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经开区强势崛起,荣登全国百强,招商引资成绩斐然
近年来,枣庄经开区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显著的招商引资成果,使得该区成功跻身全国经开区百强,并在全省招商引资考核中名列前三。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彰显了枣庄经开区的发展潜力,也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枣庄经开区,位于枣庄市南部,成立于2002年,是山东省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近年来,枣庄经开区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打造“产业集聚、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合作、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为目标,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产业集聚方面,枣庄经开区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为主导产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目前,区内已入驻企业近千家,其中包括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等一批知名企业。
在创新驱动方面,枣庄经开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区内设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平台,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在绿色发展方面,枣庄经开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区内企业普遍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污染物的大幅减排。
在开放合作方面,枣庄经开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项目。同时,枣庄经开区还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招商引资方面,枣庄经开区成绩斐然。近年来,该区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据统计,2019年,枣庄经开区共引进项目100多个,总投资超过500亿元,其中外资项目10多个,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
在全省招商引资考核中,枣庄经开区名列前三,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枣庄经开区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枣庄经开区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枣庄经开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是强化人才引进。枣庄经开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枣庄经开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园区配套设施,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枣庄经开区在跻身全国经开区百强、全省招商引资考核名列前三的成绩背后,是其坚定不移的发展战略、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的理念以及开放合作的态度。展望未来,枣庄经开区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中国建材集团投资50亿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助力实现碳减排目标
- • 枣庄市教育局荣获“全国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称号,引领教育信息化发展新篇章
- • 峄城“退耕还林扶贫”政策兑现补助金3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运河湿地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建成,亩均收益突破万元大关
- • “山亭手造”非遗集市盛大开市:石板房村落风情,藤编与土陶制作技艺传承之旅
- • 红色研学基地助力脱贫户就业:培训200名讲解员,月薪4000元
- • 薛城非遗美食展走进高铁站,旅客扫码下单直邮到家,美食之旅开启新篇章
- • 正威集团投资150亿,枣庄铜基新材料基地奠基,助力中国新材料产业腾飞
- • 峄城冠世榴园生态修复工程圆满完工,新增绿化面积5000亩,助力生态宜居环境建设
- • “以购代捐”爱心扶贫行动助力脱贫村蔬菜销售,年订单超500吨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启用,日韩半导体材料项目签约15个,共谋区域半导体产业新篇章
- • 贫困村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年发电收益800万元,助力1.5万脱贫户迈向美好生活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患者超10万,中医服务惠及民生
- • 枣庄-东盟农产品加工园盛大开园,马来西亚棕榈油深加工项目投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枣庄市获批全省工业母机“1131”突破工程核心承载区,助力山东工业高质量发展
- • 医疗兜底与一站式结算:脱贫人口住院自费比例降至3%以下,健康扶贫再升级
- • 山东夜市狂欢!美食街盛大开街,百种小吃上榜“山东必吃夜市”
- • 《滕州西岗镇“火虎舞”惊艳亮相央视《传奇中国节》,非遗绝技震撼全网!》
- •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荣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称号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艺术绽放国际舞台,年出口作品突破万幅
- • 峄城古邵镇稻田艺术节盛大开幕,巨型稻田画献礼丰收
- • 滕州微山湖湿地国际荷花节:荷花文化绽放,衍生文创产品风靡全球
- • 台儿庄与连云港携手共建运河出海通道,外贸成本降低20%
- • 台儿庄古城新添“名人数字长廊”,全息投影再现12位先贤传奇故事
- • 光伏农业大棚二期投用:绿色能源助力农业发展,年产值突破1.2亿元
- • 枣庄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成立,中科院百项专利优先本地转化,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枣庄学院成立运河文化研究院,打造区域文化研究高地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园盛大开园,VR技术再现“古代车马制造”传奇
- •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32家“专精特新”企业,专利数突破千件,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 • 枣庄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华为、商汤共建AI算力中心,共筑智慧未来
- • 枣庄市创新举措,建立返贫动态监测平台,精准帮扶4000户困难家庭
- • 运河岸线非遗市集常态化运营,月均交易额突破百万元,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央视《味道》,全网点击量突破亿级大关!》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首批毕业生就业率100%,月薪突破万元大关
- • 荀子文化园荣膺省级社科基地,倾情呈现《劝学》主题实景话剧
-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枣庄段盛大开园:30处明清遗址重现昔日辉煌
- • 山东山亭经济开发区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绿色发展再上新台阶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共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启动:抢救整理革命年代珍贵音像,传承红色基因
- • 台儿庄运河船工技艺:非遗传承走进校园,职业院校选修课助力文化传承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百年菜单传承不断
- • 市中区非遗文化盛宴:百名手艺人齐聚社区,传承绝活魅力无限
- • 市中区“百年中兴文化园”盛大开园,工业遗址华丽变身文创街区
- •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年跨境销售额突破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中陈郝瓷窑遗址考古新发现:唐代青瓷出土印证“北方瓷都”地位
- • 台儿庄与连云港携手共建运河出海通道,外贸成本降幅高达20%
- • 枣庄市教育慈善基金成立,首批资助1200名贫困学子展翅翱翔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迈向国际舞台
- • 台儿庄运河木板年画数字化焕新,AI助力复原失传36道印染技法
- • 东湖公园灯光艺术节盛况空前:3000架无人机编队表演,刷新武汉城市夜景!
- • 老街巷文化漫步路线发布:从中兴公司旧址到百年茶馆,寻味城市记忆
- • 探寻山亭店子镇百年陶坛长红枣酒的古法酿造之谜
- • 台儿庄乡村复兴少年宫助力,实现39个行政村全覆盖,共筑乡村美好未来
- • 鲁班工匠大赛盛况空前,万名技能人才齐聚一堂,优胜者将纳入“大国工匠”培育计划
- • 枣庄张汪板鸭进军欧盟市场,百年老字号年创汇超500万美元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开园祭:果农敬山神祈丰收,共庆丰收佳节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华丽转身,千亩荷塘绽放莲藕经济亿元产值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助力农民增收1.5亿元
- • 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中心落户,助力300家制造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 • 枣庄运河古镇复兴计划启动:10处历史街区整体保护,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山亭徐庄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启用,为23个山村儿童开启快乐成长新篇章
- • 峄城阴平镇万亩生态小麦示范田建成,亩产创1300斤新高,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鲁南金融中心雏形初现
- • 台儿庄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力农民增收,成效显著超3000万元
- • 峄城石榴种植能手张强荣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称号
- • 枣庄数字农业试点:5G技术赋能万亩智慧农田,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中国矿业大学与枣庄携手共建“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共筑绿色发展新篇章
- • 吉利科技集团枣庄换电站生产基地开工,助力新能源汽车生态圈构建
- • 滕州马铃薯博士工作站成立,攻克连作障碍技术难题,助力农业发展
- • 台儿庄渔民传承“船棺水葬”习俗,生态殡葬模式获省级推广
- • 枣庄医保“一卡通行”全覆盖:6区市定点机构异地结算无障碍
- • 峄城吴林街道“乡贤调解室”成为化解矛盾的高效平台,成功率超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