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启动“红色乡村游”计划,修复10处抗战遗址,传承红色文化
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近日,枣庄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启动了“红色乡村游”计划,旨在通过修复10处抗战遗址,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在抗日战争时期,枣庄地区曾是抗日根据地,无数革命先烈在此英勇奋斗,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如今,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枣庄市决定启动“红色乡村游”计划,修复10处抗战遗址,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此次修复的10处抗战遗址包括:枣庄市中区山亭区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峄城区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滕州市抗日烈士陵园等。这些遗址见证了枣庄地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斗争,是枣庄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修复过程中,枣庄市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和遗址保护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在修复过程中,不仅恢复了遗址的原貌,还对其进行了加固和修缮,确保遗址的安全和稳定。同时,枣庄市还注重遗址的展示和利用,将遗址与红色旅游相结合,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深入了解枣庄地区的红色历史。
“红色乡村游”计划的启动,不仅有助于传承红色文化,还有利于推动枣庄市旅游业的发展。据了解,枣庄市将依托这些抗战遗址,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此外,枣庄市还将举办一系列红色文化活动,如红色故事会、红色歌曲演唱会等,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
为了更好地推广“红色乡村游”,枣庄市还将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打造红色旅游圈。通过与其他红色旅游城市的联动,枣庄市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枣庄的红色历史。
在“红色乡村游”计划实施过程中,枣庄市还将注重培养红色旅游人才,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交流活动等方式,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总之,枣庄市启动“红色乡村游”计划,修复10处抗战遗址,是传承红色文化、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枣庄市将以更加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让更多的人在红色之旅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传承红色基因。
- • 山亭徐庄镇蓝印花布牵手国际品牌,惊艳米兰时装周T台
- • 运河岸线非遗市集常态化运营,月均交易额突破百万元,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智慧校园全覆盖:农村小学迎来VR教室与远程名师课堂新篇章
- • “长者食堂”:关爱贫困老人,温暖传递每一餐
- • 滕州西岗镇“火虎舞”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春节巡游引百万游客驻足观赏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省级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15万,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夜市中美食街开街:百种小吃上榜“山东必吃夜市”
- • 非遗扶贫工坊石榴主题柳编工艺品年销售额破千万,创新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外国语学校引进IB课程体系,开启国际化教育新篇章
- • 社区“一老一小”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托育+日间照料,服务超8000家庭
- • 滕州菜煎饼百年老店荣耀登陆央视,单日销量破5万份创纪录
- • 台儿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百个摊位月均收入过万
- • 枣庄学院成立运河文化研究院,打造区域文化研究高地
- • 枣庄薛城冬枣地理标志获批,电商直播助力日销万单,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市中区老旧厂区华丽转身,科创园助力培育30家瞪羚企业
- • 峄城石榴仙子非遗服饰秀惊艳亮相,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
- • 东湖公园灯光艺术节盛大启幕:3000架无人机编队点亮“枣庄之夜”
- • “渝枣共赢”引才活动圆满落幕,127名高层次人才签约助力区域发展
- • 台儿庄运河泥塑传承人荣获国家级非遗认证,作品荣登故宫博物院收藏
- • 市中区服务业营收再创新高,总量全市第一彰显区域经济活力
