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投产,助力农产品增值10倍

近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传来喜讯,该区重点培育的“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正式投产。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当地红枣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实现了农产品附加值的显著提升,达到了10倍的增长。
山亭区位于山东省南部,是枣庄市的下辖县区,素有“中国红枣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山亭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红枣产业作为当地支柱产业,一直备受关注。
“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是山亭区在红枣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项目。该项目以当地优质长红枣为原料,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提取胶原蛋白肽,生产出具有高营养价值、高附加值的胶原蛋白肽产品。
据了解,胶原蛋白肽是一种生物活性肽,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美容养颜等多种功效。在市场上,胶原蛋白肽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旺盛。而山亭区“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的投产,正是看中了这一市场潜力。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山亭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合作,确保了胶原蛋白肽产品的品质。同时,项目还注重产业链的延伸,从原料种植、加工生产到市场营销,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的投产,为山亭区红枣产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益。首先,项目实现了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原本以鲜枣、干枣等初级产品为主的山亭区红枣产业,通过胶原蛋白肽产品的开发,实现了从初级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了10倍。
其次,项目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胶原蛋白肽产品的生产,需要大量的长红枣原料,这为当地枣农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项目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红枣种植、加工、包装、运输等,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此外,项目还促进了山亭区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胶原蛋白肽产品的开发,山亭区红枣产业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之,“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的投产,为山亭区红枣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未来的发展中,山亭区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红枣产业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福祉。
- • 枣庄港开启中东新航路,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共筑绿色未来
- • 枣庄空气质量再创新高,“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
- • 台儿庄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力农民增收,创收超3000万元
- • 山亭火樱桃品牌价值超15亿,冷链物流助力全国市场拓展
- • 枣庄辣子鸡争霸赛落幕,冠军配方签约连锁餐饮,美食传奇再续新篇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创新模式:水上光伏发电与水下养殖双丰收,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鲁南地区迎来冰雪运动新篇章:首个四季冰雪运动中心落户山亭
- • 智慧校园全覆盖:农村小学迎来VR教室与远程名师课堂新篇章
- • 滕州职教中心携手潍柴集团,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千人人才
- • 山亭区“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投产,引领农产品加工新潮流,附加值提升10倍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再攀高峰,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获中央财政补贴1.5亿
- • 枣庄设立200亿绿色产业基金,助力碳中和项目蓬勃发展
- • 市中区齐村镇废弃矿山变花海,乡村旅游年赚800万,美丽蝶变背后的故事
- • 枣庄发布《民生诉求治理白皮书》,群众满意度达98.7%,彰显为民服务新成效
- • 枣庄智能装备产业园投产,鲁南高端制造领域迎来里程碑
- • 杨峪体育公园攀岩基地盛大开放:华东最大自然岩壁,专业教练随行指导
- • 枣庄锂电产业集群再迎百亿级项目,中航锂电携手宁德时代共谋发展新篇章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收官:告别“雨季看海”历史,迈向绿色生态新篇章
- • 枣庄市教育慈善基金成立,首批资助1200名贫困学子展翅翱翔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山东非遗美食百强榜,传统美食魅力再展
- • 鲁班文化节签约影视项目:《匠心千年》国际纪录片即将开拍,传承鲁班精神
- • 台儿庄万亩荷塘经济示范区助力3000户农户增收,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枣庄废弃矿山变绿洲,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绿色发展引领城市新貌
- • 大运河畔焕新颜:482户居民喜迁“修旧如旧”明清风格新居
- • 大运河枣庄段文化带建设启动,重塑“运河古城”风貌
- • 石榴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民宿集群、非遗工坊与星空露营基地共筑休闲新地标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焕新升级,AR互动体验区助力红色教育新活力
- • 峄城中医馆实现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超10万人次
- • 峄城冠世榴园星空露营节盛大开幕,榴花灯海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 • 枣庄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成立,中科院百项专利优先本地转化,共筑产业新高峰
- • 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共谱乡村发展新篇章
- • 台儿庄非遗数字图书馆上线,扫码聆听运河故事,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全市扶贫项目资产确权到村,年分红惠及12万人,助力乡村振兴
- • 北辛文化遗址公园启动建设:穿越时空,重现7000年前史前聚落场景
- • 台儿庄运河经济开发区盛大揭牌,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签约30亿元,助力绿色航运发展
- • 枣庄迈向“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宁德时代配套企业集群签约落地,百亿项目再添新翼
- • 市中区光明路街道“积分制管理”成效显著,文明风尚全省推广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足再创辉煌,蝉联全省中学生联赛冠军
- • “扶贫车间”助力乡村振兴: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月均增收2500元
- • 枣庄农商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出“乡村振兴贷”,年投放额度超20亿元助力乡村发展
- • 枣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15万亩实现“一季双收”
- • “中欧班列‘枣庄号’首发,年运力保障200家外向型企业出口,助力枣庄外贸发展新篇章”
- • 山亭火樱桃电商实训中心盛大启用,百名“新农人”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市全面启动“乡村人才雁阵工程”,力争三年内引进千名农业博士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奚仲故里盛大举办“车祖祭祀大典”,百辆古车模型巡游展现悠久历史
- • 峄城石榴产业学院成立,定向培养深加工技术人才200名,助力石榴产业升级
- • “山亭人家”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20类农产品统一标准,助力出口市场拓展
- • 枣庄美食工坊助力乡村振兴,残疾人就业超5000人
- • “长者食堂”村村覆盖:关爱老人,温暖送餐上门
- • “中国辣子鸡产业之都”挂牌,20家预制菜企业入驻标准化园区,助力产业升级
- • 薛城临港产业园百亿锂电项目投产: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新高峰
- • 滕州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助力农民亩产增收35%
- • 枣庄学院成立运河文化研究院,打造区域文化研究高地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园盛大开园,VR技术再现“古代车马制造”传奇
- • 台儿庄定制校车全覆盖:56个行政村学生享“点对点”安全接送
- • 枣庄“扶贫832平台”上线200款农特产品,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枣庄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2万骑手保驾护航
- • 枣庄五区一市共筑乡村振兴梦:300家企业携手助力“百企联百村”行动
- • “扶贫果园”认购计划正式启动:市民认养果树,共享收益助力1500户脱贫家庭
- • 台儿庄京杭智慧物流港盛大开港,年吞吐量预计突破500万吨,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枣庄至临沂城际铁路获批,鲁南都市圈融合加速,区域发展再掀热潮
- • 千家企业携手助力,1200个扶贫项目落地生根
- • 峄城学子创新“石榴文创社”,大学生团队喜获千万天使投资
- • 台儿庄夜经济新地标:灯笼市集与沉浸式剧本杀引领年轻人打卡潮流
- • 山亭10个偏远村通5G网络,远程医疗助力留守老人健康生活
- • 蟠龙河生态廊道建成开放:新增湿地公园、滨水马拉松赛道20公里,打造绿色生活新地标
- • 峄城学子匠心独运,石榴文创品牌年销售额破百万
- • 枣庄启动“红色乡村游”计划,修复10处抗战遗址,传承红色基因
- • 滕州农村“暖房酒”习俗规范化,邻里互助建房登上央视
- • 枣庄五区一市携手共建鲁南经济圈,2023年GDP突破4000亿元
- • 《枣庄历史名人基因图谱》出版,DNA技术助力奚仲族系溯源
- • 台儿庄古城年营收突破30亿:夜间经济助力,荣获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区殊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