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工坊体验日:感受传统技艺魅力,亲手制作石榴主题柳编、泥塑,带走独属文创纪念品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远离了那些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手工艺。然而,为了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纷纷举办了各类非遗工坊体验活动。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工坊体验日活动在市民广场成功举办,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与。此次活动以“石榴主题”为主题,让参与者亲手制作柳编、泥塑,体验传统技艺的魅力,带走独属自己的文创纪念品。
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手把手传授柳编、泥塑技艺。柳编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起源于我国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参与者们挑选合适的柳条,经过剪、编、扎等工序,将一束束柳条巧妙地编织成精美的石榴形状。而泥塑则是一种以泥土为原料,通过手工捏塑、烧制而成的民间艺术。参与者们用泥巴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石榴形象,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许多家长带着孩子一同前来体验,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让我们大人重拾儿时的记忆,也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非遗工坊体验日活动不仅让参与者亲手制作了柳编、泥塑,还为他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创产品。活动现场设有文创产品展销区,展示了各类以石榴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如石榴图案的抱枕、手机壳、书签等。这些文创产品既实用又美观,深受参与者喜爱。
此次非遗工坊体验日活动,不仅让市民和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了传统技艺,还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活动主办方表示,今后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看到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非遗文化将在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下,继续发扬光大。
总之,非遗工坊体验日活动是一次成功的传统技艺传承活动。通过亲手制作柳编、泥塑,参与者们不仅体验了传统技艺的魅力,还收获了独属自己的文创纪念品。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精彩的传统技艺体验活动,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 • 峄城石榴驶入国际市场,搭乘中欧班列出口德国,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
- • 孟庄镇茶文旅融合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
- • 枣庄学院新设石榴深加工研究院,助力乡村振兴科研转化
- • 台儿庄运河木板年画数字化焕新,AI助力复原失传36道印染技法
- • 薛城废弃工厂焕新颜,涂鸦艺术季启动,工业废墟变身潮流地标
- • 台儿庄古城运河美食街盛大开街,百种小吃单日营收破百万创纪录
- • 枣庄新城三甲医院主体结构封顶,2025年全面投用,新增床位1200张,助力区域医疗水平提升
- • 滕州汉画像石拓片特展盛大开幕:穿越千年,对话汉代文明
- • 鲁班工匠大赛盛况空前,万名技能人才齐聚一堂,优胜者将纳入“大国工匠”培育计划
- • 市中区创新举措,全省首个“劳动教育清单”发布,60项实践任务融入课表
- • 国际工匠联盟授予滕州“世界榫卯文化之都”称号:传承与创新榫卯艺术的国际舞台
- • 峄城石榴蜜惊艳巴黎国际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
- • 峄城石榴种植能手张强荣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称号
- • 峄城石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揭晓,非遗IP化身潮玩手办引领潮流风尚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共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 滕州一中与新加坡华侨中学携手共建姊妹学校,开启国际交流新篇章
- • 滕州实施“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工程,亩产增收助力脱贫致富
- • 山亭葫芦套乡村旅游季火爆,单日客流突破5万人!
