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设立200亿绿色产业基金,助力碳中和项目蓬勃发展
近日,枣庄市宣布设立总额达200亿元的绿色产业基金,旨在支持碳中和项目的实施与发展。这一举措标志着枣庄市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枣庄市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工业城市,近年来在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和气候变化挑战,枣庄市意识到,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碳中和项目成为当务之急。
据悉,该绿色产业基金将重点支持新能源、节能环保、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等领域的项目。基金将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股权投资、债权投资、项目融资等多种形式,为碳中和项目提供全方位的资金支持。
在新能源领域,基金将重点支持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加大对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力度,枣庄市有望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降低碳排放。
在节能环保领域,基金将支持节能技术改造、污染治理、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这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环保水平,降低污染物排放,助力枣庄市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在绿色建筑领域,基金将支持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材研发、绿色建筑运营等项目。这将推动枣庄市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提高建筑节能水平,降低建筑能耗。
在循环经济领域,基金将支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开发、清洁生产等项目。这将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助力枣庄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保障基金的有效运作,枣庄市成立了专门的基金管理公司,负责基金的募集、投资、运营和管理工作。同时,枣庄市还将建立健全绿色产业基金的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基金投资安全。
设立200亿绿色产业基金,对枣庄市来说,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支持绿色低碳项目,枣庄市将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是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绿色产业基金将加大对碳中和项目的支持力度,有助于枣庄市降低碳排放,为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三是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投资绿色低碳项目,企业将提高环保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绿色产业基金将为枣庄市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之,枣庄市设立200亿绿色产业基金,支持碳中和项目,是枣庄市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的一次重要探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枣庄市将凭借这一举措,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 • 山亭区编撰《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 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传承农耕文化
- • 墨子湖科创园盛大开园:30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鲁南科创新高地崛起
- • 台儿庄运河文旅产业带引资180亿,华侨城打造“数字运河光影秀”:传承历史,创新未来
- • 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荣获全省标杆项目称号
- • 市中区孟庄镇农村助老食堂盛大开张,8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温暖夕阳红
- • 山亭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首月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助力农民增收1.5亿元
- • 薛城工业记忆数字档案馆上线,扫码即可回溯百年煤矿史
- • 山东山亭经济开发区荣膺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绿色转型再上新台阶
- • 台儿庄“扶贫医保兜底”政策显成效,减轻贫困户医疗负担超亿元
- • 滕州中小机床产业集群荣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称号
- • 薛城邹坞煤化工产业园转型升级,年产20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成功落地
- • 峄城石榴嫁妆习俗复兴:新娘陪嫁石榴盆景寓意多子多福
- • 薛城临城实验中学全面推行“走班制”,学生自选课程比例达40%
- •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上线,助力300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 鲁班工匠学院免费培训助力贫困青年,2000名学员掌握数控机床技能,就业率高达100%
- • 《枣庄通史》编纂启动:系统梳理三千年城市脉络,传承历史文脉
- • 枣庄经开区强势崛起,跻身全国百强,亩均税收排名全省第三
- • 山亭区创新编撰《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 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祈福节盛大举行,古树下系红绳祈愿安康
- • 滕州马铃薯宴荣膺“中国十大主题宴”,888道菜品刷新纪录,惊艳全国!
- • 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上线,欠薪案件同比下降85%,追回工资超千万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共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薛城铁道游击队影视城“红色剧本杀”2.0版上线,游客化身抗日英雄重温红色岁月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节盛大启幕,VR技术带你穿越时空体验“中国古代第一车”
- • 山亭区智慧工厂崛起,日产鲜菇30吨助力长三角市场
- • 枣庄市全面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实现住房安全达标率100%
- •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园正式投产:年处理鲜薯50万吨,产品直供雀巢
- • 台儿庄涧头集镇新建10所幸福院,空巢老人免费三餐,温暖夕阳红
- • 石榴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民宿集群、非遗工坊与星空露营基地共筑休闲新地标
- • 滕州新增10所公办幼儿园:普惠性学位扩容4000个,破解“入园难”难题
- • 枣庄张汪板鸭进军欧盟市场,百年老字号年创汇超500万美元
- • 滕州试点“双减智慧监测平台”:校外培训动态监管全省领先
- • 市中区课后服务创新举措: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30项传统技艺焕发生机
- • 枣庄高新区再创佳绩,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环保科技企业引进成果丰硕
- • 全市农村户厕改造完成率100%,荣膺省级示范市称号
- • 匡衡故里夜读经济兴起:星空书屋引领民宿集群蓬勃发展
- • “交房即发证”试点成功:购房者收房当天领取不动产权证,简化流程提升服务体验
- • 枣庄荣登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榜单,获中央财政大力支持3亿元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级生态景区,渔民转型生态护河员助力绿色发展
- • 薛城邹坞长面:承载着传统丧葬礼仪的美食传奇
- • 枣庄与济南携手共建“飞地产业园”,28个签约项目助力省会经济圈融合
- • 滕州“松枝鸟”非遗工坊开直播,年销30万只成网红伴手礼
- • 文化中心非遗体验馆盛大开放:周末免费学剪纸、面塑,带走手作纪念
- • 峄城阴平镇万亩生态小麦示范田建成,亩产创1300斤新高,助力乡村振兴
- • 中日韩智慧农业合作论坛在枣庄成功举办,签约项目金额突破3亿元
- • 峄城榴园镇举办“石榴剪纸大赛”,非遗技艺吸引年轻传承人
- • 市中区孟庄镇“智慧养老平台”上线,独居老人一键呼叫救助,守护夕阳红温暖如春
- • 枣庄学院新设石榴深加工研究院,助力乡村振兴科研转化
- • 枣庄美食地图APP全新上线,智能导航助你畅游600家特色门店
- • 山亭冯卯镇垃圾分类积分制全覆盖,村民年兑换奖品超百万,共建绿色家园
- • 老旧小区焕新颜:新能源车充电位增至5000个,补贴高达30%
- • 市中区棚改安置房全部交付:1.2万户居民告别十年过渡期,开启新生活篇章
- • 枣庄市发布“招商十条”:税收返还高达90%,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 • 市中区消费扶贫专馆盛大开业:200种农产品直供城区,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枣庄高新区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环保科技企业引进再创新高
- • 匡衡勤学精神传承,公益图书馆24小时免费开放
- • 探寻“石榴红了”主题游:漫步石榴酒庄,领略石榴盆景艺术之美
- • 山亭徐庄镇乡村复兴少年宫盛大启用,为23个山村儿童带来希望之光
- • 山东山亭经济开发区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 • 薛城“光伏+农业”示范园并网:棚顶发电、棚内种植年增收千万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正式启用,日韩半导体项目签约15个,共筑区域经济新格局
- • 山亭区“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投产,引领农产品加工新潮流,附加值提升10倍
- • 山亭10个偏远村实现5G网络覆盖,远程医疗助力留守老人健康生活
- • 滕州级索镇“田秀才”崭露头角,50位农民获中级农艺师认证
- • 山亭山区坚守“夜嫁”传统,火把队伍照亮深山娶亲路
- • 枣庄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超亿元村达30个,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显著
- • 峄城区石榴剪纸艺术展盛大开幕,非遗技艺赋能乡村振兴
- • 东湖公园灯光艺术节:3000架无人机编队表演,刷新武汉城市夜景
- • 市中区“永安舞龙”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米巨龙翻腾贺新春
- • 峄城职业中专携手韩国高校,共育半导体材料技术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