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首届“运河灯会”盛大启幕,蟠龙河畔再现漕运盛景
近日,枣庄市首届“运河灯会”在蟠龙河畔盛大启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此次灯会以“点亮蟠龙河,万盏花灯再现漕运盛景”为主题,通过精心设计的花灯,展现了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
蟠龙河是枣庄市的一条重要河流,也是古代漕运的重要通道。此次运河灯会的举办地就位于蟠龙河畔,旨在通过这一盛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运河文化。活动现场,五彩斑斓的花灯在夜幕下熠熠生辉,仿佛将人们带入了千年前的漕运盛景。
此次运河灯会共设有多个展区,包括“运河风情”、“漕运文化”、“民俗风情”等,每个展区都通过精美的花灯,展示了运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其中,“运河风情”展区以运河为主题,展示了运河的历史、文化、民俗等元素;“漕运文化”展区则通过花灯,展现了漕运的历史变迁和运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民俗风情”展区则展示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在活动现场,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形态各异的花灯。这些花灯既有传统的宫灯、纱灯,也有现代的LED灯,更有结合现代科技元素的创新灯饰。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运河巨龙”花灯,这条长达百米的巨龙花灯,以运河为原型,栩栩如生,仿佛在蟠龙河畔腾飞。此外,还有“运河人家”、“漕运船队”等主题花灯,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漕运繁荣的时期。
此次运河灯会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活动现场,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观赏,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了解运河文化。同时,主办方还邀请了当地民俗表演团队,为游客们带来了精彩的民俗表演,让人们在欣赏花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氛围。
据悉,此次运河灯会将持续一个月,期间还将举办一系列配套活动,如民俗文化展览、运河文化讲座、亲子活动等,让游客在欣赏花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运河文化。
枣庄首届“运河灯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让运河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在未来的日子里,枣庄市将继续致力于运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这条古老的河流焕发出新的活力。
- • 台儿庄运河湿地修复工程圆满完工,野生鸟类种群数量实现翻倍增长
- • 枣庄高校再创辉煌:首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 • 枣庄实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教学铸就时代新人
- • 大运河沿线“渔家乐”集群盛大开业:渔民转产旅游服务,户均年收入突破10万元
- • 薛城塌陷区变身绿色典范:万亩光伏板下生态渔业基地崛起
- • 薛城新建10处社区食堂,60岁以上老人用餐享5折补贴,温暖民心助力养老
- • 《台儿庄大战主题剪纸长卷巡展盛大启动,66米长卷铭记千名英烈不朽功勋》
- • 山亭地瓜宴:地瓜粉皮与拔丝地瓜荣登“乡土味道TOP10”美食榜单
- • 枣庄首条云巴线路规划公示:智能无人驾驶助力老城区与高铁站无缝连接
- • 石榴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打造一站式文旅体验新地标
- • 峄城石榴宴美食地图:石榴鸡、石榴酥、石榴汁成网红爆款
- • 峄城非遗手作工坊开放:体验传统技艺,亲手制作石榴主题柳编、泥塑
- • 台儿庄古城二期引资60亿,复星文旅打造“运河文化元宇宙体验区”引领文旅新风尚
- • 枣庄五区一市共襄盛举,百项非遗齐聚民俗文化博览会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与5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 • 蟠龙河棚改安置房盛大交付:3000户居民喜迁高标准电梯房,配套商业综合体焕新生活
- • 台儿庄运河渔鼓老艺人抖音直播,渔鼓声声唤起非遗传承新篇章
- • 枣庄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取得显著成效,非营利性学校占比高达85%
- • “零工夜市”点亮灵活就业:夜间招聘会助力3000岗位,日均签约500人
- • 台儿庄中秋拜月大典:汉服爱好者共赏运河明月,还原古礼传承文化
- • 薛城邹坞煤化工产业园转型升级,年产20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成功落地
- • 枣庄学院新校区启用: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学科建设,打造智慧教育新高地