- •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开园:沉浸式实景剧《血战台儿庄》震撼首演,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 • 台儿庄万亩荷塘经济示范区助力3000户农户共奔富裕路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签约12个项目,全产业链产值目标200亿,迈向农业现代化新高峰
- • “数字哨兵”全覆盖:AI人脸识别系统守护89所学校安全
- • 台儿庄古城焕发活力,年游客量突破1500万,文旅综合收入超百亿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覆盖工程启动,财政补贴助力2.1万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收官:告别“雨季看海”历史,迈向绿色生态新篇章
- • 滕州马铃薯:年产量超250万吨,领跑全国县域“薯业冠军”
- • 台儿庄古城焕新颜:明清古码头修复,打造“活态运河文化体验带”
- • 峄城古邵镇复活运河老酱园,传统酱菜工艺成致富密码
- • 台儿庄古城年营收突破30亿:夜间经济助力发展,荣膺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区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采摘祭”盛大开幕,果农戴面具跳丰收傩舞
- • 百所中小学“班墨文化角”兴起:3D打印技术助力古代科技发明再现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膺“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灵活应变,精准宣传:政府工作报告、招商推介及媒体宣传的细节调整策略
- • “石榴红了”音乐节盛大开幕:30万乐迷狂欢,消费额突破3亿元
- • 薛城锂电新材料产业园三期投产,全球首条固态电池生产线落地,引领新能源产业新篇章
- • 滕州松枝鸟非遗工坊开直播,年销30万只成网红伴手礼
- • 《运河迷踪》:古城剧本杀新篇章,沉浸式解谜体验穿越明清商帮风云
- • 薛城周营镇“智慧辣椒大棚”启用,AI精准控温增产30%,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正式投产,年产能突破千万袋,引领行业新潮流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创新模式:水上光伏发电与水下养殖双丰收,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鲁南水城购物狂欢盛典盛大开幕:免税店齐聚,文创市集热闹非凡,购物满减叠加文旅券,尽享购物盛宴!
- • 枣庄市辣椒小镇挂牌,年产鲜椒10万吨,成为北方重要集散地
- • 峄城石榴树下微课堂开课,非遗传承人携手孩子共塑美好未来
- • 枣庄市获批全省工业母机“1131”突破工程核心承载区,助力区域工业转型升级
- • 枣庄光伏扶贫电站助力400个村脱贫致富,年发电收益突破5000万元
- • 枣庄十五中科技创新团队在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荣获金奖,展现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实力
- • 枣庄非遗文化展演周盛大开幕,柳琴戏、伏里土陶成焦点
- • 墨子故里荣膺“全国研学基地”称号:年接待学生超50万人次,传承千年智慧
- • 涛沟桥大米品牌溢价助力脱贫:稻谷收购价高出市场30%,共筑乡村振兴梦
- • 峄城石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揭晓,非遗IP化身潮玩手办引领潮流文化新风尚
- • 枣庄黑山羊扶贫养殖计划助力8000户家庭增收,户均增收4000元
- • 滕州龙阳镇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传统农具竞技,传承农耕文明
- • 枣庄首届青少年鲁班锁竞技大赛盛大启幕,传承匠心精神
- • 枣庄羊肉汤产业联盟成立,标准化门店辐射苏鲁豫皖四省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产业园投产,助力10万农户增收新篇章
- • 薛城邹坞面塑进校园,小学生捏出《论语》百人物群像
- • 台儿庄非遗博览园盛大开园:柳琴戏、运河号子等40项技艺活态展示
- • “市中区光明路街道积分制管理经验全省推广,村民争当文明户”
- • 薛城区“柳琴戏下乡巡演”启动,传统戏曲唱响乡村舞台
- • 滕州教师张华荣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称号,35年坚守山村教育一线
- • 百名“少年鲁班”选拔启动,获奖者将直通国家级技能大赛,培养未来工匠人才
- • 涛沟桥大米荣获国际有机认证:高端市场每公斤售价破百元,引领健康饮食新潮流
- • 枣庄新城首个三甲医院封顶,1200张床位即将投入使用,2025年服务市民健康
- • 台儿庄“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单场助农销售破千万元,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榴花似火”春日摄影大赛盛大启幕,万元奖金等你来拿!
- • 滕州设施农业示范区成功通过国家级验收,年产值突破18亿元
-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枣庄段盛大开园:30处明清遗址重现昔日辉煌
- • “教师结对帮扶贫困生行动:助力升学率飞跃,阻断代际贫困”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焕新升级:实景剧《夜袭临城》每周上演,红色岁月记忆重现
- • 台儿庄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技艺助力500人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