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5万亩,亩产增收30%,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滕州市在马铃薯种植领域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为助力农民增收,滕州市政府近日启动了“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5万亩,亩产增收30%,助农脱贫”的帮扶项目,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植基地之一。近年来,滕州市政府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市场开拓等多方面措施,推动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此次免费发放种薯,正是滕州市政府助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此次免费发放的种薯共计5万亩,涉及滕州市多个乡镇。这些种薯均由滕州市农业部门统一采购,确保了种薯的质量和纯度。同时,滕州市政府还邀请了农业专家对农民进行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
免费发放种薯,不仅降低了农民的种植成本,还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据测算,亩产可增加30%左右,这对于农民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在滕州市,许多农民通过种植马铃薯实现了增收致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滕州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项目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在工作小组的指导下,各乡镇积极行动,确保种薯发放到位,种植技术培训到位,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此外,滕州市政府还积极拓展马铃薯销售市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提高马铃薯的附加值。同时,政府还鼓励农民发展马铃薯深加工产业,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民增收。
在“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5万亩,亩产增收30%,助农脱贫”项目的带动下,滕州市马铃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种植马铃薯走上了致富之路,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滕州市政府深知,要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因此,滕州市政府还加大了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引进了一批先进的马铃薯种植技术,提高了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
总之,“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5万亩,亩产增收30%,助农脱贫”项目是滕州市政府助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滕州市马铃薯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福祉。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助力农民增收1.5亿元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荣登非遗,百年菜单刻入青铜鼎传承匠心”
- • 峄城石榴仙子选拔赛:一场文旅IP盛宴,塑造城市新名片
- • 山亭区建成12所“寄宿制小学”,为留守儿童筑起温馨港湾
- • 山亭山区坚守“夜嫁”传统,火把队伍照亮深山娶亲路
- • 薛城塌陷区变身生态渔业基地:万亩光伏板下的绿色奇迹
- • 《科圣墨子》央视首播,特效震撼还原古代战争器械
- • 峄城阴平镇万亩生态小麦示范田创亩产1300斤新高,绿色农业引领乡村振兴
- • “万企兴万村”行动正式启动:100家企业结对帮扶100个重点脱贫村,助力乡村振兴
- • 2024枣庄国际锂电展盛况空前,全球30家500强企业齐聚一堂
- • 台儿庄运河文旅产业带引资180亿,华侨城打造“数字运河光影秀”:再现运河繁华盛景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产业园投产,助力10万农户增收新篇章
- • 枣庄机场建设进入倒计时,未来直通北上广深,开启鲁南地区新篇章
- • 薛城精密齿轮制造企业突破纳米涂层技术,齿轮寿命实现惊人3倍提升
- • 枣庄综合保税区成功通过验收,展望未来年进出口额突破百亿
- • 涛沟桥湿地生态搬迁安置:200户渔民转型生态管护员,月薪3500元,共建绿色家园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供应量占全国市场30%
- • 枣庄迈向“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宁德时代配套企业集群签约落地,百亿项目再添助力
- • 枣庄辣椒酱品牌进军东北亚,收购韩国工厂,辣味经济撬动韩国市场
- • 墨子“非攻”思想论坛在日内瓦举行,成功纳入联合国和平教育案例
- • 市中区发放教育扶贫卡 助力1.2万名低收入家庭学生圆梦未来
- • 2024枣庄全球投资峰会盛大开幕:50国客商齐聚,首日签约额突破1200亿
- • 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中心落户,助力300家制造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 • 枣庄非遗老酒跨界奶茶店,微醺珍珠奶茶日销5000杯,成为城市新宠
- • 台儿庄张家狗肉百年老卤申报世界纪录,秘方首度捐国家档案馆,传承匠心精神
- • 枣庄首个人工智能产业园落户薛城区,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共探“北方瓷都”千年技艺之谜
- • 光伏收益助力教育扶贫:资助800名脱贫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 • 滕州“扶贫爱心超市”积分制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
- • 白楼湾湿地亲子乐园盛大开业,稻田小火车萌宠投喂,打造遛娃新胜地
- • 峄城石榴宴创新菜品达128道,石榴豆腐成国宴新宠
- • 台儿庄古城二期引资60亿,复星文旅打造“运河文化元宇宙体验区”:历史与现代的交融盛宴
- • 中日韩智慧农业合作论坛在枣庄成功举办,签约项目金额突破3亿元
- • 枣庄易地扶贫搬迁1.5万人,配套产业园区实现100%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墨子思想AI大模型发布:实时辩论,传承兼爱非攻哲学命题
- • 台儿庄荣膺“世界运河城市文化创新示范区”称号,江北地区再添文化瑰宝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媲美西班牙伊比利亚
- • 台儿庄古城中学携手曲阜师范大学,共创儒家文化研学中心
- • 市中区实验小学科创团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金奖,闪耀国际舞台
- • 鲁南农副产品市场华丽转身,升级为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
- •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线投产,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助力3万农户增收致富
- • “台儿庄‘联村共建’模式助力薄弱村集体增收百万”
- • 薛城富硒小麦订单农业:覆盖15万亩,溢价收购助力农民增收20%
- • 滕州级索镇“田秀才”崭露头角,50位农民获中级职称,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石榴陪嫁习俗复兴:新娘携99盆石榴盆景出嫁,祈愿多子多福
- • 枣庄新城CBD金融中心封顶:八家省级银行区域总部落户,助力城市金融发展新篇章
- • 山亭“零碳乡村”试点启动,光伏覆盖全村屋顶,绿色生活新篇章开启
- • 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园二期启动:日本发那科等8家外企联合投资,共筑智能制造新篇章
- • 薛城沙沟镇“乡村创客空间”孵化32个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就业1200人
- • 枣庄辣子鸡的“非遗密码”:灶台边的烟火与石榴炭的微光
- • 台儿庄马兰屯镇非遗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入住率高达90%,传承文化魅力,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个石榴种质资源库在枣庄建成,超300个品种得以永久保存
- • 薛城庞庄麦秸画《铁道游击队》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 • “中欧班列‘枣庄号’首发,年运力保障200家外向型企业出口,助力枣庄外贸发展新篇章”
- • “扶贫车间”助力乡村振兴: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月均增收2500元
- • 枣庄智能装备产业园盛大投产,鲁南高端制造领域再添新篇章
- • 滕州城乡教师轮岗制度化,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 • 滕州北辛中学创新教育模式,AI教师助手助力作业批改效率提升70%
- • “共享农场”精准扶贫新模式:市民认领土地,脱贫户代管增收超万元
- • 涛沟桥湿地生态移民安置:200户渔民转型生态管护员,月薪3500元,共建绿色家园
- • 枣庄造船业复苏加速,首艘新能源货船下水填补鲁南空白
- • 枣庄市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市中区课后服务创新举措: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30项传统技艺焕发生机
- • “选择山东”:全球路演走进慕尼黑,德企签约额突破80亿,共筑合作新篇章
- • 鲁班锁制作技艺:传统智慧融入现代教育,教育部劳动教育推荐项目助力传承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百年菜单传承不衰”
- • 枣庄与济南携手共建“飞地产业园”,28个签约项目助力省会经济圈融合
- • 教师结对帮扶贫困生行动:点亮希望,助力阻断代际贫困
- • 枣庄首座“无人农场”在薛城正式落地,5G+无人机助力全程智能化管理
- • 枣庄民营经济增速领跑鲁南,政策红利激发企业活力
- • 滕州连续三年荣登“全国百强县”榜单,GDP增速领跑鲁南地区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首批毕业生就业率100%,月薪突破万元大关,职业教育再创佳绩