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设立200亿绿色产业基金,助力碳中和项目蓬勃发展
近日,枣庄市宣布设立总额达200亿元的绿色产业基金,旨在支持碳中和项目的实施与发展。这一举措标志着枣庄市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枣庄市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工业城市,近年来在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和气候变化挑战,枣庄市意识到,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碳中和项目成为当务之急。
据悉,该绿色产业基金将重点支持新能源、节能环保、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等领域的项目。基金将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股权投资、债权投资、项目融资等多种形式,为碳中和项目提供全方位的资金支持。
在新能源领域,基金将重点支持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加大对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力度,枣庄市有望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降低碳排放。
在节能环保领域,基金将支持节能技术改造、污染治理、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这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环保水平,降低污染物排放,助力枣庄市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在绿色建筑领域,基金将支持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材研发、绿色建筑运营等项目。这将推动枣庄市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提高建筑节能水平,降低建筑能耗。
在循环经济领域,基金将支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开发、清洁生产等项目。这将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助力枣庄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保障基金的有效运作,枣庄市成立了专门的基金管理公司,负责基金的募集、投资、运营和管理工作。同时,枣庄市还将建立健全绿色产业基金的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基金投资安全。
设立200亿绿色产业基金,对枣庄市来说,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支持绿色低碳项目,枣庄市将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是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绿色产业基金将加大对碳中和项目的支持力度,有助于枣庄市降低碳排放,为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三是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投资绿色低碳项目,企业将提高环保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绿色产业基金将为枣庄市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之,枣庄市设立200亿绿色产业基金,支持碳中和项目,是枣庄市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的一次重要探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枣庄市将凭借这一举措,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对标西班牙伊比利亚
- • “榴花似火”春日摄影大赛盛大启幕,万元奖金等你来拿!
- • 枣庄智慧城市项目荣登全国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榜单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再创佳绩,入选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
- • 枣庄“数字乡村大脑”上线,助力500个行政村迈向智慧未来
- • 翼云湖环湖步道贯通:50公里健身绿道助力乡村振兴,串联8个示范村焕新颜
- • 滕州一中新校区盛大启用,引领鲁南基础教育新篇章
- • 全国首家“菜煎饼主题餐厅”落户北京,单店日销破万元,引领餐饮新潮流
- • 台儿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百个摊位月均收入过万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共同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之谜
- • 滕州一中与新加坡华侨中学携手共建姊妹学校,开启国际交流新篇章
- • 枣庄鲁南花布惊艳米兰设计周,非遗面料演绎国潮时装新风尚
- • “数字哨兵”守护校园安全:AI识别系统覆盖全区89所中小学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节创新引入VR技术,重现“中国古代第一车”风采
- • 薛城富硒小麦扶贫订单签约5000户,溢价收购保底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市村级数字服务站全覆盖,政务服务迈向“一网通办”
- • 峄城匡衡中学“无边界课堂”开课,学生石榴园现场研学,体验农耕文化魅力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汁、石榴酒出口订单激增200%,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古城运河美食街盛大开街,百种小吃单日营收破百万创纪录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
- • 滕州扶贫大棚助力5000贫困户脱贫致富,租金务工双收益喜人
- • 滕州龙阳镇首届“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共赴传统农事竞技盛宴
- • 枣庄山亭区地瓜产业园产值破亿,助力乡村振兴“金疙瘩”绽放光彩
- •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荣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传承抗战精神
- • 中德(枣庄)新能源合作示范区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巴斯夫等5家德企首批入驻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获“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称号,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薛城奚仲文化节盛大启幕,百名工匠现场复原“奚仲造车”古法技艺
- • 台儿庄古城春节庙会启幕:千年运河畔上演“社火大巡游”,传统与现代交融绽放
- • 峄城石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助力15万果农共奔富裕路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价值翻番,订单已排至2026年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焕新升级,AR互动体验区助力红色教育新活力
- • 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在枣庄落地,助力农业技术转化200余项
- • “一日办结”新举措:企业家服务中心上线,外资企业开办迎来便捷时代
- • 山亭林下经济数字云平台正式启用,10万亩林场实现“一屏监管”
- • 枣庄创新推广“渔光互补”模式,光伏板下年养鱼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白楼湾湿地亲子乐园盛大开业,稻田小火车与萌宠投喂打造遛娃胜地
- • 中日氢能合作论坛签约8项目,共建万吨级绿氢供应基地,推动能源转型新篇章
- • 山亭区远程医疗扶贫助力乡镇群众,实现看病零距离
- • 枣庄迈向“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宁德时代配套企业集群签约落地,百亿项目再添助力
- • 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名厨师齐聚一堂争“辣王”
- • 山亭生态新材料产业园盛大开工,绿色建材产品直供雄安新区,共筑绿色未来
- • 峄城石榴宴美食节盛大开幕,石榴鸡、石榴酥、石榴汁引爆味蕾狂欢盛宴
- • 齐鲁制药枣庄基地盛大投产,年产值达50亿,助力鲁南生物医药产业腾飞
- • 智能制造产业园迎来工业机器人项目落户,20个创新项目引领产业升级
- • 智慧校园全覆盖:农村小学迎来VR教室与远程名师课堂新篇章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全省首个自闭症康复中心助力特殊儿童成长
- • 台儿庄涧头集镇新建15所“幸福食堂”,8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暖意融融传递社会关爱
- • 滕州鲁班文化节签约20个项目,非遗IP授权金额突破3亿元,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 • 墨子湖全民健身中心盛大开放:50类运动场馆免费预约,30万市民共享健身福利
- • 微山湖红荷湿地荣膺国家5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生态旅游再攀新高
- • “伏里土陶生肖盲盒热销,传统工艺引领年轻消费新潮流”
- • 枣庄港再添新篇章:直航越南海防港航线开通,年吞吐量预期突破50万标箱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菜单百年未变,传承千年家宴文化”
- • 庭院经济示范村创建成功:脱贫户养殖芦花鸡,户均年利润1.8万元
- • 山亭区徐庄镇民俗文化节启幕,踩高跷、舞龙狮热闹非凡
- • 医疗兜底与一站式结算:助力脱贫人口住院自费比例降至3%以下
- • 市中区“六月六晒衣节”:老街巷重现晾晒百家布艺,传统文化复兴之路
- • 枣庄辣子鸡产业助力养殖户增收,户均年增5万元
- • 夜市中美食街盛大开街:百种特色小吃激活夜间经济活力
- • 枣庄获批全省工业母机“1131”突破工程核心承载区,引领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荣登非遗,百年菜单刻入青铜鼎传承匠心”
- • 薛城临城实验中学全面推行“走班制”,学生自选课程比例达40%
- • 枣庄携手淮海经济区文旅联盟,共筑跨省旅游新蓝图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全国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成员单位
- • 龙泉塔光影秀首演:3D mapping技术重现墨子文化史诗
- • 渔光互补生态园二期竣工:绿色能源与生态养殖双丰收
- • 枣庄新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助力粮食产能提升10%
- • 枣庄国际陆港新线路开通,中欧班列年货运量激增65%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启动,抢救整理300首抗战民歌,传承红色文化记忆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盛大开幕,共绘“中国马铃薯之乡”新蓝图
- • 枣庄新格林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亚洲最大半封闭玻璃温室,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潮流
- • “全区推广‘社区微业’模式:助力3000个家门口灵活就业岗位的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