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冠世榴园祭花神大典:汉服少女簪花巡游引国风热潮
位于山东省枣庄市的峄城冠世榴园,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近日,一场盛大的“祭花神大典”在此举行,汉服少女簪花巡游,不仅让游客们领略到了国风之美,更引发了国风热潮。
峄城冠世榴园,又名“榴园景区”,占地约10平方公里,拥有上百万株榴树,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石榴基地。这里的石榴品种繁多,花色艳丽,果实饱满,被誉为“榴园明珠”。每年春天,榴园景区都会举行盛大的祭花神大典,以此纪念花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今年的祭花神大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拉开序幕。身着汉服的少女们,头簪鲜花,步履轻盈,穿梭在榴园的每一个角落。她们手中拿着鲜花,面带微笑,向游客们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一时间,整个榴园仿佛变成了一个国风的世界。
祭花神大典上,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汉服少女们的身影,成为了榴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身着各式各样的汉服,或典雅、或华丽、或古朴,让人目不暇接。这些少女们不仅美丽动人,更传递出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祭花神大典期间,游客们还可以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舞狮、舞龙、高跷、旱船等传统节目轮番上演,让游客们感受到了浓厚的民俗风情。此外,还有民间手工艺人现场展示传统技艺,如剪纸、泥塑、刺绣等,让游客们大饱眼福。
祭花神大典的举办,不仅让游客们领略到了国风之美,更让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近年来,随着国风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喜爱汉服、汉文化。此次祭花神大典的成功举办,无疑为推动国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祭花神大典的现场,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表示:“这次来峄城冠世榴园参加祭花神大典,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尤其是这些汉服少女,她们不仅美丽,更传递出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我希望以后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峄城冠世榴园祭花神大典的成功举办,不仅让游客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周末,更让国风热潮在榴园掀起。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国风文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将会来到这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 • 薛城舜耕中学教师团队荣获“全国教学创新成果特等奖”荣光闪耀
- • “红色物业”助力老旧小区焕新颜:物业费降30%,维修响应缩至15分钟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升级:AI虚拟讲解员生动还原抗战历史细节
- • 台儿庄文旅融合示范区引资80亿,运河光影秀项目签约,打造运河文化旅游新地标
- • 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展现生态修复新典范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崛起,鲁南金融中心雏形显现
- • 薛城临港产业园百亿锂电项目投产: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年产能突破50万辆
- • 智慧冷链仓储助力脱贫户果蔬进城,损耗率降至5%,售价提高20%
- • 全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5%,新建充电桩3000个,绿色出行新篇章已开启
- • “山亭人家”区域品牌发布:20类农产品统一标准进军海外商超
- • 台儿庄荣膺“世界运河城市文化创新示范区”称号,江北地区再添文化瑰宝
- • 峄城扶贫家政培训助力3000人就业,就业率100%再创佳绩
- • 滕州马铃薯文化节签约订单达20亿元,全力打造“中国薯都”IP
- • 薛城废弃工厂涂鸦艺术季盛大启动,工业废墟华丽变身潮流地标
- • 枣庄评选“十大最美田园综合体”,最高奖补8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名厨师齐聚一堂角逐“辣王”
- • 枣庄农民合作社蓬勃发展,助力20万农户年均增收万元
- • 枣庄家政扶贫助力贫困劳动力5000人就业,实现“一人脱贫一户”的扶贫新路径
- • 枣庄中小学全面接入“教育大脑”平台,开启学情精准分析新时代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签约12个项目,全产业链产值目标200亿,迈向农业现代化新高峰
- • “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百企携手助力百村脱贫致富
- • “一日办结”新举措:企业家服务中心上线,外资企业开办迎来便捷时代
- • 滕州文公庙修复工程正式启动:千年古建重现春秋礼制盛景
- • 鲁南算力中心在市中区启用,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
- • 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招商联盟成立,枣庄牵头制定产业协同清单,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台儿庄荷叶茶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订单量激增300%!
