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万亩荷塘经济区年产值突破5亿元,莲藕深加工出口欧美市场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各地纷纷探索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一个以莲藕种植为主导的万亩荷塘经济区正在崛起,其年产值已突破5亿元,莲藕深加工产品更是远销欧美市场,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台儿庄万亩荷塘经济区位于台儿庄区西南部,占地面积约1.5万亩。这里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莲藕种植。近年来,台儿庄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莲藕产业,形成了以莲藕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
在莲藕种植方面,台儿庄万亩荷塘经济区采用科学种植技术,提高莲藕产量和品质。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节水灌溉、实施病虫害防治等措施,莲藕产量逐年攀升。目前,该区域莲藕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年产莲藕约3万吨。
在莲藕加工方面,台儿庄万亩荷塘经济区注重产业链延伸,发展莲藕深加工产业。当地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对莲藕进行深加工,生产出莲藕粉、莲藕汁、莲藕糕点等系列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消费者喜爱,还远销欧美市场,成为当地出口创汇的新亮点。
据统计,台儿庄万亩荷塘经济区年产值已突破5亿元,其中莲藕深加工产值占比超过50%。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首先,台儿庄区政府高度重视莲藕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提供土地、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鼓励企业投资莲藕产业。同时,政府还积极搭建平台,举办莲藕产业博览会等活动,提高莲藕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次,当地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莲藕加工水平,生产出高品质的莲藕系列产品。此外,企业还注重品牌建设,注册了“台儿庄莲藕”地理标志,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台儿庄万亩荷塘经济区注重产业链延伸,推动莲藕产业向多元化发展。除了莲藕种植和深加工,当地还发展了莲藕观光、休闲农业等产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进一步提升了莲藕产业的附加值。
总之,台儿庄万亩荷塘经济区的发展,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台儿庄区将继续发挥莲藕产业优势,推动莲藕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市中区课后服务创新举措: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30项传统技艺焕发生机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价值翻番,订单已排至2026年
- • 高铁旅游专线开通:畅游微山湖、莲青山、墨子纪念馆,体验无缝衔接之旅
- • 枣庄石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0亿元,助力20万农户共致富
- • 枣庄新城中央商务区盛大开建:引领城市经济新篇章
- • “枣庄号”中欧班列加密至周双列,俄罗斯木材专线助力国际贸易新篇章
- • 枣庄新城三甲医院主体结构封顶,2025年全面投用,新增床位1200张,助力区域医疗水平提升
- • 滕州马铃薯宴荣登“中国十大主题宴”,888道菜品刷新纪录,美食盛宴惊艳全国
- • 枣庄“贫困村教师周转房”项目助力200所乡村学校发展
- •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之旅:10公里山野步道,春赏梅花秋看红叶
- • 枣庄微山湖全鱼宴荣登央视,湖鲜经济年产值突破6亿
- • 涛沟桥湿地生态移民安置:200户渔民变身生态管护员,月薪3500元,共建绿色家园
- • 枣岗贷发放超9.5亿元,助力276家企业稳岗扩岗
- • 山亭生态经济试验区获批,林果碳汇交易额破亿元,绿色经济再创佳绩
- • 台儿庄古城运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重现漕运繁忙景象
- • 峄城阴平镇万亩生态小麦示范田创亩产1300斤新高,绿色农业引领乡村振兴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升级:AI虚拟讲解员生动还原抗战历史细节
