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富硒小麦订单农业助力1.2万贫困户,保底收购实现稳增收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订单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在我国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薛城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富硒小麦订单农业,为当地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据悉,薛城区已签约1.2万贫困户,通过保底收购的方式,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
薛城区位于山东省枣庄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近年来,薛城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特别是富硒小麦产业。富硒小麦富含硒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市场前景。为了推动富硒小麦产业快速发展,薛城区政府积极探索订单农业模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订单农业是指农户与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等签订农产品收购合同,确保农户的农产品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和价格保障。薛城区的富硒小麦订单农业,就是通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合同,将农户的富硒小麦产品直接销售到市场,实现了农户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据了解,薛城区已签约1.2万贫困户参与富硒小麦订单农业。这些贫困户通过种植富硒小麦,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还提高了自身的生活水平。签约过程中,政府为贫困户提供了技术培训、种植指导等服务,确保贫困户能够掌握富硒小麦的种植技术。
在订单农业模式下,薛城区政府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了保底收购协议。这意味着,无论市场行情如何变化,贫困户的富硒小麦都能按照协议价格进行收购,确保贫困户的收入稳定。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贫困户的市场风险,让他们能够安心种植。
此外,薛城区政府还积极推动富硒小麦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发展深加工,将富硒小麦制成面粉、面条、饼干等食品,进一步拓宽市场渠道,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政府还鼓励农户发展乡村旅游,将富硒小麦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订单农业和保底收购,薛城区贫困户的增收效果显著。许多贫困户表示,自从参与了富硒小麦订单农业,家里的收入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同时,订单农业还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总之,薛城区富硒小麦订单农业的实践,为我国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薛城区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富硒小麦产业做大做强,让更多贫困户受益于订单农业,实现稳定增收。
- • 峄城非遗手作工坊开放:体验传统技艺,亲手制作石榴主题柳编、泥塑
- • 微山湖红荷湿地荣膺国家5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生态旅游再攀新高
- • “共享护士”上门服务试点成功,手机预约输液、换药,服务卧床患者超千人
- • 枣庄黑山羊扶贫养殖计划助力1.2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创新模式:水上光伏发电与水下养殖双赢,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枣庄消费扶贫专区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助力5万贫困户脱贫致富
- • 滕州市荣获殊荣,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 • 蟠龙河棚改安置房盛大交付:3000户居民喜迁高标准电梯房,配套商业综合体焕新生活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新乡贤回乡”工程,签约投资项目50个,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外国语学校引进IB国际课程,树立鲁南地区国际化教育新标杆
- • 山亭区建成12所“寄宿制小学”,为留守儿童筑起温馨港湾
- • 枣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百个摊位月均收入破万
- • 市中区老旧厂区华丽转身,科创园助力培育30家瞪羚企业
- • 台儿庄古城:夜间经济助力年营收突破30亿,荣膺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区
- • 鲁南智慧物流港盛大启用,顺丰、DHL等10家头部企业抢滩布局,共筑物流新格局
- • 石榴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打造一站式文旅体验新地标
