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携手山东农业大学,共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近日,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正式签约,共同建设“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这一举措标志着山亭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将人才培训作为关键抓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山亭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连接鲁苏豫皖四省的重要交通枢纽。近年来,山亭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约山亭区乡村振兴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山亭区积极寻求与高校合作,共同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
山东农业大学作为山东省内知名高等学府,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经验。此次签约,山东农业大学将为山亭区提供全方位的人才培训支持,包括农业技术培训、农村经营管理培训、农村电商培训等。通过培训,提高山亭区农民的综合素质,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的共建,将充分发挥高校与地方政府的优势互补作用。一方面,山东农业大学将结合自身学科优势,为山亭区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另一方面,山亭区将为山东农业大学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在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双方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农业技术培训。通过组织专家授课、现场观摩、技术指导等方式,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开展农村经营管理培训。针对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短缺的问题,培训一批具备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熟悉市场运作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
三是加强农村电商培训。利用山东农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优势,培养一批农村电商人才,助力山亭区农产品上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是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
五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干部的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的共建,将为山亭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相信在山东农业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山亭区必将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乡村振兴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同时,这一合作也将为山东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助力全国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
- • “长者食堂”村村覆盖:温暖夕阳,共享幸福晚年
- • 枣庄千所村卫生室完成改造,远程医疗全覆盖助力健康扶贫
- • 滕州级索镇“田秀才”崭露头角,50位农民获中级职称,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家政劳务品牌助力脱贫妇女,月薪6000元,成就美好未来
- • 全国首个石榴种质资源库在枣庄建成,守护石榴品种多样性的重要里程碑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再创佳绩,荣获全国示范县称号
- • 薛城社工部创新服务模式,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惠及30万居民
- • 枣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成功落地,年产值突破3亿元
- • 枣庄五区一市携手共进,千名企业家助力“百企兴百村”行动
- • 运河·榴园·红荷三日游:探寻台儿庄古城、峄城冠世榴园、滕州微山湖的绝美风光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首批毕业生就业率100%,月薪突破万元大关
- • 翼云山房车营地试运营:露天影院、山地骑行,打造全家畅享自然的休闲天堂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招商引资助力就业增长
- • 枣庄大学城规划获批:鲁南高等教育集聚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 • 薛城周营镇“智慧辣椒大棚”启用,AI精准控温助力增产30%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AI导览全新上线:虚拟老兵深情讲述“血战运河”细节
- • “社区居家养老‘一键呼叫’全覆盖:独居老人配发智能手环,应急响应5分钟到位”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化改造圆满完成,产能提升40%,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 •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便捷高效开启幸福生活
- • 涛沟桥大米订单农业扶贫:高价包销助力脱贫户稻米收益翻两番
- • 枣庄农科院培育“抗旱小麦”新品种,亩产突破600公斤,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峄城石榴根雕技艺焕发新生,青年匠人直播带货月入破10万
- • 枣庄首座“无人农场”在薛城正式落地,5G+无人机助力全程智能化管理
- • 枣庄共富工坊助力家门口就业,惠及10万居民共筑美好生活
- • 枣庄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荣登教育部“双减”典型案例榜单
- • “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下乡,电影、图书、义诊三进村,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新城三甲医院主体结构封顶,2025年全面投用,新增床位1200张,助力区域医疗水平提升
- • “石榴贷”助力普惠金融扩面,低息贷款惠及3000户脱贫户
- • 滕州实施“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工程,亩产增收助力脱贫致富
- • 民国风情影视城盛大开放:换装穿越拍大片,打卡《台儿庄》取景地,体验复古时光之旅
- • 滕州荆河街道新建5所公立幼儿园,助力破解“入园难”难题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跃居京杭运河十大港口前列
- • 枣庄非遗老酒跨界奶茶店,微醺珍珠奶茶日销5000杯,成为城市新宠
- • 孟庄镇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助力就业超5000人
- • 鲁班锁非遗工坊年产值破亿:榫卯技术获德国工业设计大奖,传统智慧焕发新生
- • 台儿庄涧头集小学“运河童声合唱团”荣耀登国家大剧院舞台
- • 滕州大坞狗肉文化节盛大开幕,传统美食助力千人就业
- • 市中区税郭镇“户户通”工程圆满收官,73个自然村全部通路到家
- • 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名厨师齐聚一堂争“辣王”
- • 奚仲村打造古代科技小镇:村民复原40项《考工记》技艺,传承千年智慧
- • 山亭长红枣荣登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同比增长180%,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国内外学者共话兼爱精神
- • 枣庄市全面实施“强基计划”,新建10所公办幼儿园助力破解“入园难”
- • 智能制造产业园迎来工业机器人项目,20个创新项目落户助力产业升级
- • 台儿庄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力农民增收,成效显著突破3000万元
- • 枣庄中小学全面启动“运河文化必修课”,编纂地方特色教材助力文化传承
- • 台儿庄古城运河戏曲擂台赛开锣,南北剧种同台竞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山亭区跑山鸡养殖基地借电商平台年销百万只,助力乡村振兴
- • 鲁南首家社区老年大学启用,开启银发族学习新篇章
- •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升级开放:全息投影重现“飞车夺药”经典战役,传承红色记忆
- • 台儿庄古城商户租金减免助力文旅小微企业,年减负超3000万元
- • “冠世榴园旅游扶贫专线开通,沿线农家乐年均收入超20万元”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园盛大开园,VR技术重现“古代车马制造”盛景
- • 滕州一中与新加坡华侨中学携手共建姊妹学校,开启国际交流新篇章
- • 山亭孝道簸箕:手工艺复兴中的子女深情
- • 山亭区智慧工厂崛起,日产鲜菇30吨助力长三角地区
- • 枣庄实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红色基因厚植校园教学沃土
- • 枣庄市创新招商模式,全球招商数字孪生系统3D实景推介千亩产业用地
- • 峄城阴平镇鲁南石屋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年接待游客突破25万人次
- • 山亭火樱桃合作社建直播基地,留守妇女变身带货达人
- • 枣庄经开区试点“保税研发”新政,进口设备关税全免助力产业发展
- • 枣庄学院设立墨子奖学金,助力科技哲学研究生定向培养
- • 山亭区“周末爱心课堂”温暖留守儿童,惠及5000名学生
- • 峄城石榴陪嫁习俗复兴:新娘携99盆石榴盆景出嫁,祈愿多子多福
- • 探寻山亭店子镇百年陶坛长红枣酒的古法酿造之谜
- • 枣庄市评选“十大文化特色村镇”,各获百万元发展基金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取得重大突破,面积突破10万亩
- • 市中区鲁南算力中心启用,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
- • 枣庄职业学院携手宁德时代共建“锂电工匠学院”,定向培养千名技工助力产业发展
- • 滕州智慧物流港启用,农产品冷链24小时直达长三角,损耗率降低50%
- • 《滕州西岗镇“火虎舞”惊艳亮相央视《传奇中国节》,非遗绝技震撼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