- • 枣庄评选“十大最美田园综合体”,最高奖补8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迈向国际品牌舞台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采摘祭盛大开幕,果农戴面具跳丰收傩舞庆祝丰收
- • 枣庄党史馆创新举措:上线“红色记忆”云课堂,收录300位英烈数字化档案
- • 市中区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增加值增长28%,GDP比重首超40%
- • “红色物业”助力老旧小区焕新颜:物业费下降30%,投诉率降低80%
- • 山亭孝道簸箕:手工艺复兴中的子女深情
- • 滕州连续三年荣登“全国百强县”榜单,GDP增速领跑鲁南地区
- • 峄城石榴驶入国际市场,搭乘中欧班列出口德国,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
- • 山亭徐庄镇“蓝印花布”惊艳巴黎时装周,订单激增300%
- • 台儿庄夜游运河美食专线大放异彩,单月营收突破1200万元
- • 台儿庄运河船工号子:AI技术助力数字复原百年漕运韵律
- • 枣庄经开区试点“保税研发”新政,进口设备关税全免助力产业发展
- • “公益性岗位助力弱劳力就业:2000个护林员、保洁员岗位等你来”
- • 薛城邹坞面塑进校园,小学生捏出《论语》百人物群像
- • 涛沟桥湿地生态移民安置:200户渔民转型生态管护员,月薪3500元,共建绿色家园
- • 龙泉塔灯光秀升级:全息投影演绎墨子智慧,夜游新地标诞生
- • 比亚迪储能电池项目落户枣庄,年产能50GWh,助力绿色能源发展再添新动力
- • 薛城碳纤维材料实验室技术突破,助力产品进军航空航天领域
- • 台儿庄非遗博览园盛大开街:40项技艺活态展演,游客可亲身体验柳琴戏表演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膺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引领绿色化工发展新篇章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患者超10万,中医服务惠及民生
- • 枣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15万亩实现“一季双收”
- • 枣庄百年中兴煤矿遗址荣登国家工业遗产名录,见证中国工业发展历程
- •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创建通过终期验收,绿色出行引领城市发展新风尚
- • 枣庄“乡村CEO”计划助力乡村振兴,引进50名管理人才驻村
- • 枣庄携手淮河生态经济带,共筑文旅融合新篇章
- • 台儿庄联动扬州、杭州,三城共展千年大运河文创联展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正式启用,签约日韩半导体项目15个,共筑亚洲半导体产业新格局
- • 京沪名校牵手枣庄,共筑教育帮扶新篇章
- • 滕州青年戏剧节圆满落幕,实验话剧展现传统文化新魅力
- • 枣庄“萤火虫计划”:照亮残障儿童求学之路,300名孩子享受送教上门服务
- • “峄城阴平镇石泉皮影:非遗传承走进校园,点亮文化之光”
- • 灵活应变,精准施策——政策调整在政府工作报告、招商推介与媒体宣传中的应用
- • 枣庄千所村卫生室完成改造,远程医疗全覆盖助力健康扶贫
- • “选择山东”:全球路演走进慕尼黑,德企签约额突破80亿,共筑合作新篇章
- • “台儿庄非遗传承人云课堂”开播,柳琴戏教学吸引万人在线共赏国粹
- • 乡镇卫生院远程诊疗全覆盖:脱贫人口大病救治率100%,助力健康扶贫攻坚战
- • 薛城家政劳务品牌输出助力脱贫妇女,月薪突破6000元
- • 智慧灯杆民生服务平台正式投用:WiFi、充电桩、紧急呼叫功能一杆多用,便民服务再升级
- • 墨子小镇:打造“兼爱社区”,探索资源共享新型治理模式
- • 峄城匡衡中学“无作业日”改革:每周三全学科研学实践,探索教育新路径
- • 滕州马铃薯指数:引领全国薯业价格风向标
- • 枣庄市全面实施“强基计划”,新建10所公办幼儿园助力破解“入园难”
- • 薛城陶庄镇农村污水处理站建设成效显著,河水水质提升至Ⅱ类标准
- • 《枣庄非遗图谱》编纂完成,全面展现枣庄八类152项文化遗产的瑰宝
- • 枣庄空气质量再创新高,“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
- • 鲁化己内酰胺项目获25万吨省级原料煤储备指标支持 助力产业链升级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化改造圆满完成,产能再攀新高提升40%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助力果农增收,引领产业发展新篇章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完成:告别内涝,5万居民共享幸福生活
- • 枣庄市启动“新乡贤回乡”工程,签约投资项目50个,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洛房泥塑走进校园,小学生亲手捏制“运河百态”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启动,抢救整理300首抗战民歌,传承红色基因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跃居京杭运河十大港口,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