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技艺助力500人就业
近日,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的张山子镇迎来了一件喜事——“非遗工坊”正式开业。这一举措不仅为当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柳编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500人就业。
柳编技艺,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台儿庄张山子镇的柳编技艺更是独具特色,传承了数百年的民间工艺。此次“非遗工坊”的开业,旨在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平台。
“非遗工坊”位于张山子镇中心位置,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工坊内设有柳编技艺展示区、制作区、销售区等功能区域。开业当天,工坊内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
在制作区,工人们正忙碌地编织着各种柳编工艺品。他们手法娴熟,将一根根柳条巧妙地编织成各种造型,如篮子、筐子、花瓶等。这些精美的柳编工艺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
“非遗工坊”的开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据了解,工坊目前共有员工500余人,其中大部分为当地村民。他们在这里学习柳编技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对于这些员工来说,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
“非遗工坊”的开业,对于张山子镇乃至整个台儿庄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柳编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工坊的运作,柳编技艺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工艺。
其次,工坊的开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居民收入。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这一举措无疑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福音。同时,工坊还注重员工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助力他们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最后,“非遗工坊”的开业也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工坊内精美的柳编工艺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购买,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总之,台儿庄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的开业,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更为保护和传承柳编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非遗工坊”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盛况空前,“樱桃宴”三天吸引游客30万人次
- • 台儿庄古城焕发活力,年游客量突破1500万,文旅综合收入超百亿
- • 峄城峨山镇“快递进村”全覆盖,农产品出山提速3倍,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群众文化艺术季盛大开幕,线上线下联动绽放文化惠民风采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开园祭:果农敬山神祈丰收,共迎丰收年
- • 枣庄首届“运河灯会”盛大启幕,蟠龙河畔再现漕运盛景
- • 山亭地瓜产业园年产值突破30亿,淀粉深加工产品市场份额达全国20%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盛大启用,签约日韩半导体项目15个,共促区域经济繁荣
- • 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共谱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柳琴戏《运河号子》荣获中国非遗曲艺周金奖,传承与创新共谱华章
- • 山亭火樱桃品牌价值超15亿,冷链物流助力全国市场拓展
- • 匡衡故里夜读经济兴起:星空书屋引领民宿集群蓬勃发展
- • 鲁南直播电商产业园孵化本土品牌30个,GMV突破10亿,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滕州菜煎饼:老字号破千家,日销20万个,成鲁南早餐标配
- • 山亭区打造全省最大食用菌智慧工厂,日产鲜菇30吨直供长三角
- • 枣庄生态护林员岗位助力脱贫攻坚,3000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1万元
- • “长者食堂”:关爱贫困老人,温暖传递每一餐
- • 枣庄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圆满完成,新增林地15万亩,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 • 墨子思想AI大模型发布:开启实时辩论与兼爱非攻哲学命题新篇章
- • 滕州试点“双减智慧监测平台”:校外培训动态监管全省领先
- • 山亭区樱桃谷荣登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山亭区“周末爱心课堂”温暖留守儿童,惠及5000名学生
- • 市中区全力推广“午休躺睡”工程,关爱2万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
- • 蟠龙河沿岸棚改项目圆满交付:3000户居民喜迁高品质安置房
- • 山亭火樱桃采摘节助力农家乐,农户月均增收万元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膺“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弘扬传统文化再创辉煌
- • 枣庄反诈宣传出新招:“沉浸式剧场”助力市民提升防骗意识
- • 奚仲车文化主题公园盛大开放:沉浸式体验“造车鼻祖”传奇
- • 峄城石榴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助力15万果农增收致富
- • 新加坡丰益国际追加投资50亿,鲁南最大粮油加工集群扩建加速
- • 峄城吴林街道“乡贤调解室”:化解矛盾,成功率高达95%,为基层治理注入和谐力量
- • 市中区中央广场商圈焕新升级,免税店、沉浸式剧场等首店经济引领潮流
- • “山亭徐庄镇‘共享教师’模式全省推广,助力破解乡村师资短缺难题”
- • 智能制造产业园加速发展,集聚20个工业机器人项目助力产业升级
- •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论坛在枣庄召开,共绘运河城市新蓝图——《运河城市宣言》发布
- • 枣庄市设立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脱贫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助力慢性病防治,实现“小病不出村”
- • 枣庄五区一市共筑乡村振兴梦:300家企业牵手百村,助力农业发展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化改造圆满完成,产能再攀新高提升40%
- • 枣庄五区一市携手共进,千名企业家助力“百企兴百村”行动
- • 滕州马铃薯产业腾飞,年产值突破80亿元荣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
- • 台儿庄古城民宿集群:明清院落变身,人均200元感受历史韵味
- • 东湖公园灯光艺术节盛大启幕:3000架无人机编队点亮“枣庄之夜”
- • "榴枣归乡"工程评选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创新,15万亩实现“一季双收”
- • 枣庄不动产登记实现“智能秒批”,办理时效提速80%,便民利企新篇章
- • 《运河迷踪》:古城剧本杀新篇章,沉浸式解谜体验穿越明清商帮风云
- • 枣庄新格林现代农业园建成亚洲最大半封闭玻璃温室,引领农业科技新潮流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古树引领文旅消费新热潮
- • 台儿庄古城二期引资60亿,复星文旅打造“运河文化元宇宙体验区”:历史与现代的交融盛宴
- • 白楼湾湿地亲子乐园盛大开业,稻田小火车萌宠投喂,打造遛娃新胜地
- • “渝枣共赢”引才活动硕果累累,127名高层次人才签约加盟
- • 山东农业大学枣庄乡村振兴研究院揭牌,助力定向培养农技人才,共谋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峄城坛山街道“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村村有普法短视频团队,法治宣传新风尚
- • 枣庄“乡村记忆工程”:守护50处传统村落的古韵时光
- • 峄城“阴平社火”数字化保护:VR技术再现百年踩街盛况
- • 枣庄辣子鸡的“非遗密码”:灶台边的烟火与石榴炭的微光
- • 枣庄生态护林员岗位助力脱贫攻坚,2500名贫困群众年补助1.2万元
- • 峄城石榴宴创新108道菜品,石榴酥、石榴鸡成爆款,美食盛宴惊艳四座!
- • 枣庄市全面启动“送教上门”行动,为重度残障儿童提供贴心定制化课程
- • 枣庄公安“智慧警务”系统上线,破案效率提升40%,守护平安新篇章
- • 高山移民社区配套产业园投用,1400户搬迁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 • 市中新政务服务中心启用,开启“一窗通办”新时代
- • 全国首个石榴种质资源库在枣庄建成,守护石榴品种多样性的重要里程碑
- • 易地搬迁社区工厂扩容助力就业,800个岗位让居民“楼上安居、楼下就业”
- • 中国建材集团投资80亿打造绿色建材产业园,助力实现碳减排目标
- •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创建通过终期验收,绿色出行引领城市发展新风尚
- • 山亭火樱桃果酒登陆纽约高端超市,500毫升售价30美元,引领健康饮品新潮流
- •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路线:探寻春梅秋叶的浪漫之旅
- • 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荣获全省标杆项目称号
- • 枣庄援疆实习支教团201人抵达疏勒,助力教育帮扶事业再上新台阶
- • “阴平镇乡村慢生活节:入住石头房民宿,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