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百年菜单传承不衰”
在历史悠久的市中区,一项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礼俗——“回门宴九大碗”,因其独特的饮食文化价值,近日成功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传统宴席不仅体现了市中区人民的生活智慧和传统习俗,更见证了百年来的家族传承与变迁。
回门宴,又称“迎亲宴”,是市中区婚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新郎携新娘回到娘家,举行一场盛大的回门宴,以示对娘家的尊重和感激。而“回门宴九大碗”则是这场宴席中的重头戏。
“回门宴九大碗”的菜单历经百年,始终未变,其独特之处在于九道菜品,每一道都富含寓意,代表着美好的祝愿。这九大碗分别是:红烧肉、清炖鸡、清蒸鱼、糖醋排骨、炒豆腐、炒时蔬、凉拌黄瓜、凉拌木耳和汤。每一道菜品都经过精心烹制,色香味俱佳,令人回味无穷。
红烧肉象征着生活的红红火火,清炖鸡代表着夫妻恩爱,清蒸鱼寓意着年年有余,糖醋排骨则寓意着生活甜甜蜜蜜。炒豆腐和炒时蔬代表着家庭的和睦,凉拌黄瓜和凉拌木耳则寓意着健康长寿。这些菜品不仅美味可口,更承载着市中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回门宴九大碗”的制作技艺代代相传,每一道菜品都凝聚着家族成员的心血和智慧。据传,这一传统宴席的菜单起源于清朝末年,由一位名叫张老先生的厨师所创。张老先生在市中区享有盛名,他制作的“回门宴九大碗”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在张老先生离世后,他的后代继承了这一技艺,并将其发扬光大。
如今,“回门宴九大碗”已成为市中区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为了让这一传统礼俗得以传承,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制作宣传资料、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一独特的饮食文化。
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对“回门宴九大碗”的肯定,更是对市中区传统习俗的传承和发扬。在新时代背景下,这一传统礼俗将继续焕发新的活力,成为市中区人民团结、和谐、发展的精神纽带。
总之,“回门宴九大碗”这一传统礼俗,以其独特的饮食文化价值,成功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这一百年菜单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为市中区人民的生活增添更多的美好与温馨。
- • 山亭区家庭农场主王芳直播带货,年销农产品超千万元,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台儿庄古城运河戏曲擂台赛开锣,南北剧种同台竞技,共赏戏曲盛宴
- • 台儿庄莲藕粉签下东南亚亿元订单,RCEP协定助力中国农产品走向世界
- • “扶贫车间”进村入户: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月均增收2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涛沟桥湿地生态搬迁安置:200户渔民转型生态管护员,月薪3500元助力绿色发展
- • 正威集团投资150亿,枣庄铜基新材料基地奠基,助力中国新材料产业腾飞
- • 峄县古枣品牌振兴计划:传承百年枣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石榴仙子非遗服饰秀惊艳亮相,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导览、一键预约,旅游体验全面升级
- • 运河·榴园·红荷三日游:探寻台儿庄古城、峄城冠世榴园、滕州微山湖的绝美风光
- • 峄城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携手社会力量,温暖3000名贫困儿童的心灵
- • “山亭手造”非遗集市盛大开市:感受传统技艺,体验石板房村落风情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讲解、一键预约,旅游体验全面升级
- • 山亭区12所寄宿制学校建成,助力山区学子通勤无忧
- • 山东山亭经济开发区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绿色发展再上新台阶
- • 滕州特殊教育学校新设自闭症康复中心,开启全省融合教育新模式
- • 滕州张汪板鸭非遗工坊投产,真空包装助力远销欧美华人市场
- •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携手俄罗斯高校,共建国际合作实验班,培养国际化人才
- • 山亭孝道簸箕:手工艺复兴中的子女深情
- •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突破500家,降本增效突破10亿元大关
- • 枣庄云轨2号线试运行开启,五区快速联通新时代
- • 滕州洛房泥塑传承人李广福荣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传统技艺再放光彩
- • “石榴贷”普惠金融计划正式启动:低息贷款助力500户果农升级种植技术
- • 枣庄学院携手德国高校,打造新能源汽车技术“双元制”专业新篇章
