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火樱桃音乐节助力旅游消费,创收1.2亿元新纪录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举办各类特色旅游活动,以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体验。近日,山东山亭火樱桃音乐节盛大开幕,不仅为游客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更是有效带动了当地旅游消费,创下了1.2亿元的新纪录。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作为山东山亭区的一项重要旅游活动,自举办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今年的音乐节以“火樱桃”为主题,将音乐与火热的樱桃产业相结合,旨在通过音乐的力量,推动山亭区旅游业的发展。
音乐节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乐队和歌手轮番登台献艺,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同时,山亭区的特色美食、手工艺品等也纷纷亮相,让游客在享受音乐的同时,还能品尝到地道的山亭美食,购买到独具特色的纪念品。
据悉,此次音乐节吸引了近10万名游客前来观看,其中不乏来自周边省市的外地游客。音乐节的举办,不仅丰富了山亭区的旅游产品,还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据统计,音乐节期间,山亭区的旅游消费达到了1.2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此次音乐节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山亭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山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旅游业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山亭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音乐节的成功举办,也进一步提升了山亭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山亭区地处山东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此次音乐节的举办,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山亭,也让山亭的美景和美食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未来,山亭区将继续以火樱桃音乐节为抓手,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山亭区还将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总之,山亭火樱桃音乐节的成功举办,为当地旅游消费带来了显著效益,也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山亭区旅游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枣庄“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助农销售超千万元,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市启动“垃圾分类进校园”行动,助力环保新生代茁壮成长
- • 全市评选“乡村振兴带头人”100名,每人奖励1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跃居京杭运河十大港口前列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助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数字文旅新体验,AR导航串联12处科圣地标
- • 枣庄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医疗资源全面升级,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 • 枣庄辣子鸡烹饪大赛激情上演,百名大厨共展“火辣匠心”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枣庄“黑盖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对标国际品牌
- • 枣庄市创新举措,建立返贫动态监测平台,精准帮扶4000户困难家庭
- • 山亭徐庄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启用,为23个山村儿童开启快乐成长新篇章
- • 台儿庄“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单场助农销售破千万元,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扶贫车间”助力乡村振兴: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月均增收2500元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携手3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 • 枣庄红色研学线路发布,10处革命遗址焕发新活力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探寻科圣文化之旅
- • 峄城榴园镇“石榴王擂台赛”开赛,千年古树果实拍出万元高价,千年榴园焕发新活力
- • 石榴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打造一站式文旅体验新地标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三年内培育百名领军校长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正式启动,抢救整理革命年代珍贵音像
- • 市中区大力推进“非遗进课堂”,打造23所传统文化特色学校
- • 枣庄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殊荣,民生支出占比80%彰显民生情怀
- • “枣庄号”中欧班列加密至周双列,俄罗斯木材专线助力国际贸易新篇章
- •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论坛在台儿庄成功举办,共启《运河城市协同发展宣言》
- • 枣庄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圆满完成,新增林地15万亩,助力生态建设新篇章
- • 薛城工业记忆数字档案馆上线,扫码即可回溯百年煤矿史
- • 滕州创新举措,全国首个马铃薯区块链溯源平台正式建成
- • 枣庄民艺博物馆开馆,千件老物件重现鲁南生活画卷
- • 枣庄反诈宣传出新招:“沉浸式剧场”助力市民提升防骗意识
- • 枣庄跨境电商产业园年交易额突破30亿元,开启区域经济新篇章
- • 山亭生态修复工程荣获联合国人居署表彰:废弃矿坑华丽变身千亩花海
- • 山亭长红枣采摘节盛大开幕:认养枣树,体验古法晒枣技艺,共赴丰收盛宴
- • 消费扶贫专馆销售额破2亿:200种农产品直供城区商超,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设立200亿绿色产业基金,助力碳中和项目发展
- • 枣庄教师张伟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35年扎根乡村教育谱写教育传奇
- • 枣庄“贫困村教师周转房”项目助力200所乡村学校改善教学环境
- • 枣庄创新实践“渔光互补”模式,万亩坑塘华丽转身光伏农场
- • 滕州至青岛港海铁联运专列开通,企业物流成本降低35%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峄城阴平镇举办“红色柳编展”,传承非遗讲述革命故事
- • 枣庄学院毕业生本地就业率再创新高,40%毕业生选择留在本地发展
- • 滕州柳琴戏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村级剧团巡演足迹遍布百场
- • 峄城乡村智慧广播站全覆盖,方言播报助力政策深入人心
- • 峄城峨山镇“快递进村”全覆盖,农产品出山时效提升5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首批毕业生就业率100%,月薪破万元,引领职业教育新风向
- • 台儿庄古城运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重现漕运繁忙景象
- • 山亭区乡村壁画大赛圆满收官,艺术家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 台儿庄运河渔民转产安置,3000人投身文旅服务业焕发新活力
- • 山亭林下经济数字云平台正式启用,10万亩林场实现“一屏监管”
- • 台儿庄马兰屯镇非遗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入住率高达90%,传承文化魅力,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非遗扶贫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泥塑产品热销全国,助力村民月均增收2000元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正式启用,日韩半导体材料项目签约15个,共筑区域经济新篇章
- • 枣庄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300座处理站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创新推广“渔光互补”模式,光伏板下年养鱼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山亭山区保留“夜嫁”传统,火把队伍照亮深山娶亲路
- • 台儿庄古城五一单日客流突破15万,创历史新高,展现旅游魅力
- • 大运河沿线“渔家乐”集群盛大开业:渔民转产旅游服务,户均年收入突破10万元
- • 薛城沙沟受灯民俗重启,元宵节点亮千米灯阵,传统魅力焕发新生
- • 薛城沙沟镇“乡村创客空间”助力乡村振兴,32个入驻项目带动就业千人
- • 山亭区“互联网+医疗扶贫”助力健康扶贫,远程问诊突破十万次大关
- • 市中区“城市领读人计划”启动:快递员、环卫工成为荐书明星
- • 薛城百年工业记忆摄影展揭幕:老厂房焕新颜,变身艺术空间
- • 薛城废弃工厂涂鸦艺术季盛大启动,工业废墟华丽变身潮流地标
- • 山亭区携手中科院打造“零碳示范镇”,荣获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支持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开班,校企联合共育高技能人才
- • 墨子故里荣膺“全国研学基地”称号:年接待学生超50万人次,传承千年智慧
- • 枣庄“贫困村教师周转房”项目助力200所乡村学校,温暖教育扶贫之路
- • 市中区老旧工业区改造焕新颜,科创综合体助力区域发展新篇章
- • 民国影视城盛大开城迎客:换装穿越拍大片,打卡《台儿庄》拍摄地,体验别样民国风情
- • 台儿庄涧头集小学“运河童声合唱团”荣耀登国家大剧院舞台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跃居京杭运河十大港口,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枣庄辣椒扶贫产业园荣获省级示范,年出口创汇突破3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