- • 全市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率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台儿庄古城商户租金减免政策助力文旅小微企业全年减负超5000万元
- • 灵活应变,精准宣传:政府工作报告、招商推介及媒体宣传的细节调整策略
- • 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扶贫车间”助力乡村振兴: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月均增收2500元
- • 枣庄迈向“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宁德时代配套企业集群签约落地,百亿项目再添助力
- • 薛城智慧停车系统全面启用:1.2万个车位实时导航,错峰停车收费减半
- • 台儿庄黄花牛肉面:传承300年,年吸引游客尝鲜超百万人次
- • 枣庄发布《民生诉求治理白皮书》,群众满意度达98.7%,彰显为民服务新成效
- • 枣庄创新“渔光互补”模式,光伏板下年养鱼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峄城石榴产业升级,深加工产值突破80亿,石榴汁、石榴酒出口量领跑全国
- • 台儿庄古城年接待游客超千万,助力周边民宿增收3亿元,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 • “链长制”精准招商,锂电产业链配套率年内提升至75%,助力中国新能源产业腾飞
- • 滕州城乡融合示范区落地,20万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 • 全市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实现显著增长
- • “全区推广‘社区微业’模式:打造3000个家门口灵活就业岗位,助力居民增收”
- • 台儿庄大运河龙舟赛激情上演,水岸联动展现运河风情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患者超10万,中医服务惠及民生
- • 莲青山漂流季盛大开启:5公里峡谷激流,夏日避暑人气TOP1
- •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规划容纳3万师生,助力区域教育发展
- • 山亭冯卯镇乡村音乐节惊艳央视,村民自创歌曲网络爆红
- • “数字哨兵”全覆盖:AI人脸识别系统守护89所学校安全
- • 滕州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企业超百家,助力就业人数突破1.2万
- • 枣庄“小吃贷”发放超3亿元,助力小微餐饮创业蓬勃发展
- • 市中区积极推进“非遗进课堂”,打造23所传统文化特色学校
- • 台儿庄古城新添“名人数字长廊”,全息投影再现12位先贤传奇故事
- • 高铁旅游专线开通:畅游微山湖、莲青山、墨子纪念馆,轻松实现无缝衔接
- • 枣庄职业学院携手宁德时代共建“锂电工匠学院”,定向培养千名技工助力产业发展
- • 枣庄党史馆创新举措:上线“红色记忆”云课堂,收录300位英烈数字化档案
- •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携手俄罗斯高校,共建国际合作实验班,培养国际化人才
- • 台儿庄运河渔民转产安置,3000人投身文旅服务业焕发新活力
- • 滕州智慧物流港盛大启用,农产品冷链24小时直达长三角,损耗率降低50%
- • 易地搬迁社区工厂扩容助力就业,800个岗位让居民“楼上安居、楼下就业”
- • 枣庄五区一市联办非遗生活节,百位匠人现场秀绝活引50万游客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助力果农增收,引领产业发展新篇章
- • 山亭冯卯镇垃圾分类积分制全覆盖,村民年兑换奖品超百万,共建绿色家园
- • 山亭北庄镇大力推广太阳能路灯,年节省电费150万元,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 薛城社工部创新举措,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惠及30万居民
- • 枣庄综合保税区成功通过国家验收,年进出口额目标迈向百亿大关
- • 峄城石榴驶入国际市场,搭乘中欧班列出口德国,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
- • 奚仲汽车文化节盛大开幕:老爷车展览与卡丁车赛道,潮玩青年聚集地
- • 枣庄市吹响现代农业强市号角,全力打造50个数字农业基地
- • 台儿庄运河漂流书屋上线,百艘乌篷船载书泛舟河上,打造水上阅读新体验
- • 石榴深加工产业链扶贫:5000户果农入股合作社,年分红超3000万元
- • “医保目录外药品报销比例提升至70%,助力脱贫人口慢性病用药保障”
- • “链长制”精准招商,锂电产业链配套率年内提升至75%,助力我国新能源产业腾飞
- • 枣庄-东盟农产品加工园盛大开园,马来西亚棕榈油深加工项目投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科圣墨子》央视首播,特效震撼还原古代战争器械
- • 枣庄综保区再创辉煌:跻身全国十强,跨境电商年交易额突破200亿
- • 枣庄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民生支出占比80%彰显民生情怀
- • 枣庄市启动“乡村CEO”计划,招募50名企业管理人才驻村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创新实践“渔光互补”模式,万亩坑塘华丽转身光伏农场
- • “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携手100家企业助力100个重点脱贫村迈向全面小康
- • 全省首个“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在枣庄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
- • 市中区老旧工业区改造焕新颜,科创综合体助力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墨子故里荣膺“全国研学基地”称号:年接待学生超50万人次,传承千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