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吴林街道“乡贤调解室”:化解矛盾成功率高达95%,为基层治理注入和谐力量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矛盾日益凸显。为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创新性地设立了“乡贤调解室”,充分发挥乡贤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优势,实现了矛盾化解成功率高达95%的显著成效。
吴林街道“乡贤调解室”成立于2018年,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牵头,整合辖区内德高望重的退休干部、老党员、教师、致富带头人等乡贤力量,组成了一支专业的调解队伍。调解室成立以来,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5%。
“乡贤调解室”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乡贤调解具有天然的地缘、人缘优势。乡贤调解员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法律法规,能够站在村民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容易赢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在调解过程中,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人脉资源,能够迅速找到矛盾双方的共同点,促使双方达成共识。
二是乡贤调解注重情、理、法相结合。在调解过程中,乡贤调解员既注重法律法规的运用,又注重道德伦理的引导,使调解结果既符合法律规定,又符合村民的道德观念。这种调解方式既保证了调解的公正性,又使调解结果更容易被双方接受。
三是乡贤调解注重预防为主。调解室成立后,乡贤调解员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需求,及时发现潜在矛盾,提前介入调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这种预防为主的调解方式,有效降低了矛盾纠纷的发生率。
四是乡贤调解注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调解室成立以来,乡贤调解员以身作则,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周边村民,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在“乡贤调解室”的调解下,许多原本棘手的矛盾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例如,一起因土地纠纷引发的矛盾,在乡贤调解员的努力下,双方最终达成和解,避免了矛盾升级。再如,一起因邻里纠纷引发的矛盾,在乡贤调解员的调解下,双方重归于好,邻里关系得到了修复。
吴林街道“乡贤调解室”的成功经验,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当前,各地纷纷借鉴吴林街道的做法,设立乡贤调解室,充分发挥乡贤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优势,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注入了强大动力。
总之,峄城区吴林街道“乡贤调解室”化解矛盾成功率高达95%的显著成效,充分展示了乡贤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吴林街道将继续发挥乡贤调解优势,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 • 市中区关爱行动:2万名困难学生喜领“教育保障卡”,求学之路无忧
- • 山亭山区坚守“夜嫁”传统,火把队伍照亮深山娶亲路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荣登非遗,百年菜单刻入青铜鼎传承匠心”
- • 台儿庄运河木板年画数字化焕新,AI助力复原失传36道印染技法
- • 枣庄市辣椒小镇挂牌,年产鲜椒10万吨,成为北方重要集散地
- • 台儿庄乡村复兴少年宫助力,实现39个行政村全覆盖,共筑乡村美好未来
- • 《滕州洛房泥塑:首部纪录片登陆央视频,三代匠人守艺故事感人至深》
- • 枣庄柳琴戏走进百所校园,非遗传承人开讲戏曲公开课,传承文化瑰宝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企业申领奖补项目超百项助力产业发展
- • 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倍增计划:本科以上医师占比提升至75%,助力基层医疗水平提升
- • 抢救“运河号子”:台儿庄百年劳动韵律永久存档
- • 市中区消费扶贫专馆盛大开业:200种农产品直供城区,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枣庄经开区试点“保税研发”新政,进口设备关税全免助力产业升级
- • 台儿庄古城民宿集群推荐:明清院落改造,人均200元住进历史风情
- • 蟠龙河生态廊道建成开放:新增湿地公园、滨水马拉松赛道20公里,打造城市绿色新地标
- • 薛城舜耕中学教师团队荣获“全国教学创新成果特等奖”荣光闪耀
- • 医疗兜底与一站式结算:脱贫人口住院自费比例降至3%以下,健康扶贫再升级
- • 峄城乡村工匠培育基地落成,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峄城职业中专携手韩国高校,共建半导体材料实验室,共铸中韩教育合作新篇章
- • 鲁班工匠学院落户枣庄:培育智能建造与传统技艺复合人才,助力产业升级
