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非遗大观》出版,全面展示枣庄8大类152项文化遗产
近日,备受瞩目的《枣庄非遗大观》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系统收录了枣庄市8大类15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旨在全面展示枣庄丰富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枣庄,位于山东省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自古以来,枣庄人民在劳动生产、生活习俗、民间艺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出版的《枣庄非遗大观》一书,将枣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为后人研究、传承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参考。
《枣庄非遗大观》分为八个大类,分别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每个大类下又细分为若干小类,共计15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民间文学方面,枣庄拥有丰富的民间故事、传说、谚语等。如《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故事,流传至今,家喻户晓。在传统音乐方面,枣庄的民间音乐独具特色,如《枣庄鼓子曲》、《枣庄渔鼓》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传统舞蹈方面,枣庄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如《枣庄秧歌》、《枣庄花鼓》等,舞姿优美,富有地方特色。传统戏剧方面,枣庄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如《枣庄梆子》、《枣庄柳琴戏》等,深受群众喜爱。
曲艺方面,枣庄的民间曲艺形式多样,如《枣庄快板》、《枣庄相声》等,幽默风趣,富有生活气息。传统体育方面,枣庄的民间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如《枣庄武术》、《枣庄风筝》等,既锻炼了身体,又传承了民间技艺。
在传统手工技艺方面,枣庄的民间手工艺独具匠心,如《枣庄剪纸》、《枣庄泥塑》等,技艺精湛,独具特色。民俗方面,枣庄的民间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习俗,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枣庄非遗大观》的出版,对于保护和传承枣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该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全面了解枣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窗口,也为枣庄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新时代背景下,枣庄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出版《枣庄非遗大观》一书,枣庄市将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枣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贡献力量。
总之,《枣庄非遗大观》的出版,标志着枣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枣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增添新的光彩。
- • 峄城石榴宴惊艳亮相,128道创新菜品诠释石榴豆腐的传奇魅力
- • “光伏+渔业”示范园并网发电:创新模式引领绿色渔业发展,年产值突破2亿
- • 山亭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首月成交额破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老街巷文化漫步路线发布:从中兴公司旧址到百年茶馆,寻味城市记忆
- • 枣庄港新航线启航,直航越南海防港,年吞吐量有望突破50万标箱
- • 薛城铁道游击队影视城“红色剧本杀”2.0版上线,游客化身抗日英雄重温红色岁月
- • 市中区光明路街道“积分制管理”成效显著,文明风尚全省推广
- • 京沪高铁沿线最大智慧物流枢纽在枣庄落地,顺丰、京东等8家企业联合投资
- • 市中区全力推广“午休躺睡”工程,关爱2万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
- • 枣庄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300座处理站助力乡村振兴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完成:告别内涝,5万居民共享幸福生活
- • 高山移民社区配套产业园投用,1400户搬迁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膺“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弘扬传统文化再创辉煌
- • 匡衡“凿壁借光”遗址公园盛大开园,沉浸式研学体验汉代勤学文化
- • 枣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年交易额激增120%
- • 枣庄首条云巴线路规划公示:智能无人驾驶助力老城区与高铁站无缝连接
- • 薛城精密齿轮制造企业突破技术难关,纳米涂层技术让齿轮寿命延长3倍
- • 山亭生态补偿机制全省推广,绿水青山变现超5亿元
- • 社区工厂助力脱贫:服装加工、电子组装岗位定向招聘,拓宽就业新途径