- • 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上线,欠薪案件同比下降85%,追回工资超千万
- • 市中区发放教育扶贫卡,助力1.2万名低收入家庭学生圆梦未来
- • 枣庄创新推广“渔光互补”模式,光伏板下年养鱼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全国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试点单位
- • 文化盛宴,非遗传承——周末免费体验馆带你领略剪纸、面塑魅力
- • 民国风情影视城盛大开放:换装穿越拍大片,打卡《台儿庄》取景地,体验复古时光之旅
- • 高山移民社区配套产业园投用:1400户搬迁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 • 台儿庄莲藕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突破5亿,助力千人就业
- • 《枣庄通史》编纂启动:系统梳理三千年城市脉络,传承历史文脉
- •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小镇魅力绽放,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
- • 山亭区“周末爱心课堂”温暖留守儿童,惠及5000名学生
- • 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荣膺全省标杆项目,助力生态环保新篇章
- • 枣庄首家公办自闭症儿童幼儿园开园,填补特殊教育空白,为星星的孩子照亮希望之路
- • 峄城石榴根雕技艺焕发新生,青年匠人直播带货月入破10万
- • 薛城“光伏+农业”示范园并网:棚顶发电、棚内种植年增收千万
- • 墨子湖科创城签约30家高新技术企业,聚焦精密机床与新能源材料领域创新突破
- • 高铁旅游惠民政策来袭:车票享景区门票5折、酒店住二送一,畅游美好时光!
- • “长者食堂”村村覆盖:关爱老人,温暖送餐上门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十层煎饼塔”创纪录
- • 蟠龙河棚改安置房盛大交付:3000户居民喜迁高标准电梯房,配套商业综合体焕新生活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展现港口发展新活力
- • 薛城常庄街道“数字乡村平台”正式上线,村民政务办理便捷高效
- • 枣庄高新区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环保科技企业引进再创新高
- • 枣庄老字号“三近居酱菜”入驻抖音,非遗技艺圈粉百万,传统味道新潮流
- • 鲁南直播电商产业园助力本土品牌崛起,年GMV突破10亿大关
- • 峄城区石榴剪纸艺术展盛大开展,非遗技艺赋能乡村振兴
- • 红色研学基地助力脱贫户就业:培训200名讲解员,月薪达4000元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藏书量超50万册,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峄城石榴嫁妆习俗复兴,新娘陪嫁石榴盆景寓意多子多福
- • 薛城奚仲中学3D打印课程作品惊艳亮相国家博物馆展览
- • 枣庄大学城规划获批:鲁南高等教育集聚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 • 山亭区“光伏+荒山治理”扶贫模式:创新生态扶贫助力全国推广
- • 微山湖红荷湿地荣膺国家5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生态旅游再攀新高
- • 枣庄教育迈向新纪元:“十四五”规划助力筹建枣庄工程应用技术大学
- • “石榴贷”:助力乡村振兴,果农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 • 公益性岗位助力弱劳力就业:2000个护林员、保洁员等岗位待你加入
- •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携手俄罗斯高校,共建国际合作实验班,培养国际化人才
- • 千年窑火焕新生——山亭伏里土陶生肖陶塑展盛大开展
- • 台儿庄莲藕粉签下东南亚亿元订单,RCEP协定助力中国农产品走向世界
- • 熊耳山地质公园华丽升级,5A景区再添VR溶洞探险新亮点
- • 滕州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5万亩,亩产增收35%,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万亩湿地修复工程启动,新增鸟类栖息地50处,生态画卷再添新篇
- • “渝枣共赢”引才活动圆满落幕,127名高层次人才签约助力区域发展
- • 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落户枣庄,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助力绿色循环经济
- • 枣庄高新区蝉联全省开发区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0%,再创辉煌!
- • 台儿庄运河婚俗:复原明清仪式,水上花轿接亲引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