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石榴仙子选拔赛:文旅IP助力塑造城市新名片
近年来,随着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通过文化IP的塑造来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游客。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便是其中一例。近日,峄城区举办的“石榴仙子选拔赛”引发了广泛关注,成为推动文旅IP塑造城市新名片的重要举措。
峄城区位于山东省南部,是枣庄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石榴文化。石榴,作为峄城区的特产,不仅富含营养,更是象征着吉祥、团圆、幸福。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石榴文化,峄城区以石榴为切入点,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文旅IP——“石榴仙子”。
“石榴仙子选拔赛”作为峄城区文旅IP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选拔出具有石榴文化特色的美丽使者,通过她们的形象代言,进一步提升峄城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此次选拔赛自启动以来,吸引了众多年轻女性的积极参与,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脱颖而出的一批石榴仙子,成为了峄城区的新名片。
选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峄城区带来了大量关注,更在提升城市形象、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下是“石榴仙子选拔赛”对峄城区文旅IP塑造城市新名片的几个方面影响:
1. 提升城市知名度:石榴仙子选拔赛的成功举办,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峄城区,认识到了峄城区的石榴文化。这不仅为峄城区吸引了大量游客,也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 丰富文旅产品:石榴仙子选拔赛的成功举办,为峄城区文旅产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石榴仙子的形象可以应用于各类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等,进一步丰富文旅产品种类,提升产品附加值。
3. 增强城市文化自信:石榴仙子选拔赛的成功举办,让峄城区人民对自身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城市文化自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峄城区将更加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4. 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石榴仙子选拔赛的成功举办,为峄城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石榴仙子这一IP,峄城区可以与周边地区开展合作,共同打造区域性文旅品牌,实现互利共赢。
总之,峄城区“石榴仙子选拔赛”的成功举办,为文旅IP塑造城市新名片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今后的工作中,峄城区将继续发挥石榴文化优势,以石榴仙子为载体,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峄城区成为更多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 • 山亭与中科院携手打造“零碳示范镇”,荣获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支持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企业申领奖补项目超百项,助力企业发展新篇章
- • 台儿庄“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单场助农销售破千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探秘枣庄老街巷:从老洋行到百年茶馆,品味旧时光的韵味
- • 滕州张汪板鸭非遗工坊投产,真空包装助力传统美食迈向全国市场
- • “冠世榴园旅游扶贫专线开通,沿线农家乐年均收入超20万元”
- • 市中区税郭镇“户户通”工程圆满收官,73个自然村全部通路到家
- • “扶贫小院”庭院经济计划助力脱贫户养殖芦花鸡,实现户均年增收1.5万元
- • 峄城峨山镇“快递进村”全覆盖,农产品出山提速3倍,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通史》编纂启动:系统梳理三千年城市脉络,传承历史文脉
- • 薛城碳纤维材料实验室实现技术突破,产品成功进军航空航天领域
- • 山亭荣获“中国生态康养胜地”称号:森林覆盖率连续十年全省居首
- • 薛城洛房泥塑走进校园,小学生亲手捏制“运河百态”
- • “榴枣归乡”工程助力家乡发展,引进高层次人才800余名
- • 台儿庄黄花牛肉面携手《长安三万里》,文创套餐引发抢购热潮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导览、一键预约,全方位打造智慧旅游新体验
- • 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落户枣庄,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枣庄市获批全省工业母机“1131”突破工程核心承载区,助力山东工业高质量发展
- • 枣庄港开启中东滚装船航线,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推动绿色出行新篇章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患者超10万,中医服务惠及民生
