案件同比下降85%,追回工资超千万
- • 峄城匡衡小学荣膺“全国书香校园”,《凿壁借光》课程获教育部推广
- • 峄城石榴蜜进军跨境电商,欧美订单激增300%,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古邵镇稻田艺术节盛大开幕,巨型稻田画献礼丰收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助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 • 墨子思想AI大模型发布:智能辩论,传承兼爱非攻哲学命题
- • 枣庄综保区再创辉煌:跻身全国十强,跨境电商年交易额突破200亿
- • 枣庄市启动运河古镇保护计划,全面修复10处明清时期古码头
- • 运河·榴园·红荷三日游:探寻台儿庄古城、峄城冠世榴园、滕州微山湖的绝美风光
- • 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区揭牌,国电投投资50亿建绿氢制备基地,绿色能源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枣庄至临沂城际铁路获批,鲁南都市圈融合加速,区域发展再掀热潮
- • 枣庄教育迈向新纪元:“十四五”规划助力筹建枣庄工程应用技术大学
- • 枣庄老字号“三近居酱菜”入驻抖音,非遗技艺圈粉百万,传统味道与现代潮流的完美邂逅
- • 扶贫公益岗助力脱贫攻坚:护林员、保洁员岗位吸纳1500名弱劳力
- • 运河-榴园-微山湖文旅专线开通:一票畅游三区,年客流量预计超500万
- • 农村供水管网升级完成:30万村民共享“同城同质”自来水,幸福生活再升级
- • 山亭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正式上线,年流转土地超3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教育发展基金正式设立,首期募集资金1.2亿元助力校园建设
- • 全市农村户厕改造完成率100%,获评省级示范市,我市乡村振兴再添新亮点
- • 消费扶贫专馆销售额突破2亿:200种农产品直供城区商超,助力乡村振兴
- • 鲁化己内酰胺项目获25万吨省级原料煤储备指标支持 助力产业链升级
- • 墨子故里再掀“兼爱”热:滕州举办全球墨子文化论坛,20国学者共议和平理念
- • 峄城阴平社火:数字化保护与VR技术再现百年踩街盛况
- • 鲁班工匠学院落户枣庄:培育智能建造与传统技艺复合人才,助力产业升级
- • 峄城石榴园创新植保技术,无人机助力农药用量减少30%
- • 山亭区“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投产,助力农产品增值10倍
- • 枣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百个摊位月均收入破万
- •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论坛在台儿庄成功举办,共筑运河城市协同发展新篇章
- • 全市农村户厕改造完成率100%,荣膺省级示范市称号
- • 峄城石榴陪嫁习俗复兴:新娘携99盆石榴盆景出嫁祈多子
- • 古运河文化带修复工程竣工:明清码头复建,漕运主题游船启航,再现千年运河繁华
- • “一区四园”新格局助力开发区GDP增长28%,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
- • 慢性病用药专项补贴政策升级:医保外药品报销比例提升至80%
- •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盛大开园,德国精密机床等12个外资项目成功入驻
- • 枣庄红色旅游热度攀升:铁道游击队纪念馆迎来客流高峰
- • 峄城坛山街道“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普法短视频团队助力村村普及法律知识
- • 台儿庄运河码头“挎包火烧”重现,日销3000个引游客打卡
- • 峄城石榴产业升级,深加工产值突破80亿,石榴汁、石榴酒出口量领跑全国
- • 山亭火樱桃冰淇淋席卷罗森便利店,首发一日售罄10万支,火爆程度令人惊叹!
- • 大运河沿线危房改造竣工:482户居民喜迁明清风格新居,历史风貌得以传承
- • 市中区棚改安置房全部交付:1.2万户居民告别十年过渡期,开启新生活篇章
- • 台儿庄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农增收超3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藤编”:助力扶贫,藤编产品走出国门,月薪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再攀高峰,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0亿,中国马铃薯之乡再扩种植面积10万亩
- • 峄城石榴林碳汇交易首单签约,农户增收超千万元,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区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称号,鲁南地区再添教育新亮点
- • 峄城石榴荣登国家农业品牌培育计划,年销售额再创新高突破30亿元
- • 市中新政务服务中心启用,开启“一窗通办”新时代
- • 枣庄实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红色基因厚植校园教学沃土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进军北上广商超,年销售额突破8亿元,引领美食新风尚
- • 枣庄“萤火虫计划”:照亮残障儿童求学之路,300名孩子享受送教上门服务
- • “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挂牌:免费为6万名学生建立视力档案,守护青少年光明未来”
- • “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脱贫人口住院自付比例降至5%以下,助力全面小康
- • 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荣膺全省标杆项目,绿色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 • 枣庄高新区再创佳绩,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环保科技企业引进成果丰硕
- • 山亭区徐庄镇民俗文化节盛大启幕,踩高跷、舞龙狮热闹非凡
- • 高铁旅游专线开通:畅游微山湖、莲青山、墨子纪念馆,体验无缝衔接之旅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新高地
- • 枣庄职业学院越南留学生班开班,助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新篇章
- • “全省首创!‘拿地即开工’极简审批,项目落地周期压缩至30天”
- • “山亭村村通快递工程全覆盖,农产品出村时效提升4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博物馆新展上线:青铜器馆藏揭秘古薛国文明
- • 峄城石榴胶原蛋白饮走红网络,小红书笔记超10万篇,揭秘其火爆背后的秘密!
- • 台儿庄古城五一单日客流破15万,创历史新高,展现旅游魅力
- • 孟庄镇茶文旅融合项目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打造乡村振兴新亮点
- • 薛城常庄街道“数字乡村平台”正式上线,村民政务办理便捷高效
- • 峄城阴平毛笔:非遗传承与创新,年产百万支助力书法界繁荣
- • 枣庄新格林现代农业园建成亚洲最大半封闭玻璃温室,引领农业科技新潮流
- • 枣庄发起“萤火虫计划”,照亮残障儿童求学之路
- • 鲁班工匠学院免费培训助力贫困青年,2000名学子掌握数控机床技能,就业率高达100%
- • 薛城精密齿轮制造企业突破技术难关,纳米涂层技术让齿轮寿命延长3倍
- • 中国建材集团投资50亿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助力实现碳减排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