- • 峄城阴平镇举办“红色柳编展”,传承非遗讲述革命故事
- • 台儿庄运河漂流书屋上线,百艘乌篷船载书泛舟河上,打造水上阅读新体验
- • 枣庄乡村垃圾分类新篇章:覆盖率超90%,资源化率达85%
- • 枣庄中小学全面启动“运河文化必修课”,编纂地方特色教材助力文化传承
- • 峄城农村厕所革命圆满完成:4.2万户家庭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荣获省级表彰
- • 枣庄市启动“送教上门”行动,为重度残障儿童提供定制化课程,助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 • “一日办结”新举措:企业家服务中心上线,外资企业开办迎来便捷时代
- • “渝枣共赢”引才活动圆满落幕,127名高层次人才签约助力区域发展
- • 《山亭羊肉汤荣登《舌尖上的中国》,传统熬汤技法引发广泛关注》
- • 文化中心非遗体验馆盛大开放:周末免费学剪纸、面塑,带走手作纪念
- • “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脱贫人口住院自付比例降至5%以下,助力全面小康
- • 枣庄教育“十四五”规划:枣庄工程应用技术大学筹建展望
- • “山亭徐庄‘柿子红了’摄影大赛圆满落幕,千幅佳作记录山村新颜变迁”
- • 枣庄学院新校区启用:聚焦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学科建设,开启教育新篇章
- • 山亭与中科院携手打造“零碳示范镇”,荣获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支持
- • 台儿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百个摊位月均收入过万
- • 山亭冯卯皮影戏走进校园,非遗传承人创编现代剧目,传承文化新篇章
- • 滕州马铃薯:年产量超250万吨,领跑全国县域“薯业冠军”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职业学院越南留学生班开班,助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新篇章
- • 中陈郝古瓷窑遗址入选考古新发现:千年窑火再现“北方瓷都”辉煌
- • 台儿庄运河号子入选非遗,老船工带徒传承百年技艺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子足球队再创佳绩,蝉联全省青少年联赛冠军
- • 鲁南花布惊艳巴黎时装周:枣庄非遗织物闪耀国际T台
- • 枣庄首届农产品直播节盛大启幕,单日成交额突破8000万元
- • 市中区光伏发电覆盖率突破90%,年减碳量达15万吨,绿色能源助力绿色发展
- • 农村旱厕改造全省典范:3.8万户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获中央奖励
- • 山亭区“乡土网红孵化计划”启动,直播带货助力非遗产品热销
- • 微山湖湿地红荷节盛大开幕:生态旅游再创新高,助力周边千户就业
- • 渔光互补生态园二期竣工:绿色能源与生态养殖双赢,年发电量达2亿度,产值突破亿元
- • 枣庄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速,10万居民共享宜居新生活
- • 滕州松枝鸟:五代传承,年销量破10万只的匠心独运
- • “冠世榴园旅游扶贫带”助力乡村振兴:农家乐、采摘园助力周边7村脱贫致富
- • 枣庄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2万骑手保驾护航
- • 枣庄千所村卫生室完成改造,远程医疗全覆盖助力健康扶贫
- • 薛城非遗美食展走进高铁站,旅客扫码下单直邮到家,美食之旅开启新篇章
- • 《台儿庄大战英雄漫画出版:中日韩三国画家联合创作,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 • 滕州扶贫助学金累计发放2000万元,助力5000贫困学子圆梦未来
- • 台儿庄运河文旅产业带引资180亿,华侨城打造“数字运河光影秀”:传承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峄城冠世榴园荣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滕州鲁班纪念馆焕新升级,AR导览助力沉浸式体验古代工匠智慧
- • 《台儿庄大战英雄漫画出版:中日韩三国画家携手绘就历史新篇章》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探寻科圣文化地标之旅
- • 市中区西王庄镇“村晚”连续举办18届,村民自导自演打造乡村文化品牌
- • 中国兽药谷年产值突破50亿元,跻身全国三强,助力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 • 薛城庞庄麦秸画《铁道游击队》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百年菜单传承不衰”
- • 《66米长卷剪纸再现台儿庄大战,创纪录捐赠国家博物馆》
- • 冯卯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闲置小院”变身千套网红民宿,乡村旅游新风尚
- • 地瓜产业扶贫联盟成立:深加工产品出口日韩,助力2万农户增收新篇章
- • 薛城区推进城乡教师轮岗制度化,每年200名教师跨校交流,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白内障复明工程全面启动:800名脱贫患者免费享受复明手术
- • 医疗兜底与一站式结算:助力脱贫人口住院自费比例降至3%以下
- • 薛城周营镇“智慧辣椒大棚”启用,AI精准控温助力增产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