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技艺助力500人就业新篇章

枣庄新闻网 阅读:1 2025-09-13 03:10:31 评论:0
台儿庄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技艺助力500人就业新篇章

近日,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的张山子镇迎来了一件盛事——“非遗工坊”正式开业。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举措,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更为传承和发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编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柳编技艺是我国传统手工艺的瑰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台儿庄张山子镇的柳编技艺更是独树一帜,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享誉全国。此次“非遗工坊”的开业,旨在通过传承和发扬柳编技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非遗工坊”位于张山子镇中心位置,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内部设施齐全,包括生产车间、展示厅、培训室等。工坊内,来自周边村庄的50余名柳编技艺传承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开业仪式上,当地政府领导表示,柳编技艺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实用价值。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的开业,标志着柳编技艺在传承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500个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

据了解,张山子镇的柳编技艺已有百年历史,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此次“非遗工坊”的开业,不仅为柳编技艺传承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也为广大柳编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

在工坊内,记者看到,传承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柳编制作。他们手法娴熟,将一根根柳条编织成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既有实用性,又具有观赏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

“以前,我们只能在村里的小作坊里制作柳编,规模小,市场有限。现在有了这个‘非遗工坊’,我们可以集中精力进行创作,还能参加各种展会,拓宽市场。”一位柳编传承人激动地说。

“非遗工坊”的开业,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工坊周边的柳条种植、销售等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张山子镇“非遗工坊”将继续致力于柳编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通过举办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培养更多柳编技艺传承人。同时,工坊还将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的合作,将柳编技艺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总之,台儿庄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的开业,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柳编技艺将在“非遗工坊”的助力下,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推荐文章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枣庄新闻网,枣庄民生新闻,枣庄今日头条,枣庄信息网,枣庄新闻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