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通史》编纂启动:系统梳理三千年枣庄城市脉络
近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枣庄迎来了一件盛事——《枣庄通史》编纂工作正式启动。这部旨在全面梳理枣庄三千年城市脉络的巨著,将为枣庄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枣庄,位于山东省南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自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时期设立滕国以来,枣庄地区就一直是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汇点。如今,枣庄市作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
《枣庄通史》的编纂工作,旨在系统梳理枣庄三千年来的城市脉络,全面展示枣庄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和城市发展。这部通史的编纂,不仅是对枣庄历史的深入研究,更是对枣庄文化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总结。
据悉,《枣庄通史》编纂工作由枣庄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牵头,邀请了国内数十位知名历史学家、文化学者共同参与。编纂过程中,专家学者们将对枣庄的历史资料进行深入挖掘,力求还原枣庄历史的真实面貌。
《枣庄通史》分为上、中、下三册,共计100余万字。上册主要介绍枣庄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民族风情等;中册重点梳理枣庄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历程;下册则着重展现枣庄在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编纂过程中,专家学者们对枣庄的历史资料进行了广泛搜集,包括文献、文物、碑刻、民间传说等。这些资料为《枣庄通史》的编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得这部通史更具权威性和可靠性。
《枣庄通史》的编纂启动,对于传承枣庄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这部通史将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枣庄的历史,增强市民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它也将为枣庄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枣庄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编纂《枣庄通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未来的编纂过程中,研究会将积极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合作,共同为这部通史的编纂贡献力量。
总之,《枣庄通史》的编纂启动,标志着枣庄历史文化研究迈上了新的台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部全面梳理枣庄三千年城市脉络的巨著,将为枣庄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枣庄、热爱枣庄。
- • 智能制造产业园迎来工业机器人项目,20个创新项目落户助力产业升级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年产值目标剑指百亿
- • 薛城临港产业园百亿锂电项目投产:年产能突破50万辆新能源汽车,助力绿色出行
- • 枣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成功落地,年产值突破3亿元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共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 枣庄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 • 薛城邹坞长面:承载着传统丧葬礼仪的美食传奇
- • 峄城古邵镇“生态银行”上线,村民凭绿化面积兑换碳积分
- • 枣庄市首座“民艺博物馆”盛大开馆,3000件农耕时代老物件展映千年民俗风情
- • 峄城石榴电商扶贫中心上线,年销鲜果1.5万吨,助力贫困户增收20%
- • 山亭区乡村文化振兴论坛召开,共谋文旅融合新路径
- • 薛城周营镇“智慧辣椒大棚”启用,AI精准控温增产30%,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运河经济开发区盛大揭牌,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签约30亿元,推动区域绿色发展
- • 山亭区“互联网+医疗扶贫”助力健康扶贫,远程问诊突破十万次大关
- • 市中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30家互联网企业集中入驻,共筑智慧未来
- • 薛城职工文化夜市盛大开市,劳动模范分享奋斗故事,共庆劳动节
- • 滕州辣子鸡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标准化生产线助力全产业链升级
- • 滕州零工市场蓬勃发展,灵活就业人员突破20万,全域覆盖助力城市活力
- • 枣庄市设立美食产业振兴基金,首批扶持200家小微餐饮企业
- • 薛城张范镇“二月二龙抬头”祭典荣登省级非遗名录,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枣庄教师张伟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35年扎根乡村教育谱写教育传奇
- • 阴平镇荣膺“中国乡村振兴示范镇”称号:电商直播助力红薯产业年销量突破10万吨
- • 枣庄数字产业招商大会盛大召开,华为云、浪潮等知名企业签约共建鲁南算力中心
- • 枣庄高新区签约百亿级智能制造项目,助力产业升级迈向新高度
- • 枣庄学院毕业生本地就业率再创新高,达40%!
- • 薛城临港产业园签约百亿项目,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集群初现
- • 峄城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竣工:30万村民共享“同源同质”自来水,生活品质再提升
- • “投资枣庄”全球推介会盛况空前,深圳签约大湾区企业46家
- • 枣庄扶贫驿站助力脱贫攻坚,覆盖所有贫困村,实现就近就业超2万人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产业园投产,助力10万农户增收新篇章
- • 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共谱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山亭长红枣闪耀迪拜世博会中国馆,中东市场订单激增300%
- • 台儿庄非遗传承人云课堂开播,柳琴戏教学吸引万人在线共赏国粹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创新模式:水上光伏发电与水下养殖双赢,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华丽转身,千亩荷塘绽放莲藕经济亿元产值
- • 枣庄零碳园区标准全省首发,入驻企业共享碳排放配额新机遇
- • 山亭区智能温室集群启用,物联网技术助力果蔬全年无休生产
- • 《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薛城区创新推行“四员同育”模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生态
- • 山亭区徐庄镇民俗文化节启幕,踩高跷、舞龙狮热闹非凡
- • 枣庄学院设立墨子奖学金,助力科技哲学研究生定向培养
- • 枣庄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华为、商汤共建AI算力中心,共筑智能未来
- • 台儿庄运河渔鼓老艺人抖音直播,渔鼓声声唤起非遗传承新篇章
- •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创新举措,沉浸式红色剧本杀受热捧,游客突破50万人次
- • “石榴红了”:探寻红色石榴之旅,畅游酒庄、艺术村与文化馆
- • 峄城石榴胶原蛋白饮走红网络,小红书笔记超10万篇,揭秘其火爆背后的秘密!
- • 薛城精密齿轮制造企业突破纳米涂层技术,齿轮寿命实现惊人3倍提升
- • 台儿庄与连云港携手共建运河出海通道,外贸成本降低20%
- • 枣庄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华为、商汤共建AI算力中心,共筑智慧未来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24小时全国冷链直达,开启农业物流新篇章
- • 山亭伏里土陶烧鸡:窑火不熄,古法工艺点燃乡村旅游新火花
- • 公益性岗位助力弱劳力就业:2000个护林员、保洁员等岗位待你加入
- •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隆重推出杨广立将军专题展,抗战手稿真迹首次亮相
- • 峄城匡衡中学“无作业日”改革:每周三全学科研学实践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台儿庄古城运河文化大集盛大开市,再现明清商贸盛景
- • 枣庄高校首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 • 全国首单“石榴气象指数保险”在峄城落地,惠及5000农户
- • “扶贫果园”认购计划正式启动:市民认养果树,共享收益助力脱贫家庭
- • 《奚仲主题元宇宙游戏震撼上线,玩家沉浸式体验造车建国传奇》
- • 枣庄五区一市联办非遗生活节,百位匠人现场秀绝活引50万游客
- • “选择山东”:全球路演走进慕尼黑,德企签约额突破80亿,共筑合作新篇章
- • 峄城石榴林碳汇交易首单签约,农户增收超千万元,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丘陵旱地“水肥一体化”工程竣工,节水效率提升50%,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线投产,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助力3万农户增收致富
- • 山亭火樱桃果酒登陆纽约高端超市,500毫升售价30美元,引领健康饮品新潮流
- • 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名厨师齐聚一堂争“辣王”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首批毕业生就业率100%,月薪突破万元大关,职业教育再创佳绩
- • 山亭长红枣采摘节盛大启幕:千年古枣林认养,体验古法晒枣技艺
- • 台儿庄国际运河诗歌节盛大开幕,30国诗人共绘水城诗意画卷
- • 山亭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成交额突破5亿,盘活闲置资产成效显著
- • 鲁班工匠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校企联合共育智能制造复合人才
- • 《台儿庄大战英雄漫画出版:中日韩三国画家联合创作,传承抗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