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编撰《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 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传承农耕文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劳动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山东省山亭区教育局联合当地农业部门,精心编撰了《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将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为学生们提供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农耕文化教育课。
《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以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为线索,详细介绍了每个节气对应的农事活动、民俗风情以及相关历史故事。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具有知识性,又具有趣味性,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农耕文化,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精神。
教材的编撰过程中,山亭区教育局充分调动了当地农业专家、农民以及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教材的编写和审核工作。教材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农耕知识,还融入了劳动教育的元素,让学生们在学习农耕文化的同时,亲身参与到农耕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的投入使用,为山亭区的劳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将教材内容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例如,在立春时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农业基地,了解春耕备耕的情况;在清明时节,带领学生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体验劳动的乐趣;在夏至时节,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学习农作物种植技术;在秋分时节,让学生参与收割、晾晒等农事活动,感受丰收的喜悦。
通过这些劳动教育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农耕知识,还培养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劳动教育也让学生们更加珍惜粮食,懂得感恩,传承了中华民族勤劳、朴实的优良传统。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的编撰和推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许多学校纷纷借鉴山亭区的经验,将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之,山亭区编撰《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将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传承农耕文化,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地方借鉴山亭区的经验,让劳动教育在校园里绽放光彩。
- • 滕州智慧物流港启用,农产品冷链24小时直达长三角,损耗率降低50%
- • 枣庄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45个集体200人获省级荣誉
- • 全省首个“保税研发”试点在枣庄经开区成功落地,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价值翻番,订单已排至2026年
- • 中日氢能合作论坛签约8项目,共建万吨级绿氢供应基地,推动能源转型新篇章
- • 鲁南直播电商产业园孵化本土品牌30个,GMV突破10亿,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墨子思想AI大模型发布:实时辩论,传承兼爱非攻哲学命题
- • 翼云湖集装箱民宿爆红:湖景露台+星空房,抖音点赞超百万,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 • 社区微工厂助力灵活就业,手工编织、电商客服岗位激增2000个
- • 枣庄首家公办自闭症儿童幼儿园开园,填补特殊教育空白,为星星的孩子照亮希望之路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正式启用,日韩半导体项目签约15个,共筑区域经济新篇章
- • 山亭长红枣闪耀迪拜世博会中国馆,中东市场订单激增300%
- • 滕州东郭镇秸秆综合利用创新高,生物质燃料厂年创收千万
- • “红色交通线”数字地图上线:VR技术还原抗战时期地下情报网
- • 百年中兴煤矿遗址改造启动: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变身文创综合体
- • “教师结对帮扶贫困生行动:助力升学率飞跃,阻断代际贫困”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占比首超60%,招商引资助力新增就业七成
- • 翼云湖环湖步道贯通:50公里健身绿道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发展
- • 薛城家政劳务品牌助力脱贫妇女,月薪6000元,家政服务行业迎来新篇章
- • 峄城搬迁户“一户一策”就业帮扶,助力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 • 峄城榴园镇石榴剪纸大赛成功举办,非遗技艺焕发新生
- • 中国兽药谷年产值突破50亿元,跻身全国三强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AI导览全新上线:虚拟老兵深情讲述“血战运河”细节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讲解、一键预约,打造全方位旅游体验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汁、石榴酒出口订单激增200%,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土地托管助力农户增收,托管面积突破50万亩,亩均增收达500元
- • 枣庄市农广校创新举措,打造“田间大学”助力高素质农民培育
- • 台儿庄夜游运河美食专线火爆,单月营收突破1200万元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焕新升级,AR互动体验区助力红色教育再焕活力
- • 台儿庄中秋拜月大典:汉服爱好者共赏运河明月,传承古礼之美
- • 《枣庄通史》编纂启动:系统梳理三千年城市脉络,传承历史文脉
- • 枣庄市发布“教育强市18条”,未来三年新增学位5万个,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山亭冯卯皮影戏演绎冬奥风采,非遗艺术走进鸟巢绽放光彩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宴大赛引关注,冠军菜品拍出10万元天价
- • 山亭生态经济试验区获批,林果碳汇交易额破亿元,绿色经济再创佳绩
- • 枣庄首届农产品直播大赛成功举办,单日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
- • 东湖公园灯光艺术节盛况空前:3000架无人机编队表演,刷新武汉城市夜景!
- • “冠世榴园旅游扶贫专线开通,沿线农家乐年均收入超20万元”
- • 枣庄职业院校创新实践,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助力智能制造人才培养
- • 枣庄“数字乡村大脑”上线,全面覆盖500个行政村,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村焕发活力,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
- • 市中区光伏发电覆盖率突破90%,助力实现年减碳15万吨目标
- • 台儿庄古城再创辉煌: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营收再创新高
- • 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全市数量突破2000家,年营收同比增长45%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分红盛宴:年分红超2.5亿元,3.2万果农共享丰收喜悦
- • 台儿庄黄花牛肉面速食装热销电商平台,月销量突破10万盒
- • 灵活应变,精准宣传:政府工作报告、招商推介及媒体宣传的细节调整策略
- • “伏里土陶生肖盲盒热销,传统工艺引领年轻消费新潮流”
- • 枣庄乡村垃圾分类新篇章:覆盖率超90%,资源化率达85%
- • 智慧灯杆民生服务平台正式投用:WiFi、充电桩、紧急呼叫功能一杆多用,便民服务再升级
- • 峄城世界石榴博览会筹备启动,全球20国客商共赴榴乡盛宴
- • 山亭区智慧工厂崛起,日产鲜菇30吨直供长三角,引领食用菌产业新潮流
- • 枣庄首座“未来学校”落户薛城,引领5G+AI教学新潮流
- • 台儿庄莲藕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突破5亿,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市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成率100%,实现“看病不出村”的伟大突破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助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 • 全市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100%达标,助力“小病不出村”梦想成真
- • 峄城“石榴贷”助力小微企业,发放3亿元贷款促进经济发展
- • 农村旱厕改造全省典范:3.8万户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获中央奖励
- • 枣庄市全面启动“乡村人才雁阵工程”,力争三年内引进千名农业博士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千所村卫生室完成改造,远程医疗全覆盖助力基层医疗服务升级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再创辉煌:千人同烙十层巨型煎饼挑战世界纪录
- • 熊耳山地质公园华丽升级,5A景区再添VR溶洞探险新亮点
- • 滕州张汪板鸭非遗工坊投产,真空包装助力远销欧美华人市场
- • 枣庄十大名小吃评选揭晓,辣子鸡、菜煎饼荣登榜首,传统美食魅力依旧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引领绿色能源新潮流:水上光伏与水下养殖实现年产值破亿
- • 市中区“名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成效显著,9大教育集团助力3万学生全面发展
- • 葫芦套村悬崖玻璃栈道开放:鲁南第一高山古村落美景尽收眼底
- • 薛城周营镇“智慧辣椒大棚”启用,AI精准控温增产30%,助力乡村振兴
- • 微山湖红荷湿地荣膺国家5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生态旅游再攀新高
- • 《枣庄非遗大观》出版,全面展示枣庄8大类152项文化遗产
- • 滕州洛房泥塑传承人李广福荣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传统技艺再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