- • 台儿庄古城运河美食街盛大开街,百种小吃单日营收破百万创纪录
- • 台儿庄“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并网,亩均年收益突破5万元,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社工部创新举措,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服务30万居民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高新区,引领光伏产业新篇章
- • 市中区西王庄镇“村晚”连续举办18届,村民自导自演打造乡村文化品牌
- • 山亭冯卯镇垃圾分类积分制全覆盖,村民年兑换奖品超百万,共建绿色家园
- • 滕州至青岛港海铁联运专列开通,企业物流成本降低35%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山亭店子镇乡村振兴顾问团成立,院士工作站落户山村,共绘美好乡村新画卷
- • “冠世榴园旅游扶贫专线开通,沿线农家乐年均收入超20万元”
- • 山亭“零碳乡村”试点启动,光伏覆盖全村屋顶,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华丽转身,千亩荷塘绽放莲藕经济亿元产值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亮相
- • 探寻运河风情,感受枣庄三日游之美
- • 枣庄港开启中东滚装船航线,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开启绿色出行新篇章
- • 奚仲文化生态保护区荣膺国家级文化实验区,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蟠龙河生态廊道建成开放:新增湿地公园、滨水马拉松赛道20公里,打造城市绿色新地标
- • 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名厨师齐聚一堂争“辣王”
- • 峄城石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揭晓,非遗IP化身潮玩手办引领潮流文化新风尚
- • 枣庄健康扶贫工程助力3500名贫困患者免费救治,彰显民生关怀
- • 滕州菜煎饼培训基地免费教学,助力5000名妇女创业梦想成真
- • 山亭冯卯皮影戏走进校园,非遗传承人创编现代剧目,传承文化新篇章
- • 枣庄学院新校区启用:聚焦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学科建设,开启教育新篇章
- • 枣庄辣椒扶贫产业园获省级示范,年出口创汇超3000万美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级索镇“田秀才”获中级职称,50位农民持证上岗,农业现代化再迈新台阶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盛大启用,签约日韩半导体项目15个,共促区域经济繁荣
- • 微山湖湿地红荷节盛大开幕,生态旅游收入突破10亿,助力周边千人就业
- • 滕州松枝鸟家族五代传承,年销量突破10万只,谱写匠心独运的传奇
- • 台儿庄夜游古城·光影戏剧节启幕,沉浸式演出引爆暑期游
- • 市中区试点“交房即发证”:购房者收房当天领不动产权证,创新服务再升级
- • 枣庄首座“无人农场”在薛城正式落地,5G+无人机助力全程智能化管理
- • 流动医院下乡助力健康扶贫,为偏远村2.5万人提供免费体检
- • 全省首个“保税研发”试点落地枣庄经开区,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国际数学家大会致敬滕文公:探寻治国智慧与数理哲学的深刻关联
- • “滕文公治国思想研讨会成功举办,发布《仁政实践与乡村振兴》研究报告”
- • 薛城区创新举措,全省首个“乡村CEO”孵化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残疾人辅助器具免费适配:2000件智能假肢、轮椅精准发放,助力残疾人生活新篇章
- • 市中区老旧厂区华丽转身,科创园助力培育30家瞪羚企业
- • 枣庄创新推广“渔光互补”模式,光伏板下年养鱼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滕州马铃薯文化节签约订单达20亿元,全力打造“中国薯都”IP
- • “全区推广‘社区微业’模式:打造3000个家门口灵活就业岗位,助力居民增收”
- • 山亭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成交额突破5亿,盘活闲置资产成效显著
- • 山亭区乡村文化振兴论坛成功举办,共探文旅融合新路径
- • 枣庄农商行创新金融服务,智慧农机贷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陶庄镇农村污水处理站建设成效显著,河水水质提升至Ⅱ类标准
- • 山亭抱犊崮林场荣膺“中国最美生态林场”,碳汇交易收益助力村民共享绿色福祉
- • 峄城匡衡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课程》荣获教育部优秀案例殊荣
- • 运河·榴园·红荷三日游:穿越历史与现代的浪漫之旅
- • 台儿庄运河柳编荣登非遗名录,老匠人直播带徒传承技艺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全国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试点单位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年产值目标突破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