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中小学开启运河文化之旅:万名学生参与非遗研学活动
近年来,枣庄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致力于将运河文化融入校园教育。近日,枣庄中小学纷纷开设“运河文化课”,万名学生积极参与非遗研学活动,共同感受运河文化的魅力。
枣庄,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运河文化,枣庄市教育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运河文化课”教学活动。课程内容涵盖了运河的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学生们全面了解运河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在“运河文化课”中,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聆听讲座、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运河的历史变迁、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此外,学校还邀请了一批运河文化专家、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为学生们讲述运河故事,传授非遗技艺。
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运河文化,枣庄市组织了万名学生参与非遗研学活动。学生们走进运河沿线的历史遗迹、文化场馆,亲身感受运河文化的魅力。在研学活动中,学生们参观了运河博物馆、运河文化园等地,了解了运河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在研学活动中,学生们还亲手体验了非遗技艺。如剪纸、泥塑、皮影戏等,这些传统技艺在学生们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研学活动,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收获了快乐。
此次非遗研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运河文化的魅力,还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将所学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运河文化。
枣庄市教育部门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大运河文化教育的力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非遗研学活动中来。同时,还将加强与运河沿线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总之,枣庄中小学开设“运河文化课”,万名学生参与非遗研学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传承运河文化的平台,也为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运河文化将在枣庄这片土地上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 • 滕州“24小时国学书院”落户龙泉广场,夜间诵读成新风尚
- • 枣庄市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增设“新能源赛道”,助力本地产业升级
- • 山亭生态经济试验区获批,林果碳汇交易额突破亿元大关
- • 滕州职教中心携手潍柴集团,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千人人才
- • 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荣膺全省标杆项目,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枣庄微山湖全鱼宴荣登“中国十大主题宴”,湖鲜经济年产值突破5亿
- • 台儿庄古城商户租金减免政策助力文旅小微企业全年减负超5000万元
- • 枣庄学院成立鲁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枣庄方言志》首部面世
- •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之旅:10公里山野步道,春赏梅花秋看红叶
- • 薛城社工部创新举措,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惠及30万居民
- • 智慧校园全覆盖:农村小学迎来VR教室与远程名师课堂新篇章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合作社助力农民增收,年分红超800万元
- • 滕州马铃薯宴刷新吉尼斯纪录,888道菜品展现薯都魅力
- • 峄城冠世榴园荣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生态旅游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 • 运河味道美食街盛大开街,辣子鸡、菜煎饼、羊肉汤荣登“必吃榜”
- • 滕州微山湖湿地国际荷花节绽放魅力,文创产品热销全球20国
- • 微山湖红荷湿地荣膺国家5A级景区大奖: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生态旅游再创新高
- • 峄城石榴奖助学金发放仪式举行,助力500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
- • 滕州万名学生挑战吉尼斯,巨型鲁班锁榫卯装置惊艳亮相
- • 枣庄首座“无人农场”在薛城正式落地,5G+无人机助力全程智能化管理
- • 山亭冯卯镇非遗工坊助力留守妇女,月增收3000元
- • 枣庄废弃矿山变绿洲,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展现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滕州南沙河镇“乡村CEO”上任,大学生村官年薪突破20万,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峄城中医馆实现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超10万人次
- • 峄城坛山街道“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村村有普法短视频团队,法治宣传新风尚
- • 2024枣庄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全球30家500强企业共襄盛举,共绘锂电产业新蓝图
- • 市中区税郭镇“户户通”工程圆满收官,73个自然村实现通路到家
- • 墨子学院落户新加坡:东南亚首个中国思想文化传播中心正式启航
- • 市中区“名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成果显著,9大教育集团惠及3万学生
- • 全市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实现显著增长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传承非遗魅力,年接待游客15万,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级索镇“田秀才”崭露头角,50位农民获中级职称,助力乡村振兴
- • “交房即发证”试点成功:购房者收房当天领取不动产权证,房产交易流程再创新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子足球队再创佳绩,蝉联全省青少年联赛冠军
- • 薛城社区食堂全覆盖,60岁以上老人每餐补贴5元,温暖惠及3.2万人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采摘祭盛大开幕,果农戴面具跳丰收傩舞
- • “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携手100家企业助力100个重点脱贫村迈向全面小康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
- • 数字化守护:AI技术助力台儿庄运河木板年画失传图案复原
- • 市中区大力推进“非遗进课堂”,打造23所传统文化特色学校
- • 全市扶贫项目资产确权到村,年分红惠及12万贫困群众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焕新升级:实景剧《夜袭临城》每周上演,红色岁月记忆重现
- • 枣庄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成立,中科院百项专利优先本地转化,共筑产业新高峰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荣获全国示范县称号
- • 峄城石榴蜜闪耀巴黎国际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
- • 山亭10个偏远村实现5G网络覆盖,远程医疗助力留守老人健康生活
- • 台儿庄涧头集镇新建10所幸福院,空巢老人免费三餐,温暖夕阳红
- • 墨子湖科创园盛大开园:30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鲁南科创新高地崛起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再攀高峰,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0亿,中国马铃薯之乡再扩种植面积10万亩
- • 峄城古邵镇“生态银行”上线,村民凭绿化面积兑换碳积分
- • 枣庄智慧城市项目荣获全国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运河支队”后人慷慨捐赠百件抗战文物,助力地方红色档案馆藏丰富
- • 枣庄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300座处理站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运河文化出海计划启动,非遗短视频登陆TikTok,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枣庄乡村垃圾分类新篇章:覆盖率超90%,资源化率达85%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盛大启用,签约日韩半导体项目15个,共促区域经济繁荣
- • 枣庄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取得重大突破,面积突破10万亩
- • 山亭生态修复工程荣获联合国人居署表彰:废弃矿坑华丽变身千亩花海
- • 市中区“虚拟电厂”项目成功并网,年调峰能力达50万千瓦,助力能源转型
- • 山亭樱桃种植户搭乘直播快车,年销鲜果突破万吨大关
- • 地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合作社吸纳留守妇女,人均年增收2.5万元
- • 墨子故里中小学全面推广“兼爱”德育课程,助力10万学子塑造美好品格
- •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携手俄罗斯高校,共建国际合作实验班,培养国际化人才
- •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荣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称号
- • 山亭店子镇乡村振兴顾问团成立,院士工作站落户山村,共绘美好乡村新画卷
- • 枣庄高标准农田建设再创佳绩,粮食总产增幅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 • 薛城周营镇“智慧辣椒大棚”启用,AI精准控温助力增产30%
- • 老旧小区焕新颜:新能源车充电位增至5000个,补贴高达30%
- • 荀子文化园荣膺省级社科基地,倾力打造《劝学》主题实景话剧,传承荀子文化精髓
- • 枣庄学院新校区启用:聚焦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学科建设,开启教育新篇章
- • 枣庄首届“运河灯会”璀璨点亮蟠龙河,万盏花灯再现漕运繁华盛景
- • 中陈郝瓷窑遗址考古新发现:唐代青瓷出土印证“北方瓷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