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10个偏远山村通5G信号,留守老人实现“云问诊”,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我国5G技术的飞速发展,5G信号已逐渐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然而,在偏远山区,由于地形复杂、人口稀少等原因,5G信号的覆盖仍然存在一定难度。近日,山东省山亭区成功实现了10个偏远山村的5G信号覆盖,让留守老人实现了“云问诊”,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山亭区位于山东省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这里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留下了大量留守老人。这些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诸多不便,尤其是医疗资源匮乏,使得他们的健康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山亭区积极推动5G网络建设,将5G信号引入偏远山村。经过努力,目前已有10个偏远山村实现了5G信号覆盖,让这些山村的留守老人能够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
“云问诊”是山亭区为留守老人提供的一项创新服务。通过5G网络,留守老人可以与远在城市的医生进行实时视频通话,实现远程诊疗。医生可以根据老人的病情,给出诊断建议和治疗方案,让留守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这项服务得到了留守老人的热烈欢迎。74岁的李奶奶说:“以前我们这里看病很不方便,要跑到镇上或者县城,路途遥远,而且医疗条件有限。现在有了‘云问诊’,我们不出门就能看医生,真是太方便了。”
山亭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5G网络的覆盖和“云问诊”服务的推出,极大地改善了偏远山村的医疗服务条件。下一步,山亭区将继续推进5G网络建设,扩大覆盖范围,让更多偏远山村的居民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除了“云问诊”,5G技术在山亭区的应用还涉及教育、农业等多个领域。在教育方面,山亭区利用5G网络实现了远程教育,让偏远山村的孩子们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农业方面,5G技术助力智慧农业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山亭区通过5G技术的应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不仅有助于改善留守老人的生活品质,还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未来,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相信山亭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会走得更远、更快。
总之,山亭区10个偏远山村通5G信号,留守老人实现“云问诊”的举措,充分展示了我国在5G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5G技术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 枣庄五区一市共筑文化盛宴,百场活动免费开放“文化惠民一卡通”
- • 鲁班工坊在马来西亚落户,助力中国古建筑修复技术标准国际化
- • 滕州微山湖湿地国际荷花节盛况空前,文创产品远销20国助力文化交流
- • 《66米长卷剪纸再现台儿庄大战,创纪录捐赠国家博物馆》
- • 枣庄市创新招商手段,全球招商数字孪生系统助力千亩产业用地推介
- • 峄城非遗扶贫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泥塑产品热销全国,助力村民月均增收2000元
- • 滕州市美术馆“当代水墨名家邀请展”盛大开幕,百幅佳作彰显文化底蕴
- • 济南-枣庄共建空天信息产业园:省会经济圈“飞地经济”典范
- • “台儿庄‘联村共建’模式助力薄弱村集体增收百万”
- • 枣庄不动产登记迈入“智能秒批”时代,办理时效提速80%
- • 市中区全力推广“午休躺睡”工程,关爱2万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
- •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村魅力绽放,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共探“北方瓷都”千年技艺之谜
- • 台儿庄运河渔民转型文旅服务,年人均收入翻番达3万元
- • 台儿庄与浙江企业共建“飞地产业园”,助力长三角产业转移新篇章
- • 枣庄教育发展基金正式设立,首期募集资金1.2亿元助力校园建设
- • 峄城吴林街道“乡贤调解室”:化解矛盾,成功率高达95%,为基层治理注入和谐力量
- • 枣庄石榴产业崛起,深加工产值突破50亿元,荣登《人民日报》头版!
