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搬迁社区工厂助力就业,3000人月薪2800元迈向美好未来
近日,山亭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就业的号召,成功搬迁了一批社区工厂,为当地居民提供了3000个就业岗位,人均月薪达到2800元,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据了解,山亭区此次搬迁的社区工厂主要涉及纺织、服装、玩具、电子产品等行业,这些工厂的搬迁旨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解决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在搬迁过程中,山亭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搬迁工作顺利进行。
社区工厂的搬迁,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3000个就业岗位的提供,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就业难题,还有效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在工厂工作的居民纷纷表示,有了这份工作,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稳定,家庭经济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以前我在外面打工,家里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需要花钱,生活压力很大。现在在家门口的社区工厂上班,每个月能拿到2800元,生活压力小多了。”一位在社区工厂工作的居民感慨地说。
山亭区政府在推动社区工厂搬迁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居民的实际需求,通过优化生产环境、提高薪资待遇等方式,让居民在就业的同时,享受到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此外,政府还积极组织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助力他们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社区工厂的搬迁,也为山亭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工厂的投产,当地产业链逐渐完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社区工厂的搬迁还有利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形象。
“搬迁社区工厂是山亭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助力居民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山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山亭区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更多社区工厂落户,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在搬迁社区工厂的过程中,山亭区充分发挥了政府引导作用,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赢。3000人月薪2800元的就业成果,充分展示了山亭区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就业方面的决心和成效。
展望未来,山亭区将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营商环境,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就业岗位,助力居民增收致富。在党的领导下,山亭区必将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 鲁班锁非遗工坊年产值破亿:榫卯技术获德国工业设计大奖,传统智慧焕发新生
- • 枣庄农商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出“乡村振兴贷”,年投放额度超20亿元助力乡村发展
- • 枣庄万亩石榴园丰收季,精彩纷呈“石榴+”主题文旅活动
- • 枣庄市全面启动运河古镇复兴计划,10处历史街区将迎来整体保护
- • 石榴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打造一站式文旅体验新地标
- • 山亭“火樱桃”深加工基地投产,果酱、果干年销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东郭镇秸秆综合利用创新高,生物质燃料厂年创收千万
- • 台儿庄张山子镇创新“光伏+农业”模式,亩均收益突破3万元
- • 枣庄“贫困村教师周转房”项目助力200所乡村学校发展
- • 峄城阴平镇红色文化故事会:老兵讲述峥嵘岁月,传承革命精神
- • 峄城古邵镇运河糟鱼直播热卖,百年老作坊年销20万罐,传承美味,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再攀高峰,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获中央财政补贴1.5亿
- • 台儿庄“扶贫医保兜底”政策助力减轻群众负担超8000万元
- • 全年新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22个,外资到账增35%:我国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 • 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辣椒产业园盛大投产,年加工能力突破10万吨,助力产业升级
- • “长者食堂”村村覆盖:关爱银发,温暖夕阳
- • 滕州微山湖与杭州西湖缔结“姊妹湿地”,共办荷文化国际研讨会,传承荷韵文化
- • 山亭藤编产品扬帆海外,助力扶贫车间月薪翻倍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正式投产,年产能突破千万袋,引领行业新潮流
- • 市中区齐村砂陶复刻战国酒器,古法柴窑烧制技艺惊艳亮相央视
- •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规划容纳3万师生,助力地方教育发展
- • 市中区光明路街道创新实践“积分制管理”,村民争当文明示范户
- • 市中区关爱行动:2万名困难学生喜领“教育保障卡”,求学之路无忧
- • 鲁班工匠班在枣庄落地:校企携手共建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基地
- •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突破500家,降本增效超10亿元
- • 中国矿业大学与枣庄共建“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助力矿业绿色发展
- • 鲁班锁荣登人类非遗代表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赞誉东方智慧
- • 枣庄首届“鲁南婚俗文化节”盛大开幕,传统花轿迎亲引万人围观
- • 薛城碳纤维材料实验室突破技术瓶颈,助力产品打入航空航天领域
- • “中欧班列‘枣庄号’首发,年运力保障200家外向型企业出口”
- • 山亭长红枣荣获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200%
- • 德国巴斯夫投资30亿,枣庄打造特种化学品生产基地
- • 山亭“葫芦套乡村旅游季”火爆来袭,单日客流突破5万人!
