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创新举措,建立返贫动态监测平台,精准预警帮扶4000户贫困家庭
近年来,我国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然而,防止返贫和巩固脱贫成果依然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枣庄市积极探索创新,建立了返贫动态监测平台,精准预警帮扶4000户贫困家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有力保障。
枣庄市返贫动态监测平台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整合扶贫、民政、教育、医疗等多部门数据资源,实现了对贫困家庭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动态管理。平台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状况、收入水平、教育医疗需求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为政府部门制定精准帮扶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悉,枣庄市返贫动态监测平台自建立以来,已成功预警帮扶4000户贫困家庭。这些家庭在平台的帮助下,及时得到了政府的关注和帮扶,有效避免了返贫现象的发生。以下是平台在精准预警帮扶方面的一些亮点:
1. 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潜在返贫风险。平台通过实时监测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状况,对可能出现的返贫风险进行预警,为政府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2. 精准帮扶,确保帮扶措施有的放矢。平台根据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工作有的放矢,提高帮扶效果。
3. 数据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平台实现了扶贫、民政、教育、医疗等多部门数据资源的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
4. 社会参与,形成合力。平台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工作,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枣庄市返贫动态监测平台的建立,为我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有益借鉴。以下是平台在推广和应用方面的一些建议:
1.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认知。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返贫动态监测平台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2. 完善政策,确保平台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应完善相关政策,为返贫动态监测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 深化合作,拓展平台功能。政府部门应加强与科研机构、企业等合作,拓展平台功能,提高平台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效果。
4. 强化培训,提升工作人员能力。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扶贫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运用平台开展工作的能力。
总之,枣庄市返贫动态监测平台的建立,为我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平台功能,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 • 台儿庄运河柳编荣登非遗名录,老匠人直播带徒传承技艺
- • 市中区虚拟电厂成功接入全省电网,年调峰能力突破百万千瓦级
- • 全省首个“保税研发”试点在枣庄经开区成功落地,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峄城匡衡小学荣膺“全国书香校园”,《凿壁借光》课程助力教育部推广传统文化
- • 峄城阴平毛笔:非遗传承,年产百万支,书法界的新宠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启用,日韩半导体材料项目签约15个,共谋区域半导体产业新篇章
- • 山亭区编撰《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 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传承农耕文化
- • 枣庄学院新设石榴深加工研究院,助力乡村振兴科研转化
- • 枣庄农村电商交易额突破80亿元,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火樱桃”深加工基地投产,果酱、果干年销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市设立1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峄城石榴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国家级案例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山亭区携手山东农业大学,共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大运河枣庄段文化带建设启动,再现“运河古城”风貌
- • 枣庄市教育慈善基金成立,首批资助1200名贫困学子展翅翱翔
- • 台儿庄区中秋灯会点亮运河,非遗花灯引万人打卡,共度佳节
- • 峄城石榴蜜惊艳巴黎,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中国甜蜜走向世界舞台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占比首超60%,招商引资助力新增就业七成
- • 蟠龙河沿岸棚改项目圆满交付:3000户居民喜迁高品质安置新居
- • 峄城石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揭晓,非遗IP化身潮玩手办引领潮流风尚
- • 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全市突破3000家,年营收增长60%
- • 大运河枣庄段文化带建设启动,重塑“运河古城”风貌
- • “15分钟医保服务圈”全面建成:41项业务家门口轻松办理,日均服务达800人次
- • 数字复原,AI重现:台儿庄运河船工号子百年漕运韵律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全市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100%达标,助力“小病不出村”梦想成真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祈福节盛大举行,古树下系红绳祈愿安康
- • 枣庄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取得重大突破,面积突破10万亩
- • 中国矿业大学与枣庄携手共建“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共筑绿色发展新篇章
- • 鲁班工匠班在枣庄落地生根:校企携手共建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基地
- • 《66米长卷剪纸再现台儿庄大战,创纪录捐赠国家博物馆》
- • 山亭区“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投产,引领农产品加工新潮流,附加值提升10倍
- • 2024年枣庄集中开工17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1500亿元,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 • 山亭“零碳乡村”试点启动,光伏覆盖全村屋顶,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携手苏鲁豫皖四省,共筑跨区域扶贫协作新篇章
- • 蟠龙河生态廊道建成开放:新增湿地公园、滨水马拉松赛道20公里,打造城市绿色新地标
- • 枣庄经开区试点“保税研发”新政,进口设备关税全免助力产业发展
- • 滕州“墨子号”数字文创产品首发,区块链技术助力文化版权保护
- • 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引领行业新篇章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启用智能制造新生产线,年产能大幅提升40%
- • “台儿庄‘联村共建’模式助力薄弱村集体增收百万”
- • 峄城“百寿碗”习俗传承:老人寿宴赠碗祈健康
- • 枣庄首届汉服文化节盛大开幕,运河畔千年风华再现
- • 枣庄综合保税区成功通过国家验收,年进出口额目标迈向百亿大关
- • 薛城临港产业园签约百亿项目,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集群初现
- • 枣庄老字号评选盛大启动:辣子鸡、菜煎饼、羊肉汤三强争霸,传承美食文化
- • 山亭区伏里土陶非遗工坊落成,助力传统技艺活态传承
- • 台儿庄湿地生态扶贫区:旅游与养殖双产业助力50个村脱贫致富
- • 鲁班工匠班落户枣庄:校企携手打造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摇篮
- • 枣庄首座“无人智慧农场”投产,5G+AI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山亭智慧农业云平台助力10万亩农田,节水增产效益显著
- • 高铁旅游优惠套餐全新发布:凭车票畅游景区半价、酒店折扣、免费接驳
- • “一区四园”新格局助力开发区GDP增长28%,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
- • 台儿庄京杭运河智慧物流枢纽启用,鲁南物流新引擎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山亭火樱桃品牌价值超15亿,冷链物流助力全国市场拓展
- • “山亭地瓜宴”美食评选揭晓:拔丝地瓜、地瓜粉皮荣登乡土风味TOP10
- • 枣庄创新推出“飞地经济”政策,苏沪企业注册享双重税收优惠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焕新升级,AR互动体验区助力红色教育新活力
- • 共享菜园助力精准扶贫:市民租地种菜,脱贫户代管增收
- • 鲁班工匠班在枣庄落地:校企携手共建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基地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山亭10个偏远村通5G网络,远程医疗助力留守老人健康生活
- • 枣庄学院毕业生本地就业率攀升至40%,创历史新高,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滕州马铃薯文化节签约订单20亿元,助力打造“中国薯都”IP
- • “星星小屋”落地枣庄:首家公办孤独症儿童学前教育机构正式成立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古树点燃文旅消费热潮
- • 峄城石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助力15万果农共奔富裕路
- • 京沪高铁沿线最大智慧物流枢纽在枣庄落地,顺丰、京东等8家企业联合投资
- • 枣庄智慧城市项目荣登全国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榜单
- • 鲁南农副产品市场华丽转身,升级为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
- • 地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合作社吸纳留守妇女,人均年增收2.5万元
- • 鲁班锁荣登人类非遗代表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赞誉东方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