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塔光影秀首演:3D mapping技术重现墨子文化史诗
近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龙泉市的一座著名古塔——龙泉塔,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光影秀首演。这场以“墨子文化史诗”为主题的3D mapping光影秀,运用先进的3D mapping技术,将墨子的生平事迹和思想精髓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
龙泉塔,位于龙泉市中心,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塔,是龙泉市的地标性建筑。此次光影秀以墨子为主题,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墨子精神,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墨子的智慧与魅力。
本次光影秀采用3D mapping技术,将龙泉塔这座千年古塔作为投影屏幕,通过高科技手段,将墨子的生平事迹、思想精髓以及墨家学派的历史文化,以光影的形式展现出来。在灯光与音乐的交织下,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墨子的一生。
光影秀首演当天,夜幕降临,龙泉塔灯光璀璨。随着音乐的响起,投影屏幕上开始呈现出墨子的形象。墨子,这位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以其卓越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精神,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在光影秀中,观众们首先看到了墨子少年时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场景。随后,墨子带领弟子们四处游历,传播墨家思想,以及墨家学派在军事、科技、工程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在光影的映衬下,墨子与弟子们共同探讨治国安邦之道,展现了一位思想家深邃的思想内涵。
光影秀中,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等核心思想得到了充分体现。墨子提倡“兼爱”,主张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反对战争,倡导和平共处;崇尚贤能,主张选拔贤能之人治理国家。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此外,光影秀还展示了墨家学派在科技、工程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如墨家弟子们设计制作的“墨子车”、“墨子云梯”等,都展现了墨家学派在科技领域的智慧。这些成果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次光影秀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龙泉塔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也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播和弘扬做出了积极贡献。3D mapping技术的运用,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在今后的日子里,龙泉市将继续举办类似的文化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 台儿庄区开通定制校车专线,全力保障学生安全出行
- • 滕州龙阳镇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传统农具竞技展现农耕文化魅力
- • 石榴深加工产业链扶贫助力,5000户果农入股合作社,年分红超3000万元
- • 枣庄首座“无人智慧农场”投产,5G+AI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鲁南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成功发行,科技企业融资突破10亿大关
- • 鲁南花布惊艳巴黎时装周:枣庄非遗织物闪耀国际T台
- • 滕州实施“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工程,亩产增收助力脱贫致富
- • 蟠龙河沿岸生态扶贫项目成果显著:2000亩莲藕种植助力500户脱贫户共享分红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焕新升级,沉浸式情景剧《夜袭洋行》每周精彩上演
- • 枣庄健康扶贫工程助力1.2万名大病贫困患者重获健康
- • 峄城乡村工匠培育基地落成,助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
- • 滕州“24小时国学书院”落户龙泉广场,夜间诵读成新风尚
- • “校园安全守护升级:AI人脸识别系统助力89所学校实现‘数字哨兵’全覆盖”
- • 薛城庞庄麦秸画《铁道游击队》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 •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便捷高效开启幸福生活
- • 台儿庄古城焕新颜:明清古码头修复,打造“活态运河文化体验带”
- • 枣庄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成立,中科院百项专利优先本地转化,共筑产业新高峰
- • 峄城吴林街道乡贤理事会助力矛盾化解,矛盾调解率高达98%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投产,年产200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再添新动力
- • 峄城石榴林碳汇交易首单签约,农户增收超千万元,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古城焕发新活力:年游客量突破1500万,文旅综合收入超百亿
- • 枣庄市发布“智慧农业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打造30个数字农业示范园
- • 枣庄学院新设石榴深加工研究院,助力乡村振兴科研转化
- • 台儿庄古城荣膺“全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年接待学生突破50万人次
- • 2024枣庄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全球30家500强企业共襄盛举,共绘锂电产业新蓝图
- • 市中区“儿童公益艺术展”盛大开幕,千名孩子共绘枣庄美好未来
- • 峄城世界石榴博览会盛大启幕,全球20国客商共赴榴乡盛宴
- • 薛城区创新“送教上门”服务,为重度残疾儿童铺就希望之路
- • 台儿庄中秋拜月大典:汉服爱好者共赏运河明月,传承古礼之美
- • 渔光互补生态园二期竣工:绿色能源与生态养殖双丰收
- • “山亭徐庄‘柿子红了’摄影大赛圆满落幕,千幅作品记录山村巨变”
- • 夜市中美食街开街:百种特色小吃激活夜间经济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24小时全国冷链直达,开启农产品物流新篇章
- • 台儿庄万亩湿地修复工程启动,新增鸟类栖息地50处,生态画卷再添新篇
- • 枣庄高新区携手滕州、薛城,共筑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新篇章
- • 滕州辣子鸡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标准化生产线引领全产业链升级
- • 枣庄教育发展基金成立,首期募集1.2亿元助力校园建设
- • 奚仲车文化主题公园盛大开放:沉浸式体验“造车鼻祖”传奇
- • 公益性岗位助力毕业生就业:社工、协管员等岗位新增1000个
- • 枣庄“数字乡村大脑”上线,助力500个行政村迈向智慧未来
- • 中国建材百亿级光伏玻璃项目成功落地,助力华北高端玻璃产业崛起
- • 市中区“永安火龙”舞进元宇宙,数字非遗吸引百万虚拟观众
- • 滕州扶贫大棚:吸纳5000贫困户,租金+务工双收益助力脱贫致富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产品附加值实现跨越式增长
- • 台儿庄古城商户租金减免政策助力文旅小微企业全年减负超5000万元
- • 台儿庄古城焕发活力,年游客量突破1500万,文旅综合收入超百亿
- • 大运河沿线“渔家乐”集群盛大开业:渔民转产旅游服务,户均年收入突破10万元
- • 枣庄市启动“教育家型”校长培养计划,力争三年内打造百名教育领军人物
- • 微山湖渔家乐深度体验:感受渔家风情,聆听非遗之美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正式启用,日韩半导体材料项目签约15个,共筑区域经济新篇章
- • 山亭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首月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
- • 市中区永安镇“黑盖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高端肉品直供沪杭市场引领消费新风尚
- • 台儿庄运河号子:国家级非遗传承百年技艺,老船工带徒续写历史华章
- • 枣庄首届运河非遗美食节成功举办,带动消费超2000万元
- • 枣庄家政扶贫助力贫困劳动力5000人就业,实现“一人脱贫一户”的扶贫新路径
- • 鲁班工匠学院免费培训助力贫困青年,2000名学员掌握数控机床技能,就业率高达100%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祈福节盛大举行,古树下系红绳祈愿安康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再攀高峰,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获中央财政补贴1.5亿
- • 枣庄荣登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榜单,获中央财政大力支持3亿元
- • 枣庄辣椒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年出口额突破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富硒功能食品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20亿元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探寻科圣文化地标之旅
- • 枣庄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速,惠及10万居民,共建美好家园
- • 蟠龙河沿岸棚改项目圆满交付:3000户居民喜迁高品质安置房
- • 《台儿庄非遗数字图书馆上线,扫码聆听运河故事,传承文化新篇章》
- • 枣庄建成全省首座“光储充检”智慧能源驿站,引领能源新变革
- • 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全省第一: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我市再创佳绩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沙沟受灯民俗重启,元宵节点亮千米灯阵,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全国首条石榴光合色素提取线投产:打破日韩垄断,年产值超5亿
- • 枣庄首届“运河灯会”盛大启幕,蟠龙河畔再现漕运盛景
- • 山亭区“乡土网红孵化计划”启动,直播带货助力非遗产品热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