- • 滕州龙阳绿萝卜节盛大开幕,签约农产品订单突破5亿元大关
- • 薛城樱花大道荣膺全国最美街道,游客量同比增长60%,魅力绽放引众人瞩目
- • 峄城石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元,助力10万农户增收致富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多酚提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引领产业发展新篇章
- • 薛城舜耕中学教师团队荣获“全国教学创新成果特等奖”荣光闪耀
- • 台儿庄运河文化创意产业联盟成立,年产值突破8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枣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创新,15万亩实现“一季双收”
- • 枣庄辣椒产业示范园盛大挂牌,年交易量突破20万吨,成为北方最大集散地
- • 枣庄创新实践“渔光互补”模式,万亩坑塘华丽转身光伏农场
- • 枣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年交易额激增120%
- • 吉利科技集团枣庄换电站生产基地开工,助力新能源汽车生态圈构建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焕新升级,沉浸式情景剧《夜袭洋行》每周精彩上演
- • 枣庄烧饼香飘千年 老手艺烤出时代新风味
- • 枣庄十大名小吃评选揭晓,辣子鸡、菜煎饼荣登榜首,美食盛宴再掀高潮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
- • 峄城石榴蜜闪耀巴黎国际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展示中国农产品的国际魅力
- • 《奚仲传奇》动画电影立项:好莱坞团队加盟,夏商科技史诗即将呈现
- • 枣庄新城首个三甲医院封顶在即:1200张床位,2025年全面投用,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 • 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在枣庄落地,助力农业技术转化200余项
- • “扶贫果园”认养计划正式启动:市民认领果树,共享收益助力脱贫家庭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翼云湖环湖健身步道贯通:50公里绿道助力乡村振兴,串联8个示范村焕新颜
- • 全国首个石榴种质资源库在枣庄建成,超300个品种得以永久保存
- • 枣庄中小学全面接入“AI智慧教育云平台”,精准诊断学情,开启教育新篇章
- • 全国首个“智慧石榴云平台”在峄城上线,亩产提升2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市中区光明路街道“积分制管理”助力文明乡风,全省推广成效显著
- • 铁道游击队IP联名潮牌发布,战地元素引爆年轻消费市场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新乡贤回乡”工程,签约投资项目50个,助力乡村振兴
- • "榴枣归乡"工程评选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光伏农业大棚助力农民增收:棚顶发电、棚下种菌,实现户均年增收1.2万元
- • 台儿庄运河文化创意产业联盟成立,年产值突破8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滕州菜煎饼培训基地孵化千名“煎饼西施”,助力创业月收入轻松过万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讲解、一键预约,旅游体验全面升级
- • 石榴深加工产业链扶贫:5000户果农入股合作社,年分红超3000万元
- • 枣庄乡村公益岗助力兜底安置,1.3万特困群众重拾生活希望
- • 滕州马铃薯指数:引领全国薯业价格风向标
- • 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引领行业新篇章
- • 枣庄十五中科技创新团队在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斩获金奖,彰显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实力
- • 薛城区“智慧课堂”试点成效显著,中小学平板教学覆盖率达90%
- • 峄城携手浙江大学共建石榴产业研究院,共育抗病新品种助力产业发展
- • 山亭火樱桃冰淇淋席卷罗森便利店,首发当日售罄10万支,夏日清凉新宠诞生!
- • 峄城石榴林碳汇交易首单签约,农户增收超千万元,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首批毕业生就业率100%,月薪突破万元大关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年消化10万吨鲜果助力创汇超5亿
- • “榴枣归乡”工程助力家乡发展,引进高层次人才800余名
- • 枣庄市发布“招商新十条”,固定资产投资奖励高达1亿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枣庄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展现生态修复新典范
- • 枣庄柳琴戏传承人王艳玲荣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传承民族瑰宝
- • 枣庄山亭区地瓜产业园产值破亿,成为富民“金疙瘩”
- • 老街巷文化漫步路线发布:从中兴公司旧址到百年茶馆,寻味城市记忆
- • 枣庄“乡村CEO”计划助力乡村振兴,引进50名管理人才驻村
- • 台儿庄“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单场助农销售破千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薛城锂电新材料产业园三期投产,全球首条固态电池生产线成功落地
- • 滕州扶贫助学基金助力1.1万学子圆梦未来,累计发放4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