- • 枣庄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展现生态修复新典范
- • 《台儿庄大战主题剪纸长卷巡展盛大启动,66米长卷铭记千名英烈不朽功勋》
- • 滕州微山湖湿地荷花节绽放异彩,衍生文创产品远销20国
- • 枣庄扶贫安居工程配套建设幼儿园、养老院,暖民心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实验小学校长王丽荣获“齐鲁名校长”称号,引领课程改革成效显著
- • 枣庄扶贫鱼塘生态养殖项目年产值破亿,贫困户分红15%,助力乡村振兴
- • 百年中兴煤矿遗址改造启动: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变身文创综合体
- • 峄城农村厕所革命圆满完成:4.2万户家庭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荣获省级表彰
- • 枣庄反诈宣传出新招:“沉浸式剧场”助力市民提升防骗意识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华丽转身,千亩荷塘绽放莲藕经济亿元产值
- • 滕州职教中心与潍柴集团携手共建“智能制造学院”,订单培养千人技工人才
- • 山亭“孝道簸箕”申遗成功,非遗匠人打造镶银丝传家宝
- • 光伏农业大棚二期投用:绿色能源助力农业发展,年产值突破1.2亿元
- • 山亭葫芦套乡村旅游季火爆,单日客流突破5万人!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占比首超50%,金融商贸引领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全面投产,年产值再攀200亿元高峰
- • 孟庄镇茶文旅融合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
- • 枣庄鲁班工坊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助力古建筑修复人才培育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AR互动体验区盛大开放,红色教育焕发新活力
- • 台儿庄张山子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启用,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新格林现代农业园建成亚洲最大半封闭玻璃温室,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潮流
- • 2024枣庄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万名跑者共赴“江北水乡”之旅
- • 《枣庄通史》编纂启动:系统梳理三千年枣庄城市脉络
- • 山亭山区坚守“夜嫁”传统,火把队伍照亮深山娶亲路
- • 峄城石榴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助力果农增收致富
- • 枣庄首届青少年鲁班锁竞技大赛盛大启幕,传承匠心精神
- • 齐鲁制药枣庄基地盛大投产,年产值达50亿,助力鲁南生物医药产业腾飞
- • 涛沟桥湿地生态移民安置:200户渔民转型生态管护员,月薪3500元,共建绿色家园
- • 薛城邹坞镇红色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团队达8万人次,营收突破千万大关
- • 枣庄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速,10万居民生活焕然一新
- • 山亭区乡村教师李华荣膺“全国最美教师”,28年坚守山区教育一线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讲解、一键预约,畅享便捷智慧之旅
- • 枣庄五区一市共筑乡村振兴梦:300家企业牵手百村,助力农业发展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完成:告别“雨季看海”历史,迈向绿色环保新篇章
- • 蟠龙河生态扶贫示范区盛大开园,莲藕种植与乡村旅游助力村民户均年增收2万元
- • 市中区“永安舞龙”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米巨龙翻腾贺新春
- • 全市建成标准化卫生室1200个,打造“15分钟医疗圈”助力健康生活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百年菜单传承不衰”
- • 枣庄造船业迎来复苏加速,首艘新能源货船下水填补鲁南空白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采摘节盛大开幕,千亩榴林喜迎丰收盛景
- • 枣庄发布《民生诉求治理白皮书》,群众满意度达98.7%,彰显为民服务新成效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再创新高,荣获全国示范县称号
- • 滕州鲁班锁技艺大赛盛大开幕,百名工匠竞技“东方魔方”
- • 滕州市图书馆“24小时城市书房”启用,市民夜读蔚然成风,文化之城再添新景
- • 滕州大坞狗肉文化节盛大开幕,传统美食助力千人就业
- • 山亭水泉镇冬至全羊宴盛大启幕,千人共享九大碗羊肉传统盛宴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企业申领奖补项目超百项助力企业发展
- • 城乡环卫一体化全省标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群众满意度双100%
- • 滕州辣子鸡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标准化生产线引领全产业链升级
- • 枣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再创佳绩,获奖数蝉联鲁南第一
- •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村魅力绽放,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
- • 枣庄港再添新篇章:直航越南海防港航线开通,年吞吐量预期突破50万标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