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助力农民增收1.5亿元
近年来,滕州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政策号召,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滕州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到98%,年增收农民1.5亿元,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秸秆,作为农作物收获后的副产品,长期以来被视为农业废弃物。然而,在滕州市,秸秆却成为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滕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产业扶持,使秸秆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
首先,滕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秸秆综合利用。如对秸秆还田、秸秆制肥、秸秆饲料化等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给予补贴,降低了农民的成本,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政府还建立了秸秆回收体系,为农民提供便捷的秸秆回收服务。
其次,滕州市在技术创新方面下足了功夫。通过引进和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高了秸秆的转化率和附加值。如秸秆制肥技术,将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既减少了化肥的使用,又提高了土壤肥力;秸秆饲料化技术,将秸秆转化为饲料,满足了畜牧业发展的需求。
此外,滕州市还积极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这些企业不仅解决了秸秆的出路问题,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
据统计,滕州市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覆盖了全市所有乡镇,年处理秸秆量达到10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其中秸秆还田60%,秸秆制肥20%,秸秆饲料化15%,秸秆发电3%,其他用途2%。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还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
秸秆综合利用为滕州市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据统计,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年增收农民1.5亿元。其中,秸秆还田项目使农民增收0.6亿元,秸秆制肥项目使农民增收0.3亿元,秸秆饲料化项目使农民增收0.3亿元,秸秆发电项目使农民增收0.3亿元。
滕州市秸秆综合利用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下一步,滕州市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总之,滕州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还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在今后的发展中,滕州市将继续深化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园盛大开园,VR技术再现“古代车马制造”传奇
- • 枣庄市农广校创新举措,打造“田间大学”助力高素质农民培育
- • 庭院经济示范村创建成功:脱贫户养殖芦花鸡,户均年利润1.8万元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采摘祭盛大开幕,果农戴面具跳丰收傩舞庆祝丰收
- • 山亭区教师王芳荣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三十年坚守山区教育一线
- • 峄城石榴胶原蛋白饮走红网络,小红书笔记超10万篇,揭秘其火爆背后的秘密!
- • 枣庄迈向“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宁德时代配套企业集群签约落地,百亿项目再添助力
- • 墨子故里中小学全面推广“兼爱”德育课程,助力10万学子塑造美好品格
- • 农村旱厕改造全省典范:3.8万户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获中央奖励
- • 生物医药瞪羚企业齐聚枣庄,年内新增上市后备企业12家,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民国风情影视城盛大开放:换装穿越拍大片,打卡《台儿庄》取景地,体验复古时光之旅
- • 滕州马铃薯全粉生产线投产,年产能5万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 枣庄“光伏+储能”隧道用电项目助力节能减排,年省电30万度
- • 中国建材集团投资80亿打造绿色建材产业园,助力实现碳减排目标
- • 枣庄锂电产业链企业蓬勃发展,总数突破150家,营收同比增幅超90%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山东非遗美食百强榜,传统美食魅力再展
- • 台儿庄“扶贫医保兜底”政策显成效,减轻贫困户医疗负担超亿元
- • 台儿庄古城二期引资60亿,复星文旅打造“运河文化元宇宙体验区”引领文旅新风尚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投产,年产200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再添新动力
- • 枣庄创新实践“渔光互补”模式,万亩坑塘华丽转身光伏农场
- • 薛城智慧停车系统全面启用:1.2万个车位实时导航,错峰停车收费减半
- • 台儿庄运河农场插秧节盛启,亲子研学游助力周边增收千万
- • 枣庄首届汉服文化节盛大开幕,运河畔千年风华重现
- • 滕州扶贫助学金累计发放2000万元,助力贫困学子圆梦未来
- • 台儿庄荷叶茶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订单量激增300%再创佳绩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宴大赛落幕,冠军菜品拍出12万元高价!
- • 社区工厂助力脱贫攻坚:服装加工、电子组装岗位定向招聘
- • 枣庄发布《民生诉求治理白皮书》,群众满意度高达98.7%展现社会治理新成果
- • 滕州北辛中学创新教学,AI教师助手助力作业批改效率提升70%
- • 东湖公园焕新升级,城市绿心改造完成,智慧健身步道与水上运动中心亮相
- • 峄城石榴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国家级案例引领乡村发展新风尚
- • 市中新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开启“一窗通办”新时代
- • 大运河文化之旅盛大启航:古码头登船之旅,品味非遗美食盛宴
- • “星星小屋”在枣庄落地生根:首家公办孤独症儿童学前教育机构正式成立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年消化10万吨鲜果助力创汇超5亿
- • 枣庄鲁南黑山羊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年出栏量突破60万头,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通史》编纂启动:系统梳理三千年枣庄城市脉络
- • 枣庄市获批全省工业母机“1131”突破工程核心承载区,助力区域工业转型升级
- • 枣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创新生态循环模式引领全国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十层煎饼塔”创纪录
- • 峄城“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模式荣膺全国典型案例,创新扶贫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 • 市中区辣子鸡争霸赛火辣开炒,百名大厨竞演非遗技艺
- • 台儿庄运河美食地图:30家老字号打造舌尖上的文化IP
- • 中德(枣庄)零碳科技园盛大揭牌,西门子等五家德企入驻共谋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引领行业新篇章
- • 台儿庄非遗传承人云课堂开播,柳琴戏教学吸引万人在线共赏国粹
- • 滕州南沙河镇“乡村CEO”上任,大学生村官年薪突破20万,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大运河畔焕新颜:482户居民喜迁“修旧如旧”明清风格新居
- • 峄城区石榴文化国际交流会成功举办,20国专家共话产业未来
- • 山亭区建成12所“寄宿制小学”,为留守儿童筑起温馨港湾
- • 台儿庄张山子镇创新“光伏+农业”模式,亩均收益突破3万元
- • 滕州马铃薯产业迎来重大利好,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获中央财政补助1.2亿
- • 孟庄镇茶文旅融合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
- • 山亭区“快递进村”全覆盖,农产品电商发货量翻三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石榴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80亿元助力10万农户增收
- • 台儿庄夜经济新地标崛起:灯笼市集与沉浸式剧本杀引领年轻人打卡潮流
- • 鲁南农副产品市场华丽转身,升级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
- • 荀子文化园荣膺省级社科基地,倾力打造《劝学》主题实景话剧,传承荀子文化精髓
- • 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名厨师齐聚一堂角逐“辣王”
- • 枣庄市全面实施“强基计划”,新建10所公办幼儿园助力破解“入园难”
- • 大运河(枣庄段)文化带建设启动,运河古城风貌焕新颜
- • 《鲁班密码》数字藏品发售,3D榫卯盲盒一秒售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 • 台儿庄运河文化IP数字化开发:虚拟现实文旅项目吸金5亿,打造沉浸式体验新标杆
- • 枣庄辣子鸡产业助力养殖户增收,户均年增5万元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AR互动体验区盛大开放,红色教育焕发新活力
- • 薛城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鲁南金融中心雏形初现
- • 枣庄首届国际辣子鸡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辣度之王”
- • 滕州城乡融合示范区落地,20万农民变“产业工人”
- • 鲁南农副产品市场华丽转身,升级为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
- • 台儿庄联动扬州、杭州举办“大运河文创联展”:三城共展千年文脉,传承历史韵味
- • 枣庄市推广“生物防控+有机肥”模式,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增至200个,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峄城阴平镇石泉皮影走进校园,非遗传承课程助力文化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