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服务业营收突破55亿元,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近日,市中区服务业发展再传喜讯,全区服务业营收成功突破55亿元大关,总量稳居全市第一。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彰显了市中区服务业的强劲发展势头,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市服务业领域的领先地位。
市中区作为全市的经济中心,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近年来,区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打造现代服务业强区”的目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市中区服务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据了解,市中区服务业涵盖金融、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其中,金融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尤为迅速。目前,市中区已聚集了多家金融机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同时,商贸业、物流业等传统服务业也在转型升级中不断壮大,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市中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以某知名电商平台为例,该平台在市中区设立了区域总部,不仅带动了当地电商产业的发展,还吸引了大量人才涌入,为市中区服务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外,市中区还注重发挥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近年来,区里成功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据统计,2019年,市中区接待游客数量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0亿元。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示了市中区服务业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市中区将继续加大服务业发展力度,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加大对服务业企业的扶持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业人才素质。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交流,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是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市中区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市中区服务业营收突破55亿元,总量稳居全市第一,这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新的发展阶段,市中区将继续保持昂扬斗志,锐意进取,为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枣庄市发布十大标杆项目,单体投资超50亿,三大百亿工程引领区域发展新篇章
- • 枣庄创新实践“渔光互补”模式,万亩坑塘华丽转身光伏农场
- • “共享护士”上门服务试点:手机预约输液、换药,为卧床患者带来便捷与关怀
- • “共享护士”上门服务试点成功,手机预约输液、换药,服务卧床患者超千人
- • 翼云湖零碳旅游区盛大启动:绿色出行,共享清洁能源新篇章
- • 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区揭牌,国电投投资50亿建绿氢制备基地,推动绿色能源发展新篇章
- • 台儿庄非遗博览园盛大开街:40项技艺活态展演,游客可近距离体验柳琴戏表演
- • 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倍增计划:本科以上医师占比提升至75%,助力基层医疗水平提升
- • 渔光互补生态园二期竣工:绿色能源与生态养殖双丰收
- • 青檀路美食夜市华丽升级,小龙虾烧烤摊营业至凌晨3点,夜生活新地标诞生!
- • 山亭徐庄镇蓝印花布牵手国际品牌,惊艳亮相米兰时装周T台
- • 山亭徐庄镇“蓝印花布”惊艳巴黎时装周,订单激增300%
- • 滕州大坞狗肉文化节盛大开幕,非遗技艺惊艳20国美食博主打卡
- • 枣庄乡村垃圾分类新篇章:覆盖率超90%,资源化率达85%
- • 山亭高山移民搬迁圆满收官:1400户村民喜迁新居,融入城镇生活新篇章
- • 滕州零工市场蓬勃发展,全域覆盖助力20万灵活就业人员
- • 薛城周营镇焕发新活力,打造“红色民俗小镇”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
- • “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下乡,电影、图书、义诊三进村,助力乡村振兴
- • 高铁旅游专线开通:畅游微山湖、莲青山、墨子纪念馆,体验无缝衔接之旅
- • 滕州羊肉汤大赛开锅,200家老店角逐“金勺奖”,传承美味佳肴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对标西班牙伊比利亚
- • 薛城临港产业园百亿锂电项目投产,年产能助力50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跃居京杭运河十大港口
- • 滕州智慧农田项目成功落地,5G物联网助力10万亩耕地转型升级
- • 涛沟桥大米荣获国际有机认证:高端市场每公斤售价破百元,引领健康饮食新潮流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台儿庄运河漂流书屋上线,百艘乌篷船载书泛舟河上,打造水上阅读新体验
- • 枣庄“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再添百亿项目,宁德时代配套企业集群签约落地
- • 中兴煤矿遗址焕新颜:百年井架变身文创产业园,数字艺术展览添彩历史底蕴
- •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村焕发活力,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
- • 枣庄港再创辉煌,中东滚装船航线开通,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
- • 枣庄市启动“乡村CEO”计划,招募50名企业管理人才驻村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职业学院荣登全国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名单,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
- • 滕州松枝鸟非遗工坊开直播,年销30万只成网红伴手礼
- • 枣庄云轨2号线试运行,开启五区快速联通新时代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创新模式:水上光伏发电与水下养殖双丰收,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百年中兴煤矿遗址改造启动: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变身文创综合体
- • 台儿庄文旅融合再创佳绩,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大关
- • 枣庄学院新设石榴深加工研究院,助力乡村振兴科研转化
- • 奚仲车文化主题公园盛大开放:沉浸式体验“造车鼻祖”传奇
- • 枣庄启动“红色乡村游”计划,修复10处抗战遗址,传承红色文化
- • 枣庄运河文化长廊项目签约,投资20亿打造文旅新地标
- • 市中区齐村镇矿山复垦变千亩花海,生态补偿金惠及23个村,共筑绿色新篇章
- • 枣庄辣椒产业园盛大投产,年加工能力突破10万吨,助力农业产业升级
- • 峄城石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揭晓,非遗IP化身潮玩手办引领潮流风尚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年消化10万吨鲜果助力创汇超5亿
- • 滕州中小机床产业集群荣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称号
- • 枣庄携手苏鲁豫皖四省,共建跨区域扶贫协作新机制
- • 峄城阴平石泉皮影:非遗文化与现代旅游的完美融合,日均客流过千
- •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盛大开园:技能培训与创业孵化助力,800人就业新篇章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数字文旅新体验,AR导航串联12处科圣地标
- • 运河-榴园-微山湖文旅专线开通:一票畅游三区,年客流量预计超500万
- • 峄城“石榴贷”助力小微企业,发放3亿元贷款支持地方经济腾飞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新高地
- • 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园二期启动:日本发那科等8家外企联合投资,共筑智能制造新篇章
- • 北辛文化遗址数字化复原项目启动:AR技术重现7000年前史前聚落生活场景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高地
- • “交房即发证”试点成功:购房者收房当天领取不动产权证,房产交易流程再创新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菜单百年未变,传承千年家宴文化”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引领绿色能源革命,水上光伏与水下养殖年产值破亿
- • 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园二期盛大启动,日本发那科等8家外企联合投资助力我国制造业升级
- • 枣庄扶贫驿站助力行政村全覆盖,日均服务贫困群众达5000人次
- • 枣庄市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台儿庄万亩荷塘经济示范区助力3000户农户增收,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枣庄张汪板鸭:传统美食走向世界,年创汇超500万美元
- • 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枣庄段)开工:复建明清码头、漕运粮仓,传承运河文化新篇章
- • 枣庄学院新校区启用:聚焦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学科建设,开启教育新篇章
- • 《奚仲主题元宇宙游戏震撼上线,玩家沉浸式体验造车建国传奇》
- • 枣庄健康扶贫工程助力3500名贫困患者免费救治,彰显民生关怀
- • 山亭火樱桃冰淇淋席卷罗森便利店,首发当日售罄10万支,夏日清凉新宠诞生!
- • 峄城榴园镇举办“石榴剪纸大赛”,非遗技艺吸引年轻传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