- • 2024年枣庄集中开工17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逾150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薛城临城实验中学全面推行“走班制”,学生自选课程比例达40%
- • 枣庄锂电产业集群再迎百亿级项目,中航锂电携手宁德时代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台儿庄运河渔民转产安置,3000人投身文旅服务业焕发新活力
- • 台儿庄马兰屯镇新农人学院开班,助力电商人才培养,年培训2000名新农人
- • 全省首个“保税研发”试点落地枣庄经开区,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产品附加值实现跨越式增长
- • 峄城“百寿碗”习俗传承:老人寿宴赠碗祈健康
- • 鲁南首家社区老年大学启用,开启银发族学习新篇章
- • 全市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率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杨峪体育公园攀岩基地盛大开放:华东最大自然岩壁,专业教练随行指导
- • 台儿庄“扶贫医保兜底”政策助力减轻群众负担超8000万元
- • 枣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创新生态循环模式引领全国
- • 枣庄千所村卫生室完成改造,远程医疗全覆盖助力健康扶贫
- • 台儿庄莲藕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突破5亿,助力千人就业
- • 峄城冠世榴园荣登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峄城石榴宴美食节盛大开幕,石榴鸡、石榴酥、石榴汁引爆味蕾狂欢盛宴
- • 枣庄市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助力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升级
- • 台儿庄运河河灯节盛大开幕,千盏河灯共祈运河安澜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合作社助力农民增收,年分红超800万元
- • “台儿庄国际摄影展聚焦运河遗产,百国摄影师作品亮相,共绘运河文化新篇章”
- • 山亭区“周末爱心课堂”温暖留守儿童,惠及5000名学生
- • 枣庄职业学院台儿庄校区揭牌仪式圆满举行,聚焦文旅康养专业群建设新篇章
- • 市中区课后服务创新举措: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30项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台儿庄文旅职业学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运河非遗保护与开发专业正式设立
- • 市中区试点教师弹性工作制,课后服务计入绩效奖励:创新举措助力教育发展
- • 台儿庄古城荣登全国十大夜游目的地榜单,五一接待量再创新高
- • 枣庄商业新地标:吾悦广场与万达广场双商业综合体同步开业,共绘繁华新篇章
- • “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百企携手助力百村脱贫致富
- • 市中区齐村镇废弃矿山变花海,乡村旅游年赚800万,美丽蝶变背后的故事
- • 庭院经济示范村创建显成效:脱贫户养殖芦花鸡,户均年利润达1.8万元
- • 探寻峄城冠世榴园: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乡村旅游胜地
- • 薛城精密齿轮制造企业突破纳米涂层技术,齿轮寿命提升3倍
- • 山亭区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称号,鲁南地区再添教育新亮点
- • 滕州“24小时国学书院”落户龙泉广场,夜间诵读成新风尚
- • 鲁班工匠学院落户枣庄:培育智能建造与传统技艺复合人才,助力产业升级
- • 滕州马铃薯种薯繁育中心投产,亩产提升20%,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滕州扶贫助学金累计发放2000万元,助力5000贫困学子圆梦未来
- • 台儿庄莲藕粉签下东南亚亿元订单,RCEP协定助力企业跃上新台阶
- • 山亭区梅花山山地马拉松盛大开跑,体育与文化融合打造特色IP
- • 涛沟桥湿地千亩荷塘迎客:泛舟采莲、荷塘摄影赛解锁夏日限定美景
- • 台儿庄古城再创辉煌: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营收再创新高
- • 滕州智慧物流港盛大启用,农产品冷链24小时直达长三角,损耗率降低50%
- • 枣庄教师张伟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35年扎根乡村教育谱写教育传奇
- •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之旅:10公里山野步道,春赏梅花秋看红叶
- • 滕州“扶贫林”碳汇交易收益反哺贫困户,首期分红5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鲁南首个四季冰雪运动中心落户山亭,山亭区迎来滑雪场项目签约盛事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藏书量超50万册,助力乡村振兴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