- • 枣庄综保区再创辉煌:跻身全国十强,跨境电商年交易额突破200亿
- • 台儿庄运河农场稻田艺术节盛大启幕,游客沉浸农耕文化体验之旅
- •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便捷高效开启宝宝新生活”
- • 台儿庄运河文旅产业带引资180亿,华侨城打造“数字运河光影秀”:传承历史,创新未来
- •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路线:探寻春梅秋叶的浪漫之旅
- • 枣庄农商行创新金融产品,智慧农机贷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崛起,年产值突破80亿元,荣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
- • 枣庄与山东大学携手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50项专利优先本地产业化
- • 枣庄学院新校区启用: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学科建设,打造智慧教育新高地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园升级,年产值突破15亿元,助力5万农户增收致富
- • 峄城石榴根雕技艺焕新生,青年匠人直播带货月入破10万
- • 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区揭牌,国电投投资50亿建绿氢制备基地,绿色能源发展再迈新台阶
- • 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全市数量突破2000家,年营收同比增长45%
- • 峄城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竣工:30万村民共享“同源同质”自来水,幸福生活再升级
- • 山亭区“扶贫孝善基金”发放,温暖贫困老人心,惠及1.2万贫困老人
- • 滕州辣子鸡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标准化生产线助力全产业链升级
- • 台儿庄夜游古城·光影戏剧节启幕,沉浸式演出引爆暑期游
- • 探秘枣庄老街巷:从老洋行到百年茶馆,品味旧时光的味道
- • 枣庄张汪板鸭进军欧盟市场,百年老字号年创汇超500万美元
- • 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再分配:村集体收益助力公益岗位与教育补贴
- • 全市村级数字服务站建设成效显著,政务服务迈向“一网通办”
- • 枣庄农村地区光伏发电全覆盖,清洁能源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年产值剑指百亿
- • 山东山亭经济开发区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绿色发展再上新台阶
- • 薛城锂电新材料产业园三期投产,全球首条固态电池生产线落地,引领新能源产业新篇章
- • 市中区文化路街道荣膺全国基层治理示范单位,树立基层治理新标杆
- •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升级开放:全息投影重现“飞车夺药”经典战役,传承红色记忆
- • 台儿庄古城中学携手曲阜师大,共同打造儒家文化传承中心
- • 枣庄首个人工智能产业园落户薛城区,助力智慧城市新发展
- • 冠世榴园星空露营基地:周末限定观星望远镜体验与篝火晚会,邂逅浪漫星空夜
- • 比亚迪储能电池项目落户枣庄,年产能50GWh,助力绿色能源发展再添新动力
- • “枣庄号”中欧班列加密至周双列,俄罗斯木材专线正式开通
- • 枣庄民艺博物馆开馆,千件老物件重现鲁南生活画卷
- • “滕文公治国思想研讨会成功举办,发布《仁政实践与乡村振兴》研究报告”
- • 枣庄创新“渔光互补”模式,光伏板下年养鱼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子足球队再创佳绩,蝉联全省青少年联赛冠军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全球学者共话兼爱精神传承
- • 峄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覆盖90%行政村,年分红超2亿,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生态护林员岗位助力脱贫攻坚,2500贫困群众年增收1.2万元
- • 枣庄市启动“新乡贤回乡”工程,签约投资项目50个,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山亭区地瓜产业园产值破亿,成为富民“金疙瘩”
- • 蟠龙河棚改安置房盛大交付:3000户居民喜迁高标准电梯房,配套商业综合体焕新生活
- • 滕州马铃薯指数引领全国薯业价格风向标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采摘节盛大开幕,千亩榴林喜迎丰收盛景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首演盛大开启: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共谱周末狂欢盛宴
- • 山亭伏里土陶烧鸡:窑火不熄,古法工艺点燃乡村旅游新火花
- • 台儿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百个摊位月均收入过万
- • 东湖公园焕新升级:智慧跑道与星空露营基地打造城市绿心新地标
- • 冠世榴园建“奚仲车阵”体验区:驾驭复刻古战车穿越千年时光之旅
- • 枣庄云轨2号线试运行开启,五区快速联通新时代
- • 台儿庄万亩湿地修复工程启动,新增鸟类栖息地50处,生态画卷再添新彩
- • 台儿庄运河经济开发区盛大揭牌,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签约30亿元,助力绿色航运发展
- • 峄城中医馆实现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超10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