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荣获教育部典型案例,创新教育协同育人新路径

枣庄新闻网 阅读:4 2025-08-01 18:10:24 评论:0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各地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以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众多创新教育模式中,枣庄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为全国教育协同育人提供了宝贵经验。

枣庄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家校社共育”为核心,以“协同创新”为动力,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整合家庭、学校、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内涵

家校社协同育人,即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参与教育过程,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2. 学校教育: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重要场所,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社会教育: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舞台,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二、枣庄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之处

1. 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枣庄市建立了家校社协同育人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形成了协同育人合力。

2. 创新协同育人方式。通过开展家长学校、亲子活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加强家校沟通,促进家校共育。

3. 拓展协同育人资源。整合社会资源,如企业、社区、文化场馆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4. 强化协同育人评价。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评价体系,对各方参与情况进行评价,确保协同育人取得实效。

三、枣庄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成效

1.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

2. 促进家校关系和谐。家校社协同育人,增进了家长对学校的了解,促进了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3. 提高教育质量。家校社协同育人,整合了各方资源,形成了教育合力,提高了教育质量。

总之,枣庄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为全国教育协同育人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各地应积极借鉴枣庄市的成功经验,创新教育协同育人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推荐文章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枣庄新闻网,枣庄民生新闻,枣庄今日头条,枣庄信息网,枣庄新闻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