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光互补生态园创新模式:水上光伏发电与水下养殖双丰收,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渔光互补生态园作为一种新型生态农业模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这种模式将水上光伏发电与水下养殖相结合,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共赢,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近日,某地渔光互补生态园并网发电,水上光伏发电与水下养殖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渔光互补生态园,顾名思义,就是将渔业和水上光伏发电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园。在水面上,铺设光伏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在水下,则进行水产养殖。这种模式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实现清洁能源的发电,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据悉,该渔光互补生态园占地面积约1000亩,其中光伏板面积达800亩。光伏板采用高效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在光伏板下方,养殖了鱼类、虾类等多种水产品。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渔光互补生态园中,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光伏板为水产养殖提供了稳定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水产品的生长;而水产养殖则为光伏板提供了清洁的水源,有利于光伏板的散热。这种互利共赢的模式,使得渔光互补生态园的年产值不断攀升。
据该生态园负责人介绍,自并网发电以来,渔光互补生态园的年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其中,光伏发电收入约5000万元,水产养殖收入约5000万元。此外,渔光互补生态园还为当地解决了就业问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渔光互补生态园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支持: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为渔光互补生态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技术创新:采用高效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提高了发电和水产养殖的效率。
3. 生态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实现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的和谐共生。
4.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渔光互补生态园的水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总之,渔光互补生态园作为一种新型生态农业模式,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绿色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模式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台儿庄运河文化IP数字化开发:虚拟现实文旅项目吸金5亿,打造沉浸式体验新标杆
- •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盛大开园,德国精密机床等12个外资项目成功入驻
- • 峄城石榴踏上中欧班列,跨境冷链专线助力莫斯科市场
- • 渔光互补生态园二期竣工:绿色能源与生态养殖双赢,年发电量达2亿度,产值突破亿元
- • 山亭高山移民搬迁圆满收官:1400户村民告别偏远山村,融入城镇新生活
- • 市中区百年中兴文化园盛大开园,工业遗址焕发新生成为文创街区
- • 滕州电商扶贫培训班助力乡村振兴,孵化300名贫困村主播带货超亿元
- • 台儿庄荣膺“世界运河城市文化创新示范区”称号,江北地区再添文化瑰宝
- • 滕州至青岛港海铁联运专列开通,企业物流成本降低35%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峄城石榴冰淇淋走红小红书,成为年轻人打卡爆款
- • 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在枣庄落地,助力农业技术转化创新
- • 枣庄职业学院台儿庄校区揭牌仪式圆满举行,聚焦文旅康养专业群建设新篇章
- • 山亭孝道簸箕:手工艺复兴中的子女深情
- • 古邵运河文化带修复工程竣工:再现“黄金水道”商贸盛景
- • 峄城阴平镇举办“红色柳编展”,传承非遗讲述革命故事
- • 高铁旅游优惠套餐全新发布:凭车票畅游景区半价、酒店折扣、免费接驳
- • 台儿庄运河木板年画数字化焕新,AI助力复原失传36道印染技法
- • 台儿庄马兰屯镇小学创新实践,“运河生态银行”助力学生积分兑换研学之旅
- • 枣庄市农广校创新举措,打造“田间大学”助力高素质农民培育
- • 枣庄云轨2号线试运行开启,五区快速联通新时代
- • 枣庄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助力技术攻关项目加速推进
- • 山亭葫芦套乡村旅游季火爆,单日客流突破5万人!
- • 枣庄市发布“招商新十条”,固定资产投资奖励高达1亿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枣庄教师张伟荣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35年扎根乡村教育谱写育人传奇
- • 山亭北庄镇点亮绿色未来:安装3000盏太阳能路灯年节省电费150万元
- • 台儿庄大战胜利纪念日活动举行,共铸民族精神丰碑
- • 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倍增计划:本科以上医师占比提升至75%,助力基层医疗水平提升
- • 台儿庄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力农民增收,成效显著突破3000万元
- • 滕州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5万亩,亩产增收30%,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 • 大运河枣庄段文化带建设启动,再现“运河古城”风貌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采摘节盛大开幕,千亩榴林喜迎丰收盛景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启动:抢救整理革命年代珍贵音像,传承红色基因
- • 枣庄商业新地标:吾悦广场与万达广场双商业体同步开业,繁华盛启!
- • 全市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2个,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0%
- • 峄城阴平镇万亩富硒小麦迎来丰收,每斤溢价0.5元助力农民增收
- • 奚仲造车技艺:传承千年匠心,荣登人类非遗预备名录
- • 滕州“扶贫林”碳汇交易收益反哺贫困户,首期分红5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45个集体200人获省级荣誉
- • 枣庄学院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入选新华社典型案例
- • 鲁南农副产品物流园盛大开业,年交易额目标300亿,辐射淮海经济区
- • 枣庄美食地图APP全新上线,智能导航助你畅游600家特色门店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登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榜单
- • 台儿庄运河柳编荣登非遗名录,老匠人直播带徒传承技艺
- • 枣庄首届“鲁南婚俗文化节”盛大开幕,传统花轿迎亲引万人围观
- • 新加坡丰益国际追加投资50亿,鲁南最大粮油加工集群迎来扩建新篇章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汁、石榴酒畅销全球30国,引领健康饮品新潮流
- • 枣庄职业学院携手宁德时代共建“锂电工匠学院”,定向培养千名技工助力产业发展
- • 台儿庄非遗博览园盛大开街:40项技艺活态展演,游客尽享柳琴戏魅力
- • 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区揭牌,国电投投资50亿建绿氢制备基地,绿色能源发展再迈新台阶
- • 全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突破500部,惠及2.3万户居民,幸福生活再升级
- • 枣庄学院新设石榴深加工研究院,助力乡村振兴科研转化
- • 枣庄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圆满完成,户均停电时间缩短至1小时以内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挑战西班牙伊比利亚品牌
- • 峄城坛山街道全面铺开“法律明白人”工程,村村建立普法短视频团队
- • 峄城石榴陪嫁习俗复兴:新娘携99盆石榴盆景出嫁祈多子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助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 • 枣庄高校首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研究再上新台阶
- • 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上线,欠薪案件同比下降85%,追回工资超千万
- • 台儿庄黄花牛肉面联名《长安三万里》,文创套餐热销断货,美食与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 枣庄市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助力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升级
- • 滕州创新举措,全国首个马铃薯区块链溯源平台正式建成
- • 枣庄反诈宣传出新招:“沉浸式剧场”助力市民提升防骗意识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价值翻番,订单排至2026年,引领健康产业新潮流
- • 白楼湾湿地亲子乐园盛大开业,稻田小火车萌宠投喂,打造遛娃新胜地
- • 山亭区编撰《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 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传承农耕文化
- • 鲁南地区迎来冰雪运动新篇章:首个四季冰雪运动中心落户山亭
- • 薛城临港产业园百亿锂电项目投产: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年产能突破50万辆
- • 中航工业无人机研发基地签约仪式圆满举行,年产智能农用无人机5万架助力农业现代化
- • 枣庄五区一市携手共建鲁南经济圈,2023年GDP突破4000亿元
- • 枣庄学院携手韩国高校,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技术”本科专业新篇章
- • 枣庄千所村卫生室完成改造,远程医疗全覆盖助力基层医疗服务升级
- • 全市招商引资“百日会战”圆满收官,签约项目总投资突破1500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