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光伏扶贫电站助力乡村振兴,覆盖412个村,累计发电收益突破3亿元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光伏扶贫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扶贫方式,在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枣庄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光伏扶贫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枣庄光伏扶贫电站已覆盖412个村,累计发电收益突破3亿元,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枣庄市地处山东省南部,光照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光伏产业的良好条件。为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枣庄市将光伏扶贫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光伏扶贫电站建设。自2016年起,枣庄市累计投入资金数十亿元,建设了一批光伏扶贫电站。
据了解,枣庄光伏扶贫电站采用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结合的方式,覆盖了全市412个贫困村。这些电站以农村集体土地、屋顶、荒山等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了农村闲置土地和屋顶资源,实现了光伏发电与农业、农村环境的有机结合。
光伏扶贫电站的建设,不仅为贫困村带来了稳定的经济收入,还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电站建成后,村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参与电站建设、电站运维等方式增加收入。据统计,枣庄光伏扶贫电站累计带动村民增收超过3亿元,为当地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光伏扶贫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枣庄市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通过引进先进的光伏发电技术,提高电站发电效率;同时,加强光伏产业人才培养,为光伏扶贫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此外,枣庄市还积极探索光伏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将光伏扶贫电站与乡村旅游、农业产业相结合,打造了一批光伏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这不仅丰富了村民的增收渠道,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面对未来,枣庄市将继续加大光伏扶贫力度,扩大光伏扶贫电站覆盖范围,提高电站发电效率,确保光伏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同时,枣庄市还将积极探索光伏扶贫与其他扶贫方式的结合,形成多元化的扶贫体系,助力更多贫困村脱贫致富。
总之,枣庄光伏扶贫电站的快速发展,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今后的工作中,枣庄市将继续发挥光伏扶贫的优势,助力更多贫困村实现脱贫致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 • 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区揭牌,国电投投资50亿建绿氢制备基地,推动绿色能源发展新篇章
- • 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区揭牌,国电投投资50亿建绿氢制备基地,绿色能源发展再迈新台阶
- • 山亭区乡村壁画大赛圆满收官,艺术家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 冠世榴园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千年古树群开启基因保护工程
- • 《枣庄历史名人基因图谱》出版:跨学科探索文化基因密码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高校研究院集群助力区域发展新篇章
- • 枣庄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圆满完成,新增林地15万亩,助力生态建设新篇章
- • 山亭店子镇乡村振兴顾问团成立,院士工作站落户山村,共绘美好乡村新画卷
- • 市中区文化路街道荣膺全国基层治理示范单位,树立基层治理新标杆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导览、一键预约,旅游体验全面升级
- • 枣庄王氏泥塑羊肉汤荣获省级非遗认证,传承六代匠心独运
- • 辣椒产业蓬勃发展:全市辣椒种植面积突破50万亩,辣酱品牌年产值破8亿
- • 枣庄机场建设进入倒计时,未来直通北上广深,助力鲁南经济腾飞
- • 峄城阴平毛笔:非遗传承与创新,年产百万支助力书法界繁荣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菜单百年未变,传承千年家宴文化”
- • 台儿庄古城:夜间经济助力年营收突破30亿,荣膺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区
- • 微山湖湿地红荷节盛大开幕,生态旅游收入突破10亿,助力周边千人就业
- • 枣庄山亭区地瓜产业园产值破亿,成为富民“金疙瘩”
- • 涛沟桥大米订单农业扶贫:高价包销助力脱贫户稻米收益翻两番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节盛大启幕,VR技术带你穿越时空体验“中国古代第一车”
