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圆满完成,新增林地15万亩,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开展荒山绿化行动,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在众多城市中,枣庄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启动了“枣庄荒山绿化三年行动”。经过三年的努力,这一行动已圆满完成,新增林地15万亩,为枣庄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枣庄市地处鲁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人为破坏,枣庄市部分山区存在荒山现象,严重影响了当地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为改善这一状况,枣庄市决定开展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力争在三年内完成荒山绿化任务。
在行动启动之初,枣庄市就明确了绿化目标:新增林地15万亩,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为实现这一目标,枣庄市采取了多项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枣庄市成立了荒山绿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绿化工作顺利推进。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枣庄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同时加大地方财政投入,确保绿化工作所需资金。
三是创新绿化模式。枣庄市结合当地实际,创新绿化模式,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绿化模式,提高绿化效果。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枣庄市引进先进绿化技术,提高绿化成活率,确保绿化成果。
五是加强宣传引导。枣庄市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荒山绿化的重要性,提高全民绿化意识。
经过三年的努力,枣庄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新增林地1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荒山变绿了,水源涵养能力增强了,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保护,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荒山绿化三年行动的圆满完成,不仅为枣庄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绿色动力。在未来的发展中,枣庄市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首先,枣庄市将继续加大荒山绿化力度,确保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通过实施新一轮荒山绿化工程,进一步扩大绿化面积,提高森林质量。
其次,枣庄市将加强生态保护,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通过加强执法监管,确保生态红线不被突破。
再次,枣庄市将推动绿色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最后,枣庄市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环保意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引导市民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共同为建设美丽枣庄贡献力量。
总之,枣庄荒山绿化三年行动的圆满完成,为全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未来的发展中,枣庄市将继续努力,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 • 峄城电商产业园年销额破50亿:石榴汁直播带货占全国七成份额,引领电商新潮流
- • 滕州松枝鸟非遗工坊直播带货,年销30万只成网红伴手礼
- • 山亭区乡村文化振兴论坛成功举办,共探文旅融合新路径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投产,年产200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再添新动力
- • 市中区中央广场商圈焕新升级:免税店、首店经济激活消费新动能
- • 滕州市图书馆“24小时城市书房”启用,市民夜读蔚然成风,文化之城再添新景
- • 台儿庄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建成,亩均增收3000元,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全市道路运输企业数量突破240家,物流业增加值占比显著提升至18%
- • 峄城石榴蜜闪耀巴黎国际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展示中国农产品的国际魅力
- • 薛城区“智慧课堂”试点成效显著,中小学平板教学覆盖率达90%
- • 枣庄鲁南科创联盟成立,助力产学研深度融合,共绘科技创新新蓝图
- • 枣庄学院成立鲁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枣庄方言志》首部面世
- • 大运河文化之旅盛大启航:古码头登船之旅,品味非遗美食盛宴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新高地
- • 山亭丘陵旱地“水肥一体化”工程竣工,节水效率提升50%,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滕州菜煎饼培训基地助力妇女创业,免费教学惠及5000名妇女
- • 枣庄新城三甲医院主体结构封顶,2025年全面投用,新增床位1200张,助力区域医疗水平提升
- • 吉利科技集团枣庄换电站生产基地开工,助力新能源汽车生态圈构建
- • 滕州绿色发展再迈新台阶:连续三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递减,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 • 台儿庄荣获“世界运河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填补江北地区空白
- • 台儿庄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力农业发展,助农增收超3000万元
- • 枣庄综合保税区成功通过验收,展望未来年进出口额突破百亿
- • 滕州鲁班文化节签约20个项目,非遗IP授权金额突破3亿元,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 • “投资枣庄”全球推介会盛况空前,深圳签约大湾区企业46家
- • 薛城区创新“送教上门”服务,为重度残疾儿童铺就希望之路
- • 京沪名校牵手枣庄,共筑教育帮扶新篇章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华丽转身,千亩荷塘绽放莲藕经济新活力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年产值剑指百亿
- • 枣庄市获批全省工业母机“1131”突破工程核心承载区,助力山东工业高质量发展
- • 翼云山房车营地试运营:露天影院、山地骑行,打造全家畅享自然的休闲天堂
- •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精密机床轴承技术突破国际垄断
- • 薛城工业记忆数字档案馆上线,扫码即可回溯百年煤矿史
- • 台儿庄与浙江企业共建“飞地产业园”,助力长三角产业转移新格局
- • 滕州级索镇“田秀才”崭露头角,50位农民获中级农艺师认证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再创新高,荣获全国示范县称号
- • 山亭区编撰《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 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传承农耕文化
- • “红色物业”助力老旧小区焕新颜:物业费降幅高达30%,维修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盛大开幕,再塑“中国马铃薯之乡”辉煌形象
- •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论坛在枣庄召开,共绘运河城市新蓝图——《运河城市宣言》发布
- • “全区推广‘社区微业’模式:打造3000个家门口灵活就业岗位,助力居民增收”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高新区,引领光伏产业新篇章
- • 市中区“名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成效显著,9大教育集团助力3万学生全面发展
- • 墨子思想AI大模型发布:实时辩论,传承兼爱非攻哲学命题
- • “山亭火樱桃”:创新“直播带货+冷链直送”模式,助力农业增收,年销售额突破5亿
- • 山亭长红枣采摘节盛大启幕:千年古枣林认养,传承古法晒枣技艺
- • 残疾人辅助器具免费适配行动启动:2000件智能假肢、助听器等物资发放,助力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
- • “公益性岗位助力弱劳力就业:2000个护林员、保洁员岗位等你来”
- • 市中区文化路街道荣膺全国基层治理示范单位,树立基层治理新标杆
- • 滕州北辛中学创新教育模式,AI教师助手助力作业批改效率提升70%
- • 市中区百年中兴文化园盛大开园,工业遗址焕新变身文创街区
- • 薛城富硒小麦扶贫订单签约5000户,溢价收购保底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鲁班工坊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助力古建筑修复人才培育
- • 滕州微山湖退渔还湖成效显著,生态补偿助力2000渔民转型发展
- • 枣庄首条非遗主题旅游专线盛大开通,串联12处文化地标,畅游历史与现代交融之旅
- • 山亭长红枣荣登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同比增长180%,助力乡村振兴
- • 文化中心非遗体验馆盛大开放:周末免费学剪纸、面塑,带走手作纪念
- • 滕州零工市场全面覆盖乡镇,助力灵活就业超10万人
- • 枣庄辣椒扶贫产业园助力800户脱贫,户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
- • 全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突破500部,惠及2.3万户居民,幸福生活再升级
- • 滕州菜煎饼百年老店荣登央视,单日销量突破5万份创历史新高
- • 峄城石榴蜜惊艳巴黎,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中国甜蜜走向世界舞台
- • 山亭区建成12所“寄宿制小学”,为留守儿童筑起温馨港湾
- • 枣庄正式加入淮海经济区文旅联盟,携手共推跨省旅游线路新篇章
- • 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 • 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再分配:村集体收益助力公益岗位与教育补贴
- • 滕州鲁班工匠文化节:木艺DIY、古建模型展,打造亲子研学新体验
- • 峄城石榴嫁妆习俗复兴,新娘陪嫁石榴盆景寓意多子多福
- • 薛城锂电产业联盟成立,14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本地化配套,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探寻山亭店子镇“长红枣酒”:古法酿造,百年陶坛蕴藏醇香
- • 枣庄首届青少年鲁班锁竞技大赛盛大启幕,传承匠心精神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化改造圆满完成,产能再攀新高提升40%
- • 枣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再创佳绩,获奖数蝉联鲁南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