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数字乡村大脑”上线,全面覆盖500个行政村,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近日,枣庄市在全市范围内正式上线了“数字乡村大脑”项目,这一举措标志着枣庄市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悉,该项目已全面覆盖枣庄市500个行政村,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数字乡村大脑”项目是枣庄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旨在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乡村治理、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方面提供智能化、精准化的支持。该项目以500个行政村为基本单元,通过搭建一个集数据采集、分析、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村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据了解,枣庄“数字乡村大脑”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大功能:
1. 农村治理智能化:通过整合乡村资源、环境、人口等数据,实现乡村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例如,通过实时监测乡村环境质量,为村民提供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通过分析人口流动情况,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 产业发展精准化:依托大数据分析,为农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指导。例如,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优势,为村民提供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技术指导,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 民生服务便捷化:通过“数字乡村大脑”平台,为村民提供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服务。例如,村民可通过平台预约挂号、查询政策信息、办理各类手续,实现一站式服务。
4. 文化传承创新化:利用数字技术,挖掘、保护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例如,通过数字化手段,将乡村民俗、民间艺术等资源进行整理、展示,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乡村文化。
枣庄“数字乡村大脑”项目的上线,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许多村民表示,通过这个平台,他们可以更加便捷地了解政策、办理业务,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该项目也为政府部门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据悉,枣庄市将继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数字乡村大脑”项目,力争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乡村治理、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未来,枣庄市将充分发挥“数字乡村大脑”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更大成效。
总之,枣庄“数字乡村大脑”项目的上线,标志着枣庄市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在新时代背景下,枣庄市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成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数字乡村大脑”的助力下,枣庄市的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 • 台儿庄张山子镇创新“光伏+农业”模式,亩均收益突破3万元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升级,精深加工产品占据全国市场份额30%
- • 滕州马铃薯博士工作站成立,攻克连作障碍技术难题,助力农业发展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讲解、一键预约,旅游体验全面升级
- • 运河味道美食街盛大开街,辣子鸡、菜煎饼、羊肉汤荣登“必吃榜”
- • 台儿庄古城五一单日客流突破15万,创历史新高,展现旅游魅力
- • 光伏收益助力教育扶贫:资助800名脱贫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 • 枣庄云轨2号线试运行,开启五区快速联通新时代
- • 运河岸线非遗市集常态化运营,月均交易额突破百万元,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枣庄“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助农销售超千万元,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学院毕业生本地就业率再创新高,40%毕业生选择留在本地发展
- • 枣庄辣子鸡的炭火秘密,藏在20万亩石榴园里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荣登京杭运河十大港口之列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亮相
- • 枣庄张汪板鸭:传统美食走向世界,年创汇超500万美元
- • 探寻“石榴红了”主题游:漫步石榴酒庄,领略石榴盆景艺术之美
- • 古运河文化带修复工程竣工:明清码头复建,漕运主题游船启航,再现千年运河繁华
- • 东湖公园灯光艺术节:3000架无人机表演刷新武汉城市夜景
- • 枣庄新材料产业迎来新篇章:“强链补链”签约项目18个,碳纤维项目填补省内空白
- • 台儿庄非遗博览园盛大开街:40项技艺活态展演,游客可亲身体验柳琴戏表演
- • 《荀子劝学主题实景剧首演:台儿庄古城打造移动式国学剧场,传承经典文化新风尚》
- • 滕州“松枝鸟”非遗工坊开直播,年销30万只成网红伴手礼
- • 东湖公园焕新升级,城市绿心改造完成,智慧健身步道与水上运动中心亮相
- • 枣庄市首支“乡村振兴合伙人”团队签约,盘活闲置农田5000亩,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正式启用,签约日韩半导体项目15个,共筑区域经济新篇章
- • 山亭长红枣荣膺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180%
- • 北辛文化遗址数字化复原项目启动:AR技术重现7000年前史前聚落生活场景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再创佳绩,入选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
- • 枣庄老字号“三近居酱菜”入驻抖音,非遗技艺圈粉百万,传承美味新篇章
- • “共享护士”上门服务试点:手机预约输液、换药,为卧床患者带来便捷与关怀
- • 枣庄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助力中小学教师减负增效
- • 高铁旅游优惠套餐全新发布:凭车票畅游景区半价、酒店折扣、免费接驳
- • 薛城奚仲造车元素融入婚车设计,木轮婚车巡游成潮流
- • 滕州汉画像石馆数字AR导览上线,开启穿越汉代触摸历史的奇幻之旅
- • 枣庄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圆满完成,新增林地15万亩,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 • 枣庄创新推广“渔光互补”模式,光伏板下年养鱼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扶贫车间+居家就业”模式助力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水泉镇“火樱桃诗会”开赛,农民诗人作品结集出版,传承乡土文化新篇章
- • “15分钟医保服务圈”全面建成:41项业务家门口轻松办理,日均服务达800人次
- • 滕州携手中科院研发马铃薯芯片,种业技术全球领先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节盛大启幕,VR技术带你穿越时空体验“中国古代第一车”
- • 薛城舜耕中学荣获“全国智慧校园示范校”称号,AI课堂全面覆盖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华丽变身,千亩荷塘莲藕经济年产值破亿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60万册藏书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单“石榴气象指数保险”在峄城落地,惠及5000农户
- • “长者食堂”:关爱贫困老人,温暖传递每一餐
- • 枣庄再创辉煌:入选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喜获中央财政补助3亿元
- • 台儿庄运河木板年画数字化焕新,AI助力复原失传36道印染技法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黑盖猪”生态养殖基地挂牌,高端猪肉直供长三角市场
- • 枣庄不动产登记迈入“智能秒批”时代,办理时效提速80%
- • 峄县古枣品牌振兴:百年枣树保护开发,订单农业助力农民增收
- • 枣庄学院成立运河文化研究院,打造区域文化研究高地
- • 台儿庄渔民传承“船棺水葬”习俗,生态殡葬模式获省级推广
- • 台儿庄古城中学携手曲阜师大,共同打造儒家文化传承中心
- • 枣庄市创新举措,推行“入学一件事”掌上办,实现义务教育零跑腿报名
- • 台儿庄张山子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启用,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龙阳绿萝卜节盛大开幕,签约农产品订单突破5亿元大关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教育强基三年行动”,力促中小学学位新增3.2万个
- • 《鲁班密码》数字藏品发售,3D榫卯盲盒一秒售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 • 青合文化传媒引领直播电商新潮流,本土农特产品全网热销
- •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开园:沉浸式实景剧《血战台儿庄》震撼首演,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 • 滕州职教中心携手潍柴集团,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千人人才
- • 滕州鲁班工匠文化节:木艺DIY、古建模型展,打造亲子研学新体验
- • 滕州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企业超百家,助力就业创造新高峰
- • 枣庄“归雁计划”:助力5000名青年返乡创业,共筑家乡美好未来
- • 鲁班工匠学院免费培训助力贫困青年,2000名学子掌握数控机床技能,就业率高达100%
- • 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园二期盛大启动,日本发那科等8家外企联合投资助力我国制造业升级
- • 山亭冯卯镇乡村美术馆盛大开馆,农民艺术家展根雕奇石,共绘乡村文化新篇章
- • 台儿庄运河码头“挎包火烧”重现,日销3000个引游客打卡
- • 千年窑火焕新生——山亭伏里土陶生肖陶塑展盛大开展
- • 微山湖渔民转产电商创业,678户脱贫户年销售额超80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