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光伏扶贫电站助力乡村振兴,覆盖412个村,累计发电收益突破3亿元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光伏扶贫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扶贫方式,在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枣庄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光伏扶贫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枣庄光伏扶贫电站已覆盖412个村,累计发电收益突破3亿元,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枣庄市地处山东省南部,光照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光伏产业的良好条件。为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枣庄市将光伏扶贫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光伏扶贫电站建设。自2016年起,枣庄市累计投入资金数十亿元,建设了一批光伏扶贫电站。
据了解,枣庄光伏扶贫电站采用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结合的方式,覆盖了全市412个贫困村。这些电站以农村集体土地、屋顶、荒山等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了农村闲置土地和屋顶资源,实现了光伏发电与农业、农村环境的有机结合。
光伏扶贫电站的建设,不仅为贫困村带来了稳定的经济收入,还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电站建成后,村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参与电站建设、电站运维等方式增加收入。据统计,枣庄光伏扶贫电站累计带动村民增收超过3亿元,为当地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光伏扶贫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枣庄市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通过引进先进的光伏发电技术,提高电站发电效率;同时,加强光伏产业人才培养,为光伏扶贫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此外,枣庄市还积极探索光伏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将光伏扶贫电站与乡村旅游、农业产业相结合,打造了一批光伏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这不仅丰富了村民的增收渠道,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面对未来,枣庄市将继续加大光伏扶贫力度,扩大光伏扶贫电站覆盖范围,提高电站发电效率,确保光伏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同时,枣庄市还将积极探索光伏扶贫与其他扶贫方式的结合,形成多元化的扶贫体系,助力更多贫困村脱贫致富。
总之,枣庄光伏扶贫电站的快速发展,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今后的工作中,枣庄市将继续发挥光伏扶贫的优势,助力更多贫困村实现脱贫致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 • 枣庄农村电商交易额突破80亿元,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规划容纳3万师生,助力地方教育发展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跃居京杭运河十大港口,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市中区孟庄镇农村助老食堂盛大开张,8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温暖夕阳红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创新高,助力农民增收1.5亿元
- • 微山湖渔家乐体验指南:住船屋、捕湖鱼、听渔民号子,感受水乡风情
- • 匡衡图书馆24小时开放,数字古籍激活经典阅读热潮
- • 台儿庄张山子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启用,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运河号子:百年技艺传承之路,国家级非遗的辉煌历程
- • 枣庄首届国际辣子鸡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同台挑战“辣度之王”
- • “高山移民搬迁工程圆满收官:1400户村民喜迁新居,配套就业培训助力生活新篇章”
- • 薛城工业记忆数字档案馆上线,扫码回溯百年煤矿史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供应量占据全国市场30%
- • 枣庄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3天,创十年最佳佳绩
- • 枣庄微山湖全鱼宴荣登央视,湖鲜经济年产值突破6亿大关
- •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携手俄罗斯高校,共建国际合作实验班,共育国际化人才
- • 滕州鲁班文化节签约20个项目,非遗IP授权金额突破3亿元,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 • 薛城邹坞面塑进校园,小学生巧手捏出百种《论语》人物
- • 枣庄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成立,中科院百项专利优先本地转化,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枣庄高校再创辉煌:首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成为乡村旅游新亮点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进军北上广商超,年销售额突破8亿元,引领美食新风尚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焕新升级,AR互动体验区助力红色教育新活力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启用,日韩半导体材料项目签约15个,共谋区域半导体产业新篇章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华丽转身,千亩荷塘绽放莲藕经济亿元产值
- • 长三角新能源企业组团落户枣庄,储能电池产业集群年产值剑指500亿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一场音乐盛宴,助力旅游消费突破1.2亿元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48小时全国直达,开启农业物流新篇章
- • 台儿庄与浙江企业共建“飞地产业园”,助力长三角产业转移新格局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助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 • 薛城区创新“送教上门”服务,为重度残疾儿童铺就希望之路
- • 峄城“石榴嫁妆”习俗复兴:新娘陪嫁石榴盆景寓意多子多福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值预计超5亿元,引领鲁南美食产业新潮流
- • 山亭生态经济试验区获批,林果碳汇交易额破亿元,绿色经济再创佳绩
- • 台儿庄古城新添“名人数字长廊”,全息投影再现12位先贤传奇故事
- • 枣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年交易额激增120%
- •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与海尔集团携手共建智能家居实训基地,共育行业精英
- • 台儿庄古城运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重现漕运繁忙景象
- • 枣庄外国语学校引进IB国际课程,引领鲁南教育国际化新篇章
- • 枣庄废弃矿山变绿洲,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展现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滕州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5万亩,亩产增收35%,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艺术绽放国际舞台,年出口作品突破万幅
- • 市中区“永安舞龙”荣膺省级非遗,百米巨龙翻腾贺新春
- • 新加坡丰益国际追加投资50亿,鲁南最大粮油加工集群迎来扩建新篇章
- • 中科院微电子所枣庄分所签约仪式圆满落幕,助力孵化半导体企业15家
- • 台儿庄“夜游运河美食专线”火爆来袭,单月营收突破1200万元!
- • 枣庄农村公路“户户通”工程圆满完成,硬化路覆盖率实现100%
- • 峄城阴平镇富硒食品产业园签约仪式圆满成功,10家龙头企业共谋发展新篇章
- • 百名“少年鲁班”选拔启动,获奖者将直通国家级技能大赛,培养未来工匠人才
- • 峄城古邵镇“运河糟鱼”直播带货破亿,老作坊扩建现代化生产线,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台儿庄湿地生态扶贫区:旅游与养殖双产业助力50个村脱贫致富
- • 市中区“百年中兴文化园”盛大开园,工业遗址华丽变身文创街区
- • 枣庄市启动“送教上门”行动,为重度残障儿童提供定制化课程,助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 • 滕州马铃薯:年产量超250万吨,领跑全国县域“薯业冠军”
- • 山亭非遗扶贫助力传承柳编技艺,年创收1200万元
- • 滕州设施农业示范区荣获国家级验收,年产值突破18亿元
- • 枣庄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取得显著成效,非营利性学校占比高达85%
- • 枣庄鲁南黑山羊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年出栏量突破50万头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膺“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弘扬传统文化再创辉煌
- • 枣庄中小学开启运河文化之旅:万名学生参与非遗研学活动
- • 峄城阴平石泉皮影:非遗文化与现代旅游的完美融合,日均客流过千
- • 枣庄首家公办自闭症儿童幼儿园开园,填补特殊教育空白,为星星的孩子照亮希望之路
- • 奚仲车文化主题公园试运营:穿越时空,体验夏商马车制造全流程
- • 鲁班锁荣登人类非遗代表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赞誉东方智慧
- • 台儿庄运河全鱼宴申遗成功,12道古法烹鱼技艺揭秘
- • 二手车出口市场再创新高,突破1.69亿元,出口量达812辆
- • 全国首条石榴光合色素提取线投产:打破日韩垄断,年产值超5亿
- • 峄城南石驴肉非遗技艺惊艳央视,年产值突破2亿元
- • 杨峪体育公园攀岩基地盛大开放:华东最大自然岩壁,专业教练随行指导
- • 枣庄首届汉服文化节盛大开幕,运河畔千年风华重现
- • 枣庄“互联网+扶贫监督”平台上线,全面覆盖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攻坚
- • 墨子湖全民健身中心盛大开放,50个运动场馆免费预约,为30万市民带来健康生活新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