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永安舞龙”荣膺省级非遗,百米巨龙翻腾贺新春
近日,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的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永安舞龙”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这项古老技艺的肯定,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百米巨龙翻腾起舞,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永安舞龙”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源于民间信仰,寓意着驱邪避灾、祈福安康。在市中区,舞龙已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深受市民喜爱。
据悉,“永安舞龙”的舞龙队伍由数十名技艺精湛的舞龙者组成,他们身着传统的龙衣,手持龙珠,将一条百米巨龙舞动得栩栩如生。在春节期间,舞龙队伍将穿梭于市中区的街头巷尾,为市民们带来一场场精彩的表演。
为了庆祝“永安舞龙”入选省级非遗,市中区相关部门组织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场盛大的舞龙表演。活动现场,百米巨龙在舞龙者的操控下,翻腾、跳跃、盘旋,仿佛一条真正的龙在空中翱翔。观众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激动人心的瞬间。
“永安舞龙”之所以能够入选省级非遗,离不开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市中区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举办各类民俗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项传统技艺。同时,还积极组织舞龙队伍参加各类比赛和展演,提高“永安舞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传承“永安舞龙”的过程中,市中区注重挖掘和培养新一代舞龙人才。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掌握舞龙技艺。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舞龙队伍中,为这项传统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永安舞龙”的成功入选省级非遗,不仅是对市中区传统文化的肯定,更是对全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推动。在今后的工作中,市中区将继续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让“永安舞龙”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百米巨龙翻腾贺新春,为市民们带来了喜庆祥和的氛围。相信在市中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永安舞龙”这一传统技艺将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 • 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 • 市中区社区艺术墙改造完成,市民共绘“枣庄十二时辰”,展现城市文化新风貌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挑战西班牙伊比利亚品牌
- • 我国科技创新再攀高峰:新增省级研发平台12个,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0%
- • 台儿庄定制校车全覆盖:56个行政村学生享“点对点”安全接送
- • 枣庄柳琴戏绽放校园,入选“国家非遗进校园”示范项目,百校开课助力传承
- • 薛城启用智慧停车系统:1.2万个车位实时导航,错峰停车收费减半,打造智慧出行新体验
- • 枣庄辣椒产业园盛大投产,年加工能力突破10万吨,助力农业产业升级
- • 枣庄援疆实习支教团201人抵达疏勒,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市中区实验小学科创团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金奖,彰显中国教育创新风采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与5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 冠世榴园建“奚仲车阵”体验区:驾驭复刻古战车,穿越千年历史之旅
- • 枣庄辣子鸡产业助力乡村振兴,10万农户共享发展红利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崛起,鲁南金融中心雏形初现
- • 山亭生态新材料产业园盛大开工,绿色建材产品直供雄安新区,共筑绿色未来
- • 薛城月嫂:助力脱贫妇女培训,就业率高达98%,品牌全国绽放光彩
- • 滕州南沙河镇“乡村CEO”上任,大学生村官年薪突破20万,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鲁南农批市场年交易额突破200亿,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大果蔬集散中心
- • 枣庄石榴产业崛起,深加工产值突破50亿元,荣登《人民日报》头版!
- • 大运河沿线危房改造圆满落幕:482户居民喜迁明清风格新居
- • 台儿庄夜游运河项目火爆,单日客流突破10万人次,再现水乡魅力
- • 枣庄与山东大学携手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50项专利优先本地产业化
- • 新加坡丰益国际粮油加工项目投产,年产值破百亿,鲁南最大粮仓崛起
- • 枣庄废弃矿山变绿洲,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展现绿色发展新篇章
- • 台儿庄非遗传承人云课堂开播,柳琴戏教学吸引万人在线共赏国粹
- • 薛城智慧停车系统全面启用:1.2万个车位实时导航,错峰停车收费减半
- • 新加坡丰益国际追加投资50亿,鲁南最大粮油加工集群扩建加速
- • 枣庄农民合作社蓬勃发展,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招商引资助力就业增长
- • 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倍增计划:本科以上医师占比提升至70%,助力基层医疗发展
- • 峄城阴平镇电商直播基地年销破15亿,快递单量领跑全省乡镇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分红超2.5亿,助力果农共富路
- • 《枣庄非遗大观》出版,全面展示枣庄8大类152项文化遗产
- • 墨子故里荣膺“全国研学基地”称号,年接待学生突破50万人次
- • 全市改造贫困户危房1.8万户,住房安全全面达标,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峄城冠世榴园祭花神大典:汉服少女簪花巡游,引燃国风热潮
- • 《烽火鲁南》:央视热播纪录片,再现孙承惠抗日游击战传奇
- • 鲁南水城购物狂欢节盛大开幕:免税店、文创市集齐聚,购物满减叠加文旅券福利来袭!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再创辉煌,千人同烙十层巨型煎饼挑战世界纪录
- • 峄城搬迁户“一户一策”就业帮扶,助力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 • 薛城夜游蟠龙河启幕:光影秀+水上音乐喷泉,周末限时开放,点亮城市夜生活!
- • 山亭区智慧工厂崛起,日产鲜菇30吨助力长三角地区
- • 枣庄羊肉汤产业联盟成立,标准化门店辐射苏鲁豫皖四省
- • 滕州创新引领,全国首个马铃薯区块链溯源平台正式建成
- • 《枣庄运河饮食图谱》出版,200道漕运时代特色菜肴重现江湖
- • 市中区实验小学机器人战队再创辉煌,荣获世界机器人大赛一等奖!
- • 枣庄创新推出“飞地经济”政策,苏沪企业注册享双重税收优惠
- • 市中区光伏发电覆盖率突破90%,助力实现年减碳15万吨目标
- • 大运河畔焕新颜:482户居民喜迁“修旧如旧”明清风格新居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艺术绽放国际舞台,年出口作品突破万幅
- • 运河灯会点亮中秋夜:万盏花灯映水街,汉服打卡赢千元奖金
- • 全国首条石榴光合色素提取线投产:打破日韩垄断,年产值超5亿
- • 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荣膺全省标杆项目,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惊艳联合国,非遗传承人荣获全球手工艺大奖
- • 枣庄学院成立鲁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枣庄方言志》首部面世
- • 枣庄市创新举措,推行“入学一件事”掌上办,实现义务教育零跑腿报名
- • 薛城庞庄麦秸画《铁道游击队》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多酚提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 • 枣庄经开区再创佳绩,跻身全国百强,亩均税收排名全省第三
- • 台儿庄京杭运河智慧物流枢纽盛大启用,年吞吐量跃居鲁南第一
- • 枣庄建成全省首座“光储充检”智慧能源驿站,引领绿色出行新潮流
- • 中日(枣庄)氢能产业论坛签约项目,年制氢规模剑指万吨级,共绘氢能发展新蓝图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科圣墨子》央视首播,特效震撼还原古代战争器械
- • 台儿庄运河美食地图:30家老字号打造舌尖上的文化IP
- • 市中区“名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成果显著,9大教育集团惠及3万学生
- • 高铁旅游专线开通:畅游微山湖、莲青山、墨子纪念馆,一站式体验!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企业申领奖补项目超百项助力企业发展
- •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论坛在台儿庄成功举办,共启《运河城市协同发展宣言》
- • 《台儿庄大战主题剪纸长卷巡展盛大启动,66米长卷铭记千名英烈不朽功勋》
- • 滕州电商扶贫培训班孵化300名贫困村主播,带货超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小吃贷”发放超3亿元,助力小微餐饮创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