- • 台儿庄运河柳编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老匠人带徒直播带货传承匠心
- • 枣庄柳琴戏走进百所校园,非遗传承人开讲戏曲公开课,传承文化瑰宝
- • 薛城沙沟镇“光伏+农业”项目并网,年发电量助力10万农户用电无忧
- • 滕州电商扶贫培训班助力乡村振兴,孵化300名贫困村主播带货超亿元
- • 薛城职工书屋示范点揭牌仪式圆满举行,打造企业文化新阵地
- • 台儿庄设立3亿元乡村振兴创业基金,助力200个乡村项目蓬勃发展
- • 台儿庄非遗博览园盛大开园:柳琴戏、运河号子等40项技艺活态展示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投产,年产200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再添新动力
- • 枣庄学院成立运河文化研究院,打造区域文化研究高地
- • 台儿庄运河文旅产业带引资180亿,华侨城打造“数字运河光影秀”:传承历史,创新未来
- • 枣庄市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盛大开幕,12个赛项助力新兴产业人才培养
- • 枣庄市加大非遗保护力度:每年投入500万元支持传承人带徒授艺
- • 微山湖渔家乐体验指南:沉浸式渔家生活,感受湖光山色之美
- • 市中区实验小学科创团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金奖,彰显中国教育创新风采
- • 山亭区伏里土陶非遗工坊落成,助力传统技艺活态传承
- • 峄城阴平镇鲁南石屋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年接待游客突破25万人次
- • 冠世榴园建“奚仲车阵”体验区:驾驭复刻古战车穿越千年时光之旅
- • 医疗兜底与一站式结算:助力脱贫人口住院自费比例降至3%以下
- • 枣庄学院新设石榴深加工研究院,助力乡村振兴科研转化
- • 山东山亭经济开发区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 • 山亭店子镇乡村振兴顾问团成立,院士工作站落户山村,共绘美好乡村新画卷
- • “全国首单‘石榴气象指数保险’在峄城落地,惠及5000农户,助力乡村振兴”
- • 涛沟桥大米荣膺欧盟有机认证:品质卓越,每斤售价超50元仍备受追捧
- • 山亭“生态银行”试点成功,林地碳汇交易额突破2亿元
- • 运河味道美食街盛大开街,辣子鸡、菜煎饼、羊肉汤荣登“必吃榜”
- • 比亚迪储能电池项目落户枣庄,年产能50GWh,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签约12个项目,全产业链产值目标200亿,推动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山亭区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称号,鲁南地区再添教育新亮点
- • “光伏+渔业”示范园并网发电:创新模式引领绿色渔业发展,年产值突破2亿
- • 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毕业生:社工、协管员等岗位助力青年就业
- • 民国影视城盛大开城迎客:换装穿越拍大片,打卡《台儿庄》拍摄地,体验别样民国风情
- • 枣庄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华为、商汤共建AI算力中心,共筑智能未来
- • “医保目录外药品报销比例提升至70%,助力脱贫人口慢性病用药保障”
- • 全市村级数字服务站建设全面完成,政务服务迈向“一网通办”
- • 枣庄农村电商蓬勃发展,交易额突破80亿元,直播带货成新引擎
- • 蟠龙河生态廊道建成开放:新增湿地公园、滨水马拉松赛道20公里,打造城市绿色新名片
- • 市中区“虚拟电厂”项目成功并网,年调峰能力达50万千瓦,助力能源结构优化
- • 台儿庄黄花牛肉面联名《长安三万里》,文创套餐热销断货,美食与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