- • 枣庄市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枣庄学院新校区启用:聚焦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学科建设,开启教育新篇章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创历史新高,展现港口发展新篇章
- • 邹坞镇红色美食节:传承革命精神,品味红色记忆
- • 枣庄市启动“垃圾分类进校园”行动,助力环保新生代茁壮成长
- • 山亭火樱桃深加工基地投产,果酱、果干年销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鲁班锁制作技艺:传统智慧融入现代教育,教育部劳动教育推荐项目助力传承
- • 枣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6个月领跑鲁南,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 • 枣庄“数字乡村大脑”上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 • 枣庄锂电产业链企业总数突破150家,营收同比增幅超90%,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薛城社工部创新举措,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服务30万居民
- • 峄城石榴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国家级案例的示范效应
- • 残疾人辅助器具免费适配行动启动:2000件智能假肢、助听器等物资发放,助力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
- • 夜市中美食街开街:百种特色小吃激活夜间经济
- • 台儿庄大战题材剪纸长卷创吉尼斯世界纪录,全长58米,展现民间艺术魅力
- • 枣庄反诈宣传出新招:“沉浸式剧场”提升市民防骗意识
- • 枣庄公安“智慧警务”系统上线,破案效率提升40%,守护平安新篇章
- • 山亭区远程医疗扶贫助力乡镇群众,实现看病零距离
- • 枣庄五区一市共筑文化盛宴,百场活动免费开放“文化惠民一卡通”
- • 枣庄市推广“生物防控+有机肥”模式,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增至200个,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枣庄“互联网+扶贫监督”平台正式上线,全面覆盖所有扶贫项目
- • 峄城冠世榴园生态修复工程圆满完工,新增绿化面积5000亩,助力生态宜居环境建设
- • 台儿庄运河渔民转型文旅服务,年人均收入翻番达3万元
- • 薛城社工部创新服务模式,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惠及30万居民
- • “流动医院下乡,健康扶贫助力偏远村2.5万人免费体检”
- • 中德(枣庄)零碳科技园盛大揭牌,西门子等五家德企入驻共谋绿色发展新篇章
- • 薛城邹坞长面:承载着传统丧葬礼仪的美食传奇
- • 鲁班锁荣登人类非遗代表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赞誉东方智慧
- • “石榴贷”普惠金融计划正式启动:低息贷款助力500户果农升级种植技术
- • 滕州马铃薯全粉加工项目成功落地,年产值10亿助力“薯业之都”腾飞
- • 枣庄十大名小吃评选揭晓,辣子鸡、菜煎饼荣登榜首,美食文化再掀高潮
- • 滕州实施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助力农民亩产增收35%
- • 滕州南沙河镇“乡村CEO”上任,大学生村官年薪突破20万,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滕州鲁班锁技艺大赛盛大开幕,百名工匠同台竞技“东方魔方”
- • 峄城石榴蜜闪耀巴黎国际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
- • 枣庄智慧城市大脑上线,数据接入量突破20亿条,开启城市智能化新篇章
- • 山亭长红枣荣登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同比增长180%,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千所村卫生室焕新升级,远程医疗助力基层医疗全覆盖
- • 滕州设施农业示范区荣获国家级验收,年产值突破18亿元
- • 山亭生态修复工程荣获联合国人居署表彰:废弃矿坑华丽变身千亩花海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患者超10万,中医服务惠及民生
- • 山亭区“光伏+农业”项目并网发电,棚顶发电棚内种菌菇,创新模式助力绿色发展
- • 台儿庄区开通定制校车专线,全力保障学生安全出行
- • 周末文化盛宴:非遗体验馆邀您共享剪纸、面塑免费教学
- • 微山湖红荷湿地荣膺国家5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生态旅游再攀新高
- • 新加坡丰益国际追加投资50亿,鲁南最大粮油加工集群迎来扩建新篇章
- • 山亭民宿+农场模式兴起,共享农庄引领乡村旅游新潮流
-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购对接会成功举办,石榴出口订单达8亿美元
- • 滕州西岗镇荣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化肥减量成效显著
- • “冠世榴园旅游扶贫专线开通,沿线农家乐年均收入超20万元”
- • 全省首个“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在枣庄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
- • 匡衡故里夜读经济兴起:星空书屋引领民宿集群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