- • 山亭丘陵旱地“水肥一体化”工程竣工,节水效率提升50%,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枣庄乡村振兴新实践:特色农业小镇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新篇章
- • 峄城古邵镇运河糟鱼直播热卖,百年老作坊年销20万罐,传承美味,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一中试点“AI智慧课堂”,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覆盖率100%
- • 慢性病用药迎来重大利好:医保外药品报销比例提升至80%
- • “交房即发证”试点成功:购房者收房当天领取不动产权证,创新服务模式助力房地产市场发展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山东非遗美食百强榜,传统美食魅力再展
- • 鲁南非遗传承中心奚仲造车传习班首期招生火爆,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薛城邹坞镇“红色研学游”火爆,年接待学生团超5万人次,传承红色精神新风尚
- • 中德(枣庄)零碳科技园盛大揭牌,西门子等五家德企入驻共谋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渝枣共赢”引才活动硕果累累,127名高层次人才签约加盟
- • “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脱贫人口住院自付比例降至5%以下,助力全面小康
- • 市中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圆满落幕,非遗IP跨界出圈再掀热潮
- • 枣庄“黑盖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媲美国际品牌
- • 枣庄市大力实施“榴枣归乡”工程,引进高层次人才800余人助力城市振兴
- • 冠世榴园荣登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候选名单:千年古石榴树群迎来重点保护
- • 中日韩古陶瓷学者齐聚中陈郝村,解码千年窑火传承之谜
- • 台儿庄古城春节庙会启幕:千年运河畔上演“社火大巡游”,传统文化与现代魅力交相辉映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开班,校企联合打造高技能人才摇篮
- • “共享护士”上门服务试点:手机预约输液、换药,为卧床患者带来便捷与关怀
- • 薛城临港产业园签约百亿项目,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集群初现
- • 峄城石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揭晓,非遗IP化身潮玩手办引领潮流风尚
- • 枣庄“归雁计划”助力5000名青年返乡创业,共筑家乡发展新篇章
- • 市中区鲁南算力中心正式启用,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
- • “庭院经济”示范村创建助力脱贫,芦花鸡养殖户均年利润达1.8万元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助力农民增收1.5亿元
- • 枣庄白粥香飘鲁南 千年粥道熬出时代新滋味
- • 滕州大坞狗肉文化节盛大开幕,非遗技艺引20国美食博主竞相打卡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一场音乐盛宴,助力旅游消费突破1.2亿元
- • 枣庄“互联网+扶贫监督”平台上线,全面覆盖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攻坚
- • 枣庄分布式光伏发电出力占比突破55%,新能源装机达400万千瓦,绿色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
- • 莲青山生态漂流开放:畅享5公里峡谷激流,夏日避暑必玩!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占比首超50%,金融商贸引领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 • 枣庄市发布“教育强市18条”,未来三年新增学位5万个,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校园安全守护升级:AI人脸识别系统助力89所学校实现‘数字哨兵’全覆盖”
- • “高山移民搬迁工程圆满收官:1400户村民喜迁新居,配套就业培训助力生活新篇章”
- • 枣庄“小吃贷”发放超3亿元,助力小微餐饮创业蓬勃发展
- • 滕州扶贫助学金累计发放2000万元,助力贫困学子圆梦未来
- • “梦想教室”助力乡村教育,北京名校名师远程授课落地台儿庄39个村小
- • 市中区创新教育模式,全省首个“劳动教育清单”正式发布
- • 滕州城乡融合试验区建成,30万农民变“家门口产业工人”
- • 运河岸线非遗市集常态化运营,月均交易额突破百万元,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滕州一中与新加坡名校携手,开启师生互访新篇章
- • 市中区中央广场商圈焕新升级,免税店、沉浸式剧场等首店经济引领潮流
- • 匡衡勤学精神传承,公益图书馆24小时免费开放,点亮知识之光
- • 山亭区家庭农场主王芳直播带货,年销农产品超千万元,成为乡村振兴新典范
- • 枣庄市荒山绿化工程圆满完成,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至38%
- • 滕州“松枝鸟”非遗工坊开直播,年销30万只成网红伴手礼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再创辉煌:千人同烙十层巨型煎饼挑战世界纪录
- • 枣庄新城三甲医院主体封顶,2025年投用,新增床位1200张,助力区域医疗发展
- • 山亭水泉镇冬至全羊宴盛大开席,千人共享